通讯:从“探秘”中国到培养新一代“架桥人”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5日电 通讯:从“探秘”中国到培养新一代“架桥人”

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胡友松

1979年8月17日,刚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22岁女孩马德琳·罗斯(中文名饶玫)抵达中国上海,等待她的是一段未知而奇妙的旅程。

她此行是要前往复旦大学教英语,同时学习中国文学。这种安排是根据两所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做出的。

回忆起这段经历,曾长期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区执行主任的饶玫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当时我们确实对中国知之甚少,这使得中国充满神秘感”。

“20世纪70年代初,美中‘乒乓外交’后有一些代表团互访,数量很有限,却让像我这样的美国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国。”

到上海虹桥机场迎接饶玫的,是复旦大学外语系的两位教授。当时虹桥机场还很小,坐上他们那辆老旧的苏制轿车返回复旦时,天色渐黑。“整个城市很安静,感觉像一个从久睡中刚苏醒的大城市。”

饶玫是美国最早赴华留学的年轻人之一。她常常怀念1979年到1980年间在中国的那种每天都有“新发现的感觉”。“出国留学的人都会有对新地方和新文化一探究竟的体验。同样,中国人对美国人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两国人民都有一种新发现的感觉,都争先恐后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文化。”饶玫说。

离开复旦大学后,饶玫1980年到1982年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了国际事务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去香港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回到美国后,她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工作了十年,作为《中国商业评论》杂志的编辑,见证了早期美中经贸交流的蓬勃发展。

在2015年来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之前,饶玫还曾是乔治·梅森大学中国研究促进计划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中美关系新一代“架桥人”。

“20年来,我主要负责美中教育交流项目,这和我之前从事的经贸交流工作的基本目标一致,都是致力于帮助双方加深了解,研讨合作之道。”

饶玫还负责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中美文化交流中心这一联合交流项目。她介绍说,这个交流中心是中美联合创办的第一个高校合作项目。这个“双语言、双文化”的项目到2021年刚好满35周年。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中美两国的高级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开会时,双方团队中往往都有一个曾在这个项目里接受培训的代表,”她说。“因为受过训练,他们在意见相左的时候,也深知如何倾听对方,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谈到美中关系未来发展,饶玫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国情都是“复杂又多面的”。“我们会有不同意见,会竞争,在一些领域可能还会针锋相对。但要知道,只要我们努力沟通、倾听,尝试了解对方的立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能想出解决办法,达成谅解。”

她认为继续推动两国学生和学者间的基层教育交流是改善两国关系和增加互信的好办法。

今年3月下旬,饶玫参加了一场美中两国教育界领导人参与的网络研讨会,双方都希望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尽快恢复更多交流项目。

“我们要研究如何保护地球资源、抗击大流行病、改善气候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美中两国必须相向而行。所以,我们应倍加努力,不能因为有不同意见就分道扬镳。”饶玫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78 字。

转载请注明: 通讯:从“探秘”中国到培养新一代“架桥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