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孟子的經典語錄賞析孟子的思想主張是啥?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後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孟子認為,君王和國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民。所以,對於封建統治階級來説,老百姓的地位,比國家和君主更為重要。他認為,國君當政,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國家就不會強盛。
孟子畫像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對於義利觀的核心思想。他對於“義”和“利”假設了一個鮮明的衝突和矛盾,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但是在這裏,孟子並沒有完全否定利的價值。只是把義的價值置於在利的上面。
仁者無敵。此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孟子對於“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辯論思想。孟子認為的“仁”,分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減輕刑罰。第二,是減輕賦税。第三,是鼓勵人民種田,發展農業。只有做到了這三點,人民才會甘心情願來歸附。而人民歸附了,國家的實力才會強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在孟子認為,想要在戰亂不聽的戰國時期稱雄,唯一的辦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這也是孟子對於“仁政”思想的一種闡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種理論。他認為,在推行仁政的時候,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人民根據着法律法規行事,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孟子的故事
孟子這個名字在中國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他最突出的影響就是其仁義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偉大的聖人,一生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不平凡的故事,當然最先令我們想到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遷”,這也是對孟子後來成就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故事。
孟子畫像
孟母三遷是關於對孩子教育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孟母對孟子的學業的重視,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為孟子提供適合學習的生活環境的事情,並對孟子嚴格的要求。
另外,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講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禮儀的故事,無論是對外人還是對自己家人都要講基本的禮儀;還有斷織喻學的故事典故,主要講得內容就是對自己的學業一定要持之以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的故事,這個斷織喻學的故事對孟子以後成為儒學大師有着重要的影響。
關於孟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殺豚不欺子,孟子少時誦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典故,還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語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來教育我們後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確的。
孟子的思想主張
相信朋友們對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從教學課本上,還是從文言故事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張。嚴格的説,孟子是孔子的後世弟子,當然作為孔子的弟子他傳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
孟子畫像
作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無論是政治思想還是社會地位在戰國時都是深有影響的,孟子對當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關於仁政的思想主張,戰國時期孟子曾遊歷於各個國家,遊説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這對於當時戰亂頻繁的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
孟子在人性,社會觀點,仁政,禮儀,民本,價值觀等多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張是仁善,與人為善,主張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們多注意檢討自身;在社會和政治觀點上,同樣是仁政治理天下,讓王者一定要仁義治國,重視人民的自身意願;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價值觀方面更是強調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張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鄉是現在的山東,他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人學習的榜樣,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國家,他將儒家的思想傳播久遠,對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世人都稱他為“亞聖”,並建“亞聖廟”供後世人敬仰。
孟子的名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許就是這些名言警句讓你跨過困難,跨過苦難,激勵着你前行。人活得就是一個心氣,一個目標,一個夢想,從很多的名言裏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那麼,孟子作為中國千年文化中的一個聖人,有哪些名言在激勵着我們呢?
孟子畫像
萬事兩難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闡述的是一個哲理,同時也是孟子的重要的名言,這是孟子對於生命與仁義的一個探討,講述了生命固然可貴,但是為了人們心中的仁義,在關鍵的時候是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的,其實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孟子對仁這個字的一些見解。
孟子的詩篇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這一歷史名言,也是我們從語文教材課本中學到的著名詩篇,這句話不知道警醒了多少的人,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裏面都要心存憂患意識,不能每天都沉浸在享樂當中,尤其是身上有重大擔子的那些人,更加不能放鬆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激烈複雜的社會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如果我們形容一個人被當前的假象或者説是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以至於認不清一件事情最根本的一面,我們這個時候會不會想到“一葉蔽目,不見泰山”這樣的歷史名言呢,其實這個名言也是成語故事,也是出自孟子的筆下。
孟子是什麼家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孔伋的再傳弟子,他早年喪父,與母親仉氏相依為命。因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後人把孟子和孔子並稱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學派,所以把他和孔伋並稱為“思孟學派”。
孟子畫像
孟子在政治上主張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在學説上,他反對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終他的政治思想並沒有被當時列國的君王採納,他們認為他的思想“迂遠而闊於事情”。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負後,孟子回到家鄉,著書立説,為《詩》、《書》編序,並著《孟子》七篇。
據考證,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二十六年去世,根據《列女傳》等書記載,孟子授業於孔子之孫孔伋。但實際上,孟子出生時,孔伋已經去世三十多年,所以他不可能是直接受業於孔伋,極有可能是孔伋的門人所授。但無論怎樣,孟子一生受孔伋學派的思想影響很深。
孟子的著作《孟子》是四書五經之一,也是這些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餘字。《孟子》一書現存共七篇十四卷,對後世影響極深,甚至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
孟子被稱為什麼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東省鄒國人。他自小家境貧寒,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就是説,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僅次於“聖人”孔子,所以被後人稱為“亞聖”。而他們的學説,也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孟子曾和孔子一樣,帶領門人周遊各國進行遊説。但他的學説並沒有被當時的各國國君所接受,隱退後,他和弟子公孫丑等人一起著書立説。去世後,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論編著成《孟子》。《孟子》也稱為了儒家學説的經書之一。
而其實,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並不高。唐代的時候,韓愈把孟子列為儒家學派孔子最正宗的繼承者。從此開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漸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時期,《孟子》一書的內容,首次稱為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元豐六年,孟子被當時的朝廷封為“鄒國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廟。南宋時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一起列為“四書”。元代至順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為“亞聖公”,從此以後,人們就開始稱他為“亞聖”,他的地位已經凌駕於儒家企圖聖人之上,且僅次於孔子。
明清時期,根據官方規定,《孟子》一書的內容也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間,朝廷封孟子的後裔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且世襲罔替。直到民國時期,改為了奉祀官。
孟子的義利觀
在《孟子》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對話的雙方是孟子和梁惠王。一開始,梁惠王發問:老先生不遠千里來到我國,一定是有什麼對我國有利的見解要指教了。孟子就回答道:大王為什麼非要講利呢?我們説仁義就行了。
儒家的義利觀
這是孟子對於“利”和“義”的最直接的看法了。但是否孟子認為人應該一味地取義而拋棄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無論身處哪個年代,哪種生活環境,利益都關係到切身的利害。雖然孟子提到過“重義輕利”,但竊以為,他的原意是教導人們要在“義”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利”。他認為,“義”和“利”的衝突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治理方面,當義和利發生衝突時,首先應該“先義後利”。二是民生方面,他認為只有當百姓都得到利益的時候,國家才有利益可言。第三是生死和利益的衝突。孟子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也。”他認為“義”可以高於一切,包括國家、利益,甚至於生死。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七國之間戰爭不斷,人們因為戰亂常常食不果腹,他雖認為人民應該先保障基本的生活條件才能講義,但民生的小利又豈能與大國之間的大義相比。只有君王首先對人民講義,使人民安居樂業,再教化人民講義。也就是説,義是要在建立一定的利益基礎上的。
孟子在義利問題上的思想,在當時來説,是有一定的進步性的,也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文化。
對孟子的評價
南宋時期的大儒朱熹、程頤對於先聖孟子的評價,都認為:自從孟子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可以繼承儒家學説的代表人物了。是故才有堯傳舜,舜傳禹,禹傳湯,湯傳周公,周公傳孔,孔傳孟的説法。而他們認為,孟子之後儒家就再也得不到真傳了。
孟子畫像
而到了後世,東漢時期的趙岐對孟子的評價就更高,他認為,《孟子》一書保羅萬象,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足可以和聖人孔子相比,所以,他就把孟子成為“亞聖”。這也是孟子被稱亞聖的最早説法。
其實,説點實在的,這些都是後人給予孟子的評價,先秦之前,根本就沒有儒家這一説。當時人們信奉的,都是“黃老之術”。其中,黃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也就是説,先秦之前,人們信奉的都是道教。所以也就沒有了三皇五帝各代相傳的儒家道德之説了。
但是在後世,人們對於孟子的評價還是挺高的,甚至已經超越了諸子百家,僅次於孔子。孟子提出的政治觀點“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説法,在他所處的戰國時代,有着一定的先進性。他在竭力維護封建主義的統治和社會的安定方面,有着積極的作用。
而孟子對於人性方面的思想,也頗具有前驅性。他認為,人形本善,只是後天的影響才讓人有了善惡之分。所以他一直堅持“捨生取義”的説法,他和孔子一樣,認為老百姓應該遵守禮制,才能讓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