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君怎麼死的
佘太君出生在後唐清泰年間,在宋大中祥符三去世,享年七十七歲,但是有人説佘太君能活到百歲,民間也流傳這這樣的傳説。
佘太君劇照
佘太君十七歲的時候,遼國入侵,佘太君奉命出征,大破遼軍,蕭太后就派藏在宋軍中的奸細王欽若毒死佘太君,佘太君中毒後才發現中了奸計,她被殺害,肚子被破開腸子流滿地死了。
王欽若將佘太君的首級送去遼國,將身體扔進黃河毀屍滅跡,屍體逆水而上,漂到了皇宮,被打撈起來,正好趕上遼國人將人頭送來示威,皇上派包公審查這件事,包公發現佘太君的屍體內臟發黑,顯然是中毒而死。
於是包拯到地府裏召回佘太君的英靈,並向閻王爺為佘太君借了九百九十九日陽壽。回到陽間後包公用醫術還原佘太君身體,佘太君復活後,把內奸抓起來殺了,隨後帶領軍隊殺退遼軍。
這時候,佘太君知道自己的陽壽快要用完,她凱旋歸來後,受到天子的賞賜,但是時辰過了,自己卻還好好的,包公就來告訴她,原來她命中要生七郎八虎,但是陽壽不夠,就把她的日字改成了月。
所以佘太君和楊繼業成親,生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楊門後來被皇帝猜忌,佘太君帶領家人歸隱避難,少了楊軍,宋朝不堪一擊,皇上又來求楊家出征,這時候佘太君雖然已經百歲,但是依舊掛帥出征,打敗了西夏。
佘太君這百年以來,一直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親人們在抗擊外敵的戰鬥中犧牲,佘太君默默承受,為國家做貢獻,是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佘太君墓
佘太君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對於佘太君墓沒有明確記載,我們也只能根據民間的一些説法來推斷佘太君墓,雖然有失真實性,但是這也是一種説法。
佘太君墓
民間有傳説,佘太君在擊敗西夏後返程,但此時佘太君陽壽已經用盡,在凱旋的途中,佘太君的相貌變得越來越年輕,倒最後除了滿頭的銀髮,已經和少女沒什麼區別了。佘太君知道自己產生變化的原因,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
她催促大部隊往回趕,最後因為部隊行軍太慢,她帶了身邊幾個女侍衞,趕回老家,走到太平川的時候,佘太君的戰馬突然一聲悲鳴,跪了下來,身邊的女兵看到佘太君全身是血,肚子也一下矮子裂開,從馬上一頭栽下來,身首分離,人頭滾進了路邊的草堆裏,這是因為佘太君陽壽已盡,回到了被害時的模樣
這時候,有一隻金翅大鵬鳥,將佘太君的首級叼走,手下人沒有辦法,只能含着眼淚把佘太君的屍體清洗乾淨,把傷口包紮好後將無首的佘太君屍體就地安葬。
士兵們回到老家,只見當地人哭聲一片,原來幾天前有一隻大鵬鳥叼着佘太君的首級在故土麟州上空飛了了整整一天,最後落到楊家祠堂,將首級放在神案上就消失了。原來,這是佘太君拼命想要回故鄉看一眼,但是自己姓名不保,佛祖知道後於心不忍就派自己的大雕滿足佘太君這個心願。
所以關於佘太君墓的地址,一種説法是在太平川,一種説法是在折窩村。
佘太君廟
北京佘太君廟,坐落在距離頤和園只有三公里的百望深林公園,百望山又叫“望兒山”説是當時楊六郎和遼兵曾經在山下大戰,佘太君就在山上觀戰,為楊六郎助威。這望兒山在百里之外就可以看清,所以後來又叫“百望山”。
佘太君廟
山頂的佘太君廟最早修建的時間在宋朝末期,寺廟裏有一尊石像,佘太君廟在清末的時候,被戰火摧毀,裏面的石像也不知去向,現在廟裏的佘太君、楊八姐、楊六郎三尊試想都是後來重新修建的。
明間傳説,北宋年間,楊六郎和韓昌在山下激戰,佘太君在山上觀戰,不到一個時辰時間,遼兵被打敗,楊六郎馬不停蹄,想要乘勝追擊,一直逼退遼軍退到關外,佘太君怕對手使詐,為了保全六郎平安無事,佘太君翻山越嶺到金山寺拜佛求神。
第二天佘太君要回去的時候,老方丈極力挽留,佘太君知道再留一天,認識了一個叫李三的和尚,這和尚曾經被楊六郎救過性命,知道是佘太君來了非常感激,因為自己小時候學過雕刻,就為佘太君刻了一樽像。太君走後,李三把石像放在寺廟中讓人長期供仰。
百望山上和佘太君有關的名勝古蹟還有望兒台、教子台和回頭石。望兒台是佘太君當年望兒的地方,但是年久失修,曾經破舊不堪,現在被修復。教子台是佘太君登山的時候謝絕楊六郎送行的地方,她站在石頭上督促楊六郎抗擊遼兵,為國盡忠。回頭石是佘太君在這裏稍事休息後,回首看望兒子的地方。
佘太君原名
歷史上確實有佘太君這個人,清朝光緒年間的《保德州志》中記載,楊繼業娶折德扆女,這折德扆女就是佘太君舍賽花,這個佘字的叫法是民間傳出來的。
佘太君劇照
楊家將的故事是宋元以來在我國戲曲藝術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傳奇故事,楊家的各種人物,無論男女都是家喻户曉的人物,尤其是在戲曲舞台上,因為這傳奇的一家人都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都有崇高的英雄氣概。
金沙灘一戰後,楊家兄弟死的死,傷的傷,緊接着又是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蹤。僅剩六郎還在為國效命,楊六郎死後,他的後代楊宗保和楊文廣仍是保衞國家的堅石。
楊家不僅男性上戰場,女性在戰鬥中的熠熠生輝更是被廣為傳誦的重要一點,穆桂英掛帥,百歲的佘太君掛帥,給人的震撼程度絲毫不遜色民族大將軍。讓中華兒女為之熱血沸騰,成功塑造了女性剛強的象形,對古代封建觀念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楊家將的故事只是戲曲小説對楊業血戰楊家谷,最後壯烈殉國的演藝。歷史上楊業死後只有他的兒子楊六郎孫子楊文廣是宋朝駐守邊疆的有名將領。
民間演繹出來的楊家將,和一羣誓死與外地抗爭的英勇形象,都是宋朝人們抗議外族侵略,想要借這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將領的表現手法。宋元時期,人們經常受到來自外敵的侵略,百姓對他們深惡痛疾,都希望能有一位英雄出來,與外敵抗爭。
佘太君龍頭枴杖
佘太君,名賽花,和其他傳説中的楊門女將不一樣,歷史上的確有這個人。佘太君給人的標誌性形象就是柱着龍頭枴杖,這龍頭枴杖是楊家榮譽的象徵,是唐太宗賞賜的,凡是拄着龍頭枴杖的人,在金鑾大殿裏拜見皇上可以不用下跪。
佘太君劇照
佘太君生於後唐清泰年間,她出生在一個愛國名將家庭裏,從小受到兄長和父親的影響,青年時候就成為一名善於騎馬射箭的女將。她少年時便就和一般的大家閨秀不同,她研習兵法,把戍邊御侵、她將保衞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看作自己的人物任,協助父兄練兵把關,具備巾幗英雄的氣度。
佘太君的夫君在邊塞外打仗,她就在楊府中組織男奴僕人聯繫武技,久而久之,僕人的武力也絲毫不輸給在外打仗的士兵。楊業歸宋之後,全家搬到開封府,楊業七年抗遼,威震天下,但是因為總元帥潘美聽信小人的謠言,對錯誤的方針政策阻止不夠堅定,導致楊業壯烈殉國。
佘太君上書陳述楊業戰死的諸多原因,潘美官降三級,小人也被依法處置。根據清朝畢沅《吳中金石記折克行碑》中記載:折太君就是歷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後來的説書人以訛傳訛,用了同音字代替所致。
佘太君的父親是官宦世家,抵禦外敵侵略上做出傑出貢獻,公元973年的時候,佘家和楊家結成軍事同盟,共同抗擊遼國的侵略,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就將自己的女兒佘太君許配給了楊繼業。
鄭佩佩 佘太君
佘太君作為歷史上家喻户曉的人物,作為楊家的關鍵人物,歷來備受關注,而近年來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楊家將素材層出不窮,那麼關於扮演這位關鍵人物的人選也備受爭議。
鄭佩佩 佘太君
鄭佩佩無疑是比較適合的一位,首先鄭佩佩演義經歷豐富,出道較早,看變了演藝圈的風風雨雨,雖然佩佩姐因為結婚告別了演藝圈一段時間,但絲毫不妨礙她付出後的備受關注。
1992年鄭佩佩和周星馳合作的《唐伯虎點秋香》鄭佩佩飾演的華夫人對唐伯虎百般刁難,創造的許多經典無厘頭橋段,現在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鄭佩佩飾演的佘太君很好的還原了這個歷史人物的全部,在眾多小説,戲劇作品中,佘太君給人留下的影響就是,一家之主,嚴肅認真,屬於正襟危坐的那種,佘太君也正是因為她文中的性格才能帶領楊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佩佩姐本身從演經驗豐富,讓她對自己飾演的角色拿捏都比較到位,鄭佩佩曾經説過自己和佘太君很像,雖然自己出道較早,但在當時影視業發展很好的香港,還是受到了很多冷眼和不被待見。
鄭佩佩像佘太君一樣始終堅持不懈,她有主見,處理事情的時候不慌不忙,是一位有思想的長輩,所以鄭佩佩飾演佘太君的時候可以説是本色出演,對角色投入情感特別是帶入自己個人的一些經歷,能演繹出不同的效果,在電視劇《楊門女將》中,鄭佩佩扮演的佘太君被很多觀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