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的原因 張學良守一生的秘密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張學良是奉系軍閥的“少帥”,在他父親死後掌管着全部的東北軍,可以説他就是東北的土皇帝。那麼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時候,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他當時在做什麼呢?

張學良像

張學良不抵抗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張學良本身性格比較軟弱,雖然他一直都在軍隊中歷練,但是他性格中軟弱的那面始終沒有改變,在中原大戰中他避居葫蘆島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第二點就是當時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沒有想到日本的目標不是小小的一個地方而是整個東北,甚至整個中國。事後張學良對這件事情非常後悔,他以為日本佔領一隅,現在沒有實力搶回來,等我集結好兵力,回來重整東北,卻沒有想到根本就沒有後來。第三個原因就是寄希望於國聯,張學良希望國聯的調節可以阻擋日本人進攻的步伐,畢竟在國際上這是不允許的,但是沒有想到,日本根本就不在意國聯的公告和行動,當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張學良才幡然悔悟,可惜機會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點大概就是他自己的私心了,在那個戰爭的年代什麼是最重要的?是軍隊,張學良想要保存東北軍的實力,但是他忘記了:覆巢之下無完卵。

這大概就是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的全部原因,最終導致日本佔領東北三省,並且以此為基地入侵了整個中國。

千古功臣張學良

千古功臣張學良,在近現代沒有人不知道的,這位民國時期的四大美男子之一,原本可以像紈絝子弟一樣過完一生,卻沒想到他毅然的承擔了保家衞國的責任。這位國民革命愛國將領最大的成就就是“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成為千古功臣。

張學良照片

張學良原本守衞着東北三省,在中原大戰之後,他掌控了南方的很多省市不得不將很多兵力調離,這些導致東北地區的門洞打開,之後不久熱河失守,日本登上陸地,不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很快佔領東北三省。在這個時候張學良非常的難過和痛苦,他非常清楚國共之間的狀況,但是他更加知道只憑借一方的實力,根本無法將日本人趕出中國,經過多方衡量之後,張學良悍然發動了“西安事變”。由於當時張學良在國民黨中地位甚高,可以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很是得到蔣介石的信任,於是他寫信給蔣介石邀請他到西安。沒想到蔣介石到達西安之後就受到了扣押,張學良馬上寫信邀請周恩看談論合作事宜。蔣介石被扣押後,國民黨內部迅速作出反應,宋美齡親自上陣解決這件事情,最終做出妥協,同意和共產黨合作。之後張學良釋放蔣介石,沒想到蔣介石懷恨在心,將張學良囚禁。

“西安事變”之後,國共雙方發表通告聯合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抗日。千古功臣張學良雖然被幽禁,但是他從來都沒有後悔過自己的行為,這一顆愛國心點亮了他一生的道路。

張學良的父親

張學良的父親名為張作霖,於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1928年6月4日逝世,享年僅53歲。張作霖字雨亭,漢族,為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人,現如今為遼寧省海城市。張作霖乳名叫老疙瘩,也有別人叫他“張大帥”,他也特別喜歡這個稱號。

張作霖劇照

作為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卻曾經先後為俄軍和日軍效力。但總結他的一生,張作霖既是土匪亦是軍閥又是民族的英雄。他自幼出生於貧苦人家,出身貧寒,曾經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來為綠林效力,在他投身於綠林期間,其勢力不斷壯大,後清政府將其招安。在招安後,張作霖協助清政府剿滅了杜立三等強勢的土匪勢力,先後為清政府效力,貢獻其力,維護國家的統一,後不斷得到清政府的器重,先後擔任重職,號稱為“東北王”,成為了北洋軍奉系首領。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而歸,但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擔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力,成為了國家最高的統治者。與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一樣,張作霖也有一顆愛國心,張作霖在擔任大元帥期間,曾經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並且拒絕簽訂賣國條約。

但在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乘火車的時候被日本關東軍埋伏的炸藥炸成了嚴重的傷勢,歷史上稱之為皇姑屯事件,但在當日送回瀋陽官邸後便不幸離世。


張學良為什麼被軟禁

1936年12月4日,正是蔣介石到西安來督戰的日子,那時,蔣介石面對即將發動侵華戰爭的日軍處處妥協,卻在國內四處攻打紅軍的隊伍,讓羣情激奮,國民黨內部士兵也開始產生不滿。

張學良第一幽禁地

到了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兵扣押了蔣介石,要求他停止內戰,共同聯合抗擊日軍。“西安事變”就此發生,震驚中外。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被迫停止了內戰,聯合共產黨共同抗敵,而張學良等人卻從此開始被軟禁起來。那麼,張學良為什麼被軟禁呢?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到南京,此後他便被長期軟禁,直到90年代才有自由。張學良為什麼被軟禁呢,首要原因就是蔣介石對他的報復。蔣介石最恨被俘虜的人,認為被俘是可恥的,然而他自己卻被自己的部下扣押,無異於自己被俘,這讓他心理難以平衡,必須報復。其次便是張學良對蔣介石太過信任導致的。西安事變後,他以為蔣介石可以實現承諾,不計前嫌,換來的卻是終生囚禁的結果。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學良的威望過大,部隊兇悍。張學良在東北軍以及百姓心目中還是有極大地威望的,蔣介石擔心放他出來是放虎歸山,所以不忍心殺害但是又不能放走,那就只能軟禁起來。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張學良光明磊落、坦蕩無私的人格,使得他不願意犧牲個人的名節而換取人身自由。他已經料到送蔣介石回南京的後果,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所以即便是被軟禁甚至是被槍決,他都願意義無反顧的去南京。這也是張學良為什麼被軟禁的另一個原因,而這也正是張學良將軍受人尊敬的一個重要方面。

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

2001年10月,101歲高齡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因病去世,一個影響了中國在20世紀發展進程的國民黨將領,一個譭譽交加的東北少帥,離開了我們的世界。而他生前的風流情史,他對國家的貢獻,他承擔的罪名都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稱讚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詆譭他是民族罪人,各類説法紛雜不一。那麼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我們該如何評斷呢?

張學良晚年照片

1928年,張作霖因被日軍報復而死,他的兒子張學良開始擔任東北軍總司令,掌管了東北大權。擔任總司令之後不久,張學良不懼威脅和利誘,毅然決定服從南京政府,改旗易幟,力促中國在民國時代的統一局面。在這一點上來説,張學良是功不可沒的。在東北易幟以後,東北各省日漸抵制日本的侵蝕。終於,日本軍隊極端勢力忍不可忍,為了保住其侵略利益而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隊製造陰謀,發動了侵略東北的戰爭,建立了偽滿洲傀儡政權。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時,張學良選擇了不抵抗政策,這成了他一生的恥辱,也成為人們評論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的一個主導因素。

其實,就論當時張學良在東北的勢力和軍隊實力來説,要想要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不打,那將是民族罪人,國家的恥辱,所以他當時的不抵抗,其實是一種妥協,也讓他在之後內心一直揹負着這種罪惡感和恥辱感。所以在後來的西安事變上,張學良正是因為揹負着以前的罪名,不忍心國家再受災難,所以即使自己面臨着被軟禁被槍斃的處境,也要阻止蔣介石繼續內戰,與共產黨共同對抗日本。到現在為止,人們對張學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的觀點還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就論國家統一等方面來説,人們對張學良的正面評價是多於負面評價的。

張學良名言

張學良名言,莫過於其晚年在的“雖有遺憾,但也無悔”。這句話是張學良將軍晚年回憶“西安事變”時候説的。

晚年的張學良將軍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向國民黨總統蔣介石進諫,要求其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在遭到蔣介石的多次拒絕後,兩人強行將蔣介石扣留在西安,逼迫其在停戰書上簽字。此舉達成了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走向。而張學良也因此被蔣介石扣留和軟禁達到數十年之久。1990年,張學良結束軟禁恢復自由後,回憶起西安事變前後的遭遇,頗多感慨。這句話中的遺憾,指的是他被禁錮的時間太久,導致他一生最輝煌的時間,全部集中在其三十六歲之前。而雖然活了一百多歲的他,在三十六歲之後,就只能過着無比抑鬱的生活,雖然最後被釋放了,但已經是白髮蒼蒼。而無悔,指的就是他個人雖然遭受了許多委屈,但因此拯救了國家,對他而言,這輩子已經足夠了。

而在軟禁時期,張學良名言有:妻何聰明夫何貴,人何寥落鬼何多。這句話表達出了他在被軟禁的日子裏的無比苦悶。當時陪伴他的只有他的紅顏知己趙一荻小姐,回想起他曾經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的歲月,真的無比和牢籠裏的日子相比啊。這句話採用的修辭方法是對比,前一句描寫的是自己曾經顯赫的身份,以及他妻子的聰明伶俐,而後一句寫到自己寥落的心情,此時,陪伴着他的,恐怕只有那些早已死去的人了吧,而他只能靠回憶來撫慰自己苦悶的心靈了吧?

張學良名言,大多是對其個人的身世和境遇的感慨,卻因為他身份的緣故,頗遭人同情,也能發出令人共鳴的聲音。


趙一荻張學良

趙一荻,父親是北洋政府的鐵路局局長,東北三省的外交顧問趙慶華。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又被人稱為趙四小姐。

張學良和趙一荻

趙一荻張學良相識,是在她十六歲那年的春天,當時趙一荻正在天津,參加蔡公館舞會的時候,經人介紹認識了張學良。之後兩人經常到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所開的香山飯店打高爾夫球,在夏天的時候,還一起到北戴河避暑。

1929年,張學良調任到東北邊防司令,他致電趙一荻,邀請她到奉天一起旅遊。趙一荻在經過父母的同意後,就隻身前往奉天尋找張學良。她前腳一走,趙慶華後腳就在報紙上刊登説明,稱趙一荻已經和張學良私奔,從而以後斷絕父女關係。

隨後趙一荻張學良的戀情突飛猛進,但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至鳳並不接納她,只讓她作張學良的私人秘書,而無夫人的名分。

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一行,逼迫其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但蔣介石仍同意於至鳳和趙一荻輪流在照顧張學良的日常生活起居。

當時趙一荻張學良共同的兒子年紀還小,於至鳳説服了她,讓她返回上海,照顧兒子。但於至鳳不久卻患了重病,只能離開張學良去治療。後來八一三事變後,抗戰全面爆發,上海淪陷,趙一荻離開上海,又返回張學良的身邊。

張學良後來被轉移到台灣,一直由趙一荻陪着他的幽禁歲月。直到1964年,趙一荻張學良才正式結婚。公元2000年,趙一荻率先一步,在張學良去世之前逝世,從張學良被囚禁起,她一直陪伴了他72年。

張學良功過

張學良的一生雖然活了101歲,但他的一生卻留下了太多的秘密。那麼對於曾經的東北少帥張學良功過應該怎麼評價呢?

張學良舊照

對於張學良將軍的一生,主要事蹟擊中在他三十六歲之前。自從他的父親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轟炸致死後,張學良成為了東北之王。但是説實在的,那個時候張學良主政東北,可能是由於年紀尚輕還是什麼原因,明顯有些倉促和氣勢不足。但是在他主政的期間,還是有一些功績的。主要表現在建立中國空軍、鼓勵農桑、興建鐵路和對外引進大量的先進軍事設備。但是儘管如此,在皇姑屯事件後,他並沒有找日本人算賬,反而與日本人講和,背上了不孝的罵名。

之後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張學良錯誤地判斷形勢,主張實行不抵抗政策,將東北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人。而在目前的教科書上,都一致認為當時是南京政府下達的不抵抗政策。可是事實上,張學良晚年回憶當時的九一八事變的事後,從不承認這是南京政府下達的指令,而完全是出於其個人的錯誤判斷。而在當時,張學良有個不雅的稱呼,叫做“不抵抗將軍”。

之後的西安事變中,張學良為了逼迫蔣介石聯共抗日,強行將蔣介石一行扣押在西安,從而促成了中國內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局面。從這一點上來講,張學良的形象是正面的,他促使了全國抗日的迅速推進,從而達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全國抗日統一戰線。

對張學良功過的評價便是以上所述。

張學良紀念館

張學良紀念館陝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又被稱為“西安事變”紀念館,是在原設立在西安市內的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的基礎上改建的,是西安市遺址性質的歷史博物館。

張學良紀念館外貌

張學良紀念館佔地面積達到近八千平米,始建於1932年,由三幢小樓構成,每幢三層,在其周圍,還有20餘間平房。紀念館內分為三個主題,每幢樓一個主題。分別為西安事變史實陳列館,張學良將軍生平展示和張學良故居復原等。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等人發動西安事變,又被稱為“雙十二事變”。對抵達西安的蔣介石一行進行強制扣押,對蔣介石實施兵諫,逼迫其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從而中止了蔣介石“安內攘外”的政策,之後由周恩來等人抵達西安進行調解。蔣介石被迫在和解書上簽字,從而促成了國共聯合,一致抗日。

另在瀋陽市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也有張學良紀念館,是奉系軍閥的首領張作霖和張學良寓居在瀋陽的居所。此處紀念館分為兩部分,由“大帥府”和“少帥府”組成,分別是張作霖和張學良的居所與辦公地點。

瀋陽市的張學良紀念館始建於1914年和1939年,風格為中西混合的磚石結構,主要由四合院、大小青樓、關帝廟和趙四小姐樓組成。在正門的門楣上,懸掛着一塊“治國護民”的牌匾,表明了張氏父子救國救民,解民倒懸的決心。墓前,此處紀念館已經免費對外開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75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的原因 張學良守一生的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