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孟子斥許行是什麼內容 孟子的成語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孟子斥許行

説起孟子,作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孟子的原名叫作孟軻,他的字叫子輿,他的出生地是戰國時期一個叫鄒國的諸侯國。他的思想和學説被後代儒家學者所傳誦和學習,他還是有名的教育家,也是儒學界的一代宗師。那麼大家是否都知道孟子斥許行這個故事呢?

孟子畫像

孟子斥許行也就是孟子對許行的批判,不贊成許行的主張。許行是戰國時期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和孟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相同。我們主要從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滕文公上》可以瞭解到許行的事蹟,文中有“自楚之滕”,“南蠻鵲舌之人”這樣的句子,我們就可以知道許行是楚國人。

相傳許行有十幾個學生,他們穿的衣服很破舊,都是粗布麻衣,都是以織蓆販履為生的。許行和他的學生們來到一個叫滕國的地方,他們不是想坐高官,而是想求得一塊土地和一間普通的房屋,以便長期住下來,從事農業耕種。在那個時代許行的主張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有一些儒家的學者都改投到許行的門下學習他的學説。

從《孟子•滕文公上》文中可以知道,許行的主張主要有兩點,第一是賢能的人應該和老百姓一起參加勞作一起吃飯,第二點是國中貨物的價格應該統一,沒有相互欺騙的現象。他以這樣的觀點讚揚堯舜,周公的古代先賢並提倡效法。我們前面説到故事叫孟子斥許行,所以孟子是不贊成許行這種觀點的。

孟子認為每個人的身份不同,他們的分工也不同,腦力勞動者對體力勞動者的帶領和統治是非常合理的現象。孟子還認為不管是什麼派別的學術思想應該向前發展。而不應該一味的尊崇古代,不能選擇後退。孟子引用許多生動的比喻為論據,對許行的觀點進行駁斥,可謂是精彩無比。

孟子的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學派的繼承和發揚者,被後世人稱為“亞聖”。他的著作《孟子》是由孟子其本人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彙編而成。

四書五經之一《孟子》

《孟子》一書約創作於公元前250年至150年,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為“四書”。據稱,《孟子》一書是“四書五經”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多字,共計286章。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孟子》原著有十一篇,現僅存七篇十四卷。

孟子主要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學成後,他像孔子一樣,遊説當時的列國,他主要到過樑、齊、宋、魯等國。在遊説中,他試圖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實現他的“仁政”的政治理論。他在齊國當了一段時間的齊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意圖,卻沒有被齊宣王採用。孟子回到家鄉,聚眾講學,成書立説。

一開始,《孟子》一書並沒有被列入“經書”的行列。直到五代時期,後蜀的孟昶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孟子》也在其中,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經書的開始。宋朝時期,宋太宗又翻刻了十一經。到了南宋孝宗皇帝時,當時的大儒朱熹把《孟子》正式編入“四書”的行列,從此,《孟子》有了一個新的高度。明清時期,《孟子》已經是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了,相當於現在的教科書。

孟子的成語

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辯論高手,他常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所以讀《孟子》常常被裏面生動的故事,嚴謹的思維邏輯所折服,這也是《孟子》區別於《論語》的一個重要特徵,因為《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和門生之間的對話,文學性不強。所以孟子還被後人譽為中國第一位文學家、散文家。

孟子的成語

《孟子》一書文采斐然,言辭流暢,善於運用大段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對後世的文學發展起到很大的借鑑作用。

有關孟子的成語非常多,他自己就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在他的文章中,他創造了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專心致志、緣木求魚、一曝十寒、夜以繼日、左右逢源、綽綽有餘、不言而喻、同流合污、揠苗助長、明察秋毫、出類拔萃、出爾反爾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有的甚至成為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俗語了,我們甚至都不覺察到這是個成語,可見孟子的語言功力的深厚,他簡直就是個語言學的大師,這些成語穿越了兩千多年,到今天依然非常實用,非常頑強,一點也不覺得艱澀難懂,這就是語言的魅力,也是孟子的貢獻。

孟子為豐富我們中國人的言語類型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他超越孔子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些成語的運用,那麼我們今天的語言絕不會這麼豐富,我們恐怕常常會為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我們要描述的事物而着急,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我們要感謝孟子。


孟子語錄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後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孟子認為,君王和國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民。所以,對於封建統治階級來説,老百姓的地位,比國家和君主更為重要。他認為,國君當政,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國家就不會強盛。

孟子畫像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對於義利觀的核心思想。他對於“義”和“利”假設了一個鮮明的衝突和矛盾,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但是在這裏,孟子並沒有完全否定利的價值。只是把義的價值置於在利的上面。

仁者無敵。此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孟子對於“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辯論思想。孟子認為的“仁”,分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減輕刑罰。第二,是減輕賦税。第三,是鼓勵人民種田,發展農業。只有做到了這三點,人民才會甘心情願來歸附。而人民歸附了,國家的實力才會強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在孟子認為,想要在戰亂不聽的戰國時期稱雄,唯一的辦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這也是孟子對於“仁政”思想的一種闡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種理論。他認為,在推行仁政的時候,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人民根據着法律法規行事,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孟子的智慧

在中國儒家思想一直被當作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人們一般把儒家思想説成是“孔孟之道”,孟子也被稱為“亞聖”,是在儒家學派中僅次於孔子的第二號人物。不過因為孔子至聖先師的地位,所以人們對孔子的思想討論的很多,大家也很熟悉了,但是孟子的智慧是什麼呢,為什麼他會得到這麼多人的尊重和推崇呢,他憑什麼能與孔子相提並論呢。

孟子的智慧

孟子教給我們的第一個智慧就是人的幸福的很重要的一個來源就是內心的坦蕩,內心的愉悦,這比很多外在的所謂成功要真實的多。孔子曾經説過“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孟子具體説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有捨生取義的精神,一個人只要活得不愧於心便沒什麼好怕的,也就會心胸坦蕩,無所畏懼,幸福自然而然就來了。

第二個就是人都有惻隱之心、不忍之心,這是一個人區別於禽獸的一個重要特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別人受苦受難自己就像幫一把,看到百姓受苦就會心中悲傷而不會視而不見,這也是人之常情,人是有感情的,寬厚待人,為人和善才會有好人緣,幫助別人其實就是方便自己。

第三個就是孝順父母很重要,提高自身修養很重要,施仁政要講究方式方法,對於不同的見解要批判,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要重視教育的作用等等,總之孟子教給我們的智慧非常多,學習孟子的思想,瞭解孟子的為人處世之道對我們的學習工作是非常有用的。

孟子被稱為什麼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東省鄒國人。他自小家境貧寒,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就是説,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僅次於“聖人”孔子,所以被後人稱為“亞聖”。而他們的學説,也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孟子曾和孔子一樣,帶領門人周遊各國進行遊説。但他的學説並沒有被當時的各國國君所接受,隱退後,他和弟子公孫丑等人一起著書立説。去世後,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論編著成《孟子》。《孟子》也稱為了儒家學説的經書之一。

而其實,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並不高。唐代的時候,韓愈把孟子列為儒家學派孔子最正宗的繼承者。從此開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漸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時期,《孟子》一書的內容,首次稱為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元豐六年,孟子被當時的朝廷封為“鄒國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廟。南宋時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一起列為“四書”。

元代至順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為“亞聖公”,從此以後,人們就開始稱他為“亞聖”,他的地位已經凌駕於儒家企圖聖人之上,且僅次於孔子。明清時期,根據官方規定,《孟子》一書的內容也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間,朝廷封孟子的後裔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且世襲罔替。直到民國時期,改為了奉祀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60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家孟子斥許行是什麼內容 孟子的成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