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後,陳友諒被流矢射中而死,全軍大亂。朱元璋指揮軍隊以少勝多,取得了這場決定性戰役的勝利。數天後,朱元璋在滕王閣舉行慶功宴,躊躇滿志,賦詩一首: 雪壓竹枝低, 雖低不着泥。 明朝紅日出, 依舊與雲齊。
有人説這首詩雖然有些俗,但也寫出了當時朱元璋意奪天下的帝王氣概,充滿了將成大業的氣魄。
元末各路起義隊伍的發展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南北各路豪傑紛紛起義反對元朝暴政。公元1360年,原屬天完紅巾軍的陳友諒在先後弒殺倪文俊、趙普勝(一説並非陳友諒所殺)和天完(一説大宋)皇帝徐壽輝後,當年的五月自立為帝,國號為漢。這時的陳友諒是 “盡有江西、湖廣之地”,後來發展成為長江以南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勢力。就在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大漢皇帝后,原來和陳友諒是同一支隊伍的明玉珍就與其斷絕了關係,在重慶建立大夏政權,也自立為帝。
在這場元末農民大起義戰爭中,羣雄爭霸,各路勢力是此起彼伏,互有攻守。慢慢地,就形成了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明玉珍、方國珍、陳友定等幾大勢力。此時的原屬韓林兒、劉福通紅巾軍一部分的朱元璋在皖南、江蘇西南以及浙東一帶活動,他的東面是張士誠,西面是陳友諒,正處於兩大勢力的中間。張士誠以蘇州為都城,坐擁蘇、浙一帶富饒之地,也是實力雄厚。陳友諒自恃兵力強大,為人多疑,擅耍權術,野心勃勃的四處擴張,要東取朱元璋的老巢應天(今江蘇南京)。在這幾股勢力之中,朱元璋明白自己的實力,論兵力、財力,自然不能與其他二者相敵,萬一陳、張二人聯手,自己必敗無疑。
面對這種形勢,後來,朱元璋採納了手下人的建議,決定了先攻陳友諒、後取張士誠的戰略。所幸的是張士誠並無與陳友諒聯手之意,在陳友諒稱帝之後,張士誠這位元末起義的蓋世功臣,心裏一直打着小算盤,守着自己的地盤坐山觀虎鬥。
公元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應天府的龍灣鎮一帶(今江蘇南京城郊)展開了激戰。正所謂驕兵必敗,一口想吃掉朱元璋的陳友諒,沒曾想退潮後大船擱淺,結果被朱元璋大敗,戰船燒燬,損兵折將,自己落得乘坐小船逃跑。
公元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轉危為安的朱元璋帶兵西征陳友諒,八月,朱元璋的船隊溯江而上,攻下安慶,長驅小孤山,防守小孤山的原徐壽輝部將丁普郎、傅友德迎降。之後,朱元璋再分兵攻下蘄州、 黃梅、廣濟、撫州等地。
公元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朱元璋書信勸降陳友諒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成功。取得了龍興(今江西南昌古稱之一),改龍興路為洪都府。袁州、瑞州、臨江、吉安相繼歸屬。
決戰鄱陽湖
公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因疆土屢被朱元璋所佔,大為氣憤,趁朱玩璋主力部隊去馳援安豐(今天的安徽壽縣)之際,調集大船來攻洪都,其“艦高數丈,外飾以丹漆,上下三級,級置走馬棚,下設板房為蔽,置櫓數十其中,上下人語不相聞,櫓箱皆裹以鐵。”據記載,陳友諒這次是特地製造了數百艘這樣的大船,帶着家眷、百官,是“空國而來,以兵圍城,其氣甚盛,號六十萬。”可以見得,這次的鄱陽之戰,陳友諒是拼了老本要與朱元璋決一死戰(有研究資料認為,陳軍號稱60萬是虛稱,同時包括了大量非戰鬥部隊,與朱軍的20萬作戰部隊實力上的差距還有待細分)。來勢洶洶的陳友諒先是攻取了吉安、臨江等地,以遏制朱元璋的勢力。
朱元璋所佔的洪都位於贛江之濱,向北經鄱陽湖與長江相連,向東可以到達蘇浙等地,向西可以到達湖南湖北,向南順贛江可以到達五嶺,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到了四月二十三日,陳友諒的兵馬登陸包圍洪都城,這時的洪都城由朱元璋的親侄兒朱文正駐守。四月二十七日,陳軍開始進攻,首攻撫州門,城垣被毀三十餘丈。朱文正督戰各將死守,邊反擊邊修復城池,將士傷亡雖然嚴重,但城池依然固守手中。五月八日,陳軍又開始改為進攻新城門,結果被守將主動出擊擊退。六月十四日,陳軍調整進攻戰略,對宮步、土步二門進行猛攻,守城士卒殊死抵抗。
幾輪進攻下來,雙方互有傷亡,疲憊不堪。朱文正眼見洪都被困已久,趕緊派人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得知消息後,瞭解到洪都城被困已久,恰逢江水退潮,不利於陳友諒的巨船行動,是消滅陳友諒的有利時機。
七月六日,朱元璋統兵20萬進發洪都,十六日到達湖口。從四月二十三日到七月十六日這一天,陳友諒的大軍已經在此與朱文正的守軍反覆爭奪八十五天之久(明史記載),久滯鄱陽湖卻沒有取得什麼明顯戰果,士氣低迷,在得知朱元璋增援後,陳友諒撤出圍軍迎戰朱元璋,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
為了把陳友諒困在鄱陽湖中,朱元璋命令各部分兵把守各口,防止陳軍逃走,他自己親率主力進入了鄱陽湖。二十日,兩軍在鄱陽湖內的康朗山(現在鄱陽湖內的康山)遭遇。陳友諒的巨大船隊列陣出戰,朱元璋見這些大船都首尾相連,進退緩慢,就把屬下水軍化整為零,編為十一支獨立作戰的小隊,配備了大小火器和弓弩,並制定了遠距離先以火器進攻、再以弓弩殺敵,靠近敵人進行短兵格鬥的戰術。
二十一日,雙方交戰,朱元璋兵分兩路主動出擊,一路人馬先將陳友諒的先頭部隊擊敗,繳獲一艘大船,殲滅敵人1500餘人。另一路人馬趁勢開炮放火,焚燬陳友諒的戰船20多艘,士卒死傷嚴重。陳友諒的戰船也奮力逼進朱元璋的指揮船,將其擱淺,被陳友諒軍士圍困,朱元璋指揮船上將士死傷嚴重。 幸好有船隻趕來援救,殺退敵軍,船隻擺脱擱淺。
二十二日,朱元璋再次調整作戰部署與陳友諒決戰。陳友諒此時將大船連結一起,擺成巨陣,據記載陳軍是“旌旗樓櫓望之如山”。而朱元璋的水軍都是些小船,難以正面進攻取勝,雙方僵持不下。朱元璋的大將郭興獻計火攻被採納後,朱元璋命人制作滿載火藥的戰船,利用黃昏時分衝向了陳友諒的船隊,趁着東北風,順勢放起了大火,風急火烈,轉瞬間,鄱陽湖上一片火海,數百艘船隻被毀。朱元璋趁機攻擊,陳友諒部措手不及,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等人均被燒死。
到二十四日交戰中,陳友諒的船隊已被朱元璋的水軍逐一分割包圍,陳軍大敗,奪路而逃。經過四天的激戰,陳友諒的部隊基本彈盡糧絕,士卒疲憊不堪,幾員大將先後投降,實力大減。
八月二十六日,陳友諒打算率餘部逃往武昌,結果又被朱元璋提前部署的守軍堵截,只好冒死突圍,到涇江口(現在的安徽宿松南)時,又遇到朱元璋大將郭英、廖永忠的伏擊,陳友諒頭部中箭而死,餘部五萬餘人投降。
後僅餘其子陳理逃至武昌繼位,公元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二月,又被朱元璋攻破城池後投降。
是是非非陳友諒
正所謂成王敗寇,一場實力懸殊的大決戰,原本穩操勝券的陳友諒結果像赤壁之戰一樣,被以少勝多。陳友諒的失敗也就成了朱元璋成功的反面教材,在清修《明史•陳友諒傳》中對記載也多以其弒殺倪文俊、徐壽輝等行為所不齒。但不能忽視的是陳友諒在當時確實有着出眾的軍事領導才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升職高級將領。他取代倪文俊之後,其勢力擴張迅速,從蒙元統治者手中奪取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區,可以看出,一代梟雄陳友諒也是一支摧毀元朝統治的最重要力量,並非單單篡權奪位之徒。
當然,這種割據勢力間相互鬥爭的關係,在當時的環境下,肯定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陳友諒的一些污點,就成為後來朱元璋軍隊所利用的一點,利用政治攻事,為自己尋找道義和名義,做出了先攻陳友諒再取張士誠的戰略計劃。一是,陳友諒實力強大,有野心,對自己構成了直接威脅;其次,説陳友諒是弒君之人不可靠,口碑差,名號不正,這在古代封建禮教中自然給陳友諒打上了負面標籤;第三,就是張士誠守着江浙富庶之地,無大志,不足為慮。
到了陳友諒兵敗身亡後,他的事例自然而然就成了樹立朱氏權威,需要後人警示、批判的反面典型了,其在滅元戰爭中立下的戰績功勞自然就不再是關注的重點了。
(本文原創作者:史説新傳,各自媒體平台同號: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