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的字
柳公權的字被稱為柳體,有骨感之美。早年間,柳公權臨摹和研習了王羲之、鍾繇等書法大家的作品,在這基礎之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
柳公權作品
在楷書書法作品方向上,認真學習了顏真卿的書法技巧和字體,隨之進行了融合創新,開創了“柳體”。柳公權的柳體作品也成為“唐書尚法”的代表之一。
作品《蒙詔帖》是柳公權的行書代表作。《蒙詔帖》寫於公元821年,此時柳公權四十四歲,正是他創作書法的巔峯時期。因為年少力強,在這幅作品中,柳公權用大體的行書一氣呵成,充滿了遒勁的力道之美。字形散而神不散,給人一種空靈動感之態。在第一帖中,柳公權用大型字體寫出了“公權蒙”三個字,字形連綿龐大,氣勢磅礴的感覺迎面而來。在用筆上,柳公權下筆很有蒼勁,所以寫出來的字體遒勁富有力道之美。這幅作品是柳公權的早年作品,足以見他精力之飽滿,下筆有神韻。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的晚年楷書作品。《玄秘塔碑》是柳公權在他六十四歲時候書寫的,筆法蒼勁而有力度。在顏體的基礎之上,加入了柳體和創新,字體緊密而富有力度,整個畫面乾淨利落,富有美感。《玄秘塔碑》被認為是書法大家柳公權的鼎峯代表作,字體美觀,字體形式體現了柳體書法特點。這部作品雖然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是它的藝術價值並沒有隨着時光的流逝而褪色。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是後人根據柳公權的事蹟改編而成的一篇故事,現在被收錄於九年級語文課本之中。
柳公權作品
柳公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他留下了很多書法作品,令世人歎為觀止。除此之外,柳公權還是一位正直的朝廷命官,他敢於向皇帝諫言,深得世人佩服。
有一次,唐穆宗看柳公權在寫字,一面感慨柳公權運筆熟練,一面稱讚他字體娟秀。便問柳公權在書法練習上有什麼秘訣,柳公權對唐穆宗説:“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心正如思,筆化濃山,筆畫則姿正也。”柳公權這句話有雙關之意,他不僅告訴了唐穆宗自己練字時的技巧,也從側面告訴唐穆宗治理國家大事,也需要“心正”。聖人之學在於心正和筆正,練習書法作品也一樣,從心出發的作品才是內心的真實寫照。而這句話也體現了柳公權注重修身養性,後人們在評價書法大家的作品之時,都習慣將他的人格修養當作是一個參考標準,如果此人品行高雅亮潔,他的作品會受到推崇。
一次,唐文宗説起了漢文宗在生活習慣上非常節儉,便以自己的衣袖為例,聲稱自己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在場的大臣們都讚頌文宗節儉的品德,只有柳公權不言不語。文宗問他為何不説話柳公權説,君主的大節在於任用賢能,聽正直大臣的諫言,洗衣服方面只是小節,君主不應該看中。唐文宗很欣賞柳公權諫言能力,便任用他為諫議大夫。
柳公權用“心正”寫出世人感嘆的“柳骨之姿”,他也以“心正”勸諫皇帝,成為了一代名臣。
柳公權蘭亭序
柳公權書法作品十分豐富,《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是柳公權的經典代表作。除此之外,楷書作品《蘭亭序》也是柳公權代表作品之一。
蘭亭序
《蘭亭序》是柳公權的中字體楷書作品,在山西發現了宋拓本。拓本長二十四釐米,寬一釐米,厚一釐米,共有十八頁。上面的字體清晰可見,寫於公元842年。
《蘭亭序》體現了柳公權的楷書特點,此時柳公權的“柳體”基本已經形成。早年間,柳公權臨摹和研習了王羲之、鍾繇等書法大家的作品,在這基礎之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在楷書書法作品方向上,認真學習了顏真卿的書法技巧和字體,隨之進行了融合創新,開創了“柳體”,柳公權的柳體作品也成為“唐書尚法”的代表之一。
後來柳公權的字體展現了字瘦而硬的特徵,以此説明下筆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書法作品乾淨秀麗,一幅作品一氣呵成,比較連貫流暢;以及書法作品的結構很嚴謹,字體之間充滿整體性和力度美。和顏真卿的顏體相比,柳公權的柳體均勻瘦硬,後人稱倆人的作品特點為“顏筋柳骨”。在《蘭亭序》中,在顏真卿顏體基礎之上,柳公權加以改革和創新,融入了魏晉和唐朝初年的楷書書寫技巧,字體蒼勁而有力。仔細觀察字體,會發現每一個字體都有不同的寫法,極富動感之態,盡展骨勁之美。
柳公權練字的秘訣
柳公權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有一條河溝,據當地的人介紹説,這條河溝底至今都是黑色的。在河溝處,有一條天然形成的“硯台”,仔細觀察可看,河底的石頭也有少許的黑色。這都是柳公權“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的成果,正是因為柳公權的勤學苦練,使得自己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柳公權作品
柳公權曾經觀看過一位沒有雙臂用腳寫字的老者,他的字體龍飛鳳舞讓柳公權感慨不已。老者的字體肆意飛揚,贏得陣陣喝彩,柳公權佩服不已。柳公權跪在地上,希望這位老者能收他為師,老者自嘲自己出身卑微,沒辦法為人師表。在柳公權的苦苦哀求之下,老伯拿出一張紙寫下: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而後,柳公權自我激勵,苦學勤練書法。除此之外,柳公權為了讓自己的字體有筋骨之美,在生活之中,柳公權善於觀察動物的行動和走勢,從它們的舉動中感受形態的變化。柳公權常常到別人家去觀察殺牛剝牛皮場景,屠户們將肉割除後,只剩下了動物骨架,柳公權從中研究動物的結構,以此來得到書法上的啓示。
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都是柳公權觀察的對象。他將動物的動態與書法寫作融合在一起,加以長久的練習,字形越發飄逸動感,字體愈發筋骨分明,具有瘦骨之美。而這一切都與柳公權長久辛勞練習是分不開的。
柳公權墓
柳公權是唐代人,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是“楷書四大家”之一,在書法界享有很高的聲譽。《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都是柳公權的經典代表作。
柳公權墓
柳公權出生於公元778年,卒於公元865年,共享年88歲,是陝西銅川人。柳公權去世之後,後人將他葬於陝西省耀州區讓義村附近,並立下墓碑以示紀念。哥哥柳公綽的墓位於東面,柳公權的墓位於西面,兩座墓碑之間相距46米左右。在倆人墓地處各有一塊石碑,上面記載着柳公權兄弟倆人的官職和生平。柳公權墓碑上寫的是“唐太子師河東郡王柳公公權墓”,用隸書所寫而成,看起來磅礴大氣。除此之外,碑文用楷書書寫着立墓之人和立墓時間,便於有據可查。柳公權墓長82米,高64米,是典型的圓形墓。上世紀中期,柳公權墓被發現,隨後相關單位將柳公權和柳公綽墓認定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是柳公權逝世1150週年,很多書法愛好家都想去祭奠一下這位偉大的書法家。但是柳公權墓到底在哪裏,出現了爭議。一般説來,柳公權的墓位於銅川市耀州區讓義村,但是柳公權的後人拿出了一本族譜,根據證據表明,柳公權墓在藍田縣柳家灣村。這本族譜顯示了一條重要信息:“誠懸置閣學士食邑藍田,沒葬諸此。後之子孫遂家焉。藍田之柳莊自此名。柳氏自此始矣。”柳公權字“誠懸”,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柳公權葬於藍天,後代子孫來此安家,藍田柳莊就是柳家人的生活之處。
柳公權墓到底位於哪個地方,目前尚未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