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提督左寶貴的資料 左寶貴怎麼死的

大清提督左寶貴

大清提督左寶貴是我國的一位民族英雄,在我國的清朝時期有總督提督兩類官職,總督是文官提督是武官,左寶貴就是提督中的一名,他出生在一八七三年的山東平邑,是個地地道道的回族人,曾經參加過鎮壓太平軍的運動以及東北伐木工人和東荒教民起義等事件,在這些事件中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也在這些實戰中得到了皇上的認可和青睞。

大清提督左寶貴圖片

所以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左寶貴義不容辭的成為了抗戰前線的第一人,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之後左寶貴就率領着自己的軍隊前往抗戰前線,支持朝鮮,也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他丟失了自己的生命。

當牡丹台陣地被敵人奪走之後左寶貴就換上了皇上賜與他的衣服和帽子,當時的他已經五十八歲了,清楚的知道只要他穿上這一身衣物就等於告訴敵人他是首領,所有的進攻都會轉向他一個人。但是這是他不得不做的選擇,因為他知道大勢已去,與其苟且的活着還不如戰死在沙場上,於是他推開了死死拉着自己的親信,走上了橫屍遍地的平壤城頭。

這一天是一八九四年的九月十五號,大清提督左寶貴犧牲,結束了他將近四十年的戎馬生涯,當時的清軍失去了主帥很快日軍就佔領了玄武門。戰爭結束後左寶貴的屍首也已經不知去向了,光緒帝隨即賜他太子少保的稱號。不僅僅是在中國,在朝鮮人們也記住了這一位將軍,有人目睹了這一幕也就有了後來“雨夜七星門外左將軍顯聖”的傳説。

左寶貴後人

左寶貴,1837年出生,他的故鄉是山東費縣,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回族農民家庭裏。左寶貴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親人,之後又被迫帶着弟弟投靠軍營,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他一生參與了無數的戰役,得到過清廷諸多的嘉獎。後來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率軍援助朝鮮,死守着平壤之地,壯烈殉國,屍骨不存。清軍兵士拼死也只尋回了他的血衣,從平壤送回清廷。如今在他老家山東平邑的陵墓也只是衣冠冢,供後人祭拜。

左寶貴圖片

左寶貴後人,他的五世孫左紅彬表示:“民族英雄大事蹟要讓更多的人知道,要代代相傳。”為了紀念他,左寶貴的後人們與山東的有關部門聯合,收集和整理了很多左寶貴的資料和物品,並且還出版了《左寶貴志》等與他相關的刊物。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雖然左寶貴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設有衣冠冢,但是由於相關部門沒保護好,有的地方已經破敗,雜草叢生,甚至連古墓裏的非常寶貴的文物都被盜了,這實在是讓人痛心。雖然左寶貴後人們在不遺餘力的進行左寶貴墓地文物的保護工作,卻是杯水車薪。

歷史上關於左寶貴後人的記載非常少,但是作為一代民族英雄的後人,他們該是感到十分榮耀的,因為左寶貴不僅僅是左家的驕傲,他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他的愛國情操,民族氣概,值得人們去學習和宣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清提督左寶貴的資料 左寶貴怎麼死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