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丁戊奇荒死了多少人
丁戊奇荒是在1875年拉開序幕的,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一場罕見的特大災難,因開始時為丁丑年,結束於1878年的戊寅年,遂史稱為“丁戊奇荒”。這場災荒不僅涉及的地域範圍之廣,死亡人數也多,災荒期間受災人數多達一半,那麼丁戊奇荒死了多少人呢?
丁戊奇荒的景象
當時的人們應該不會料到從旱情的開始就變成災難的預演,連續的乾旱帶來的除了糧食的減少,還有引發人們祈求下雨的心願,但是蝗災的出現帶來的除了基民的增加之外還有人們的絕望。為了活命,人們只好逃亡,無家可歸,無糧可食,旱蝗交迫下帶來便是死亡人數的上漲。
當時江南一帶收容的流民便多達九萬人,而隨着旱情發展,各地災民數也不斷上漲,數十萬的饑民在飢餓的痛苦中掙扎着。在1877年時,華北地區的災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其中山西省的災情最終,饑民為了能夠活着用盡方式苟延殘喘,竟出現“人吃人”的慘劇,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吃死人肉的,甚至將活人殺死吃肉的慘劇出現,在旱情的摧殘下,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據不完全統計,在經歷丁戊奇荒的四年間,受災人數多達兩億,佔據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而在丁戊奇荒中死去的人數就多達1300多萬人,而受災最嚴重的山西省死亡人數便佔據了500多萬,可見災情嚴峻可怕之處,關於丁戊奇荒死了多少人的介紹便到這裏結束了,災難無情,願不再重演。
丁戊奇荒的解決方法
丁戊奇荒在晚清時發生,一場特大災難的降臨使得當時百姓死於饑荒的人數多達千萬,災情的發生,清政府十分的重視,那麼關於丁戊奇荒的解決方法又是什麼呢?人們又是如何度過這場大劫難的呢?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而解決方法是從三個方面去努力的額,一個便是清政府的整治手段,為了安穩民心,穩定社會秩序,政府使用了多種運行手段,調集各方人力,採取多種賑災方法救濟災民,甚至為了安撫民心實行求雨的手段,只為對號召全民抗災起積極的作用。
為此政府還開倉放糧,賑銀用於購買糧食供給給饑民,雖然當時政府在救濟饑民方面還存在諸多弊端,但也對災民得以度過丁戊奇荒起了重要作用。
其二便是民間賑災活動的興起,有的是自發的有的是官紳勸捐,民間成立的諸多義賑組織對當時的災情有着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賑災的不足。而第三個便是外國教會的賑災活動,雖然外國教會賑災的目的是為了收買人心增加教徒,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當時的饑民度過這煎熬的災荒。
總之,面對這長達四年的災荒,關於丁戊奇荒的解決方法雖然比較落後,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災難的侵襲,義賑的出現也對全國人們凝聚力的增強有着積極的作用。
丁戊奇荒的時間
丁戊奇荒是中國歷史上經歷過的特大災荒之一,那麼丁戊奇荒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這悲慘的四年時間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呢。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時間是在清朝光緒元年的1875年到四年的1878年,而因為丁戊奇荒導致當時多達上千萬的百姓死於這場饑荒,其中以1877年和1878年死亡的人數最多,而這兩年的陰曆干支紀年為丁丑年和戊寅年,因而這場饑荒史稱為“丁戊奇荒”,而最嚴重的兩個地區為為河南和山西,故丁戊奇荒也被稱為是“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丁戊奇荒發生的時間正逢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且各路農民起義的失敗例如太平天國農民大起義,而當時中外反動的勾結使得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階段,而當時腐敗的清王朝政治統治籠罩着晚清時代,一場天災人禍——丁戊奇荒便由此而來。
丁戊奇荒的原因
丁戊奇荒是發生在中國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場大災難,應該用特大災荒來形容更為恰當,在這場災荒中人民經歷的除了生離死別還有更大程度上心靈絕望的侵襲,那麼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場災荒除了給當時晚清社會帶來沉重的打擊,還對我們後世人有着深遠的影響。
丁戊奇荒圖片
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除了有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失調,不能否認的是其中還包含着更多深刻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可以用天災人禍這四個字概括出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
丁戊奇荒整整持續了四年,涉及了中國華北地區,當時山西長期自然環境惡化,生態系統失調導致旱情愈加嚴重,持續的大旱導致饑荒,田園荒蕪,農地絕收,致使餓死的人數多達千萬。
但是從根本上來看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遠不止大旱而已,眾説紛紜均離不開的原因是當時統治者的黑暗政治統治。晚清鴉片戰爭結束後,統治者為了賺取更多白銀,養活增長的人口開展了“新鴉片戰爭”,遂允許種植鴉片,提高鴉片產量,故只剩貧瘠土地用於糧食種植,導致糧食產量迅速下降,這種情況長達二十餘年,遂稍遇旱情,便陷入荒災之況。
也有的説法是因為統治者過度的剝削,加上農業技術低下,百姓在被統治下本就不能温飽,更別説遭遇旱災,更是一片生靈塗炭。
關於丁戊奇荒的原因還有人認為是因為不斷興起的農民起義,造成田地荒蕪糧食停產,且政府不斷鎮壓對農業的破壞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