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挖溝的書生曾國藩,怎麼就能平定太平天國?這3個原因很重要
曾國藩作為一個從沒有過帶兵打仗經驗的書生,怎麼就能平定太平天國呢?而且用他的話來説:自己是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打仗輸得多,贏得少。
那麼既然這樣,為何曾國藩還是平定了太平天國呢?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得來看一下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時用到的“湘軍”。
一、湘軍的組織優勢
説起湘軍,很多人大概都會覺得這是清廷一支非常強悍的精鋭之師,但其實並不是。
湘軍不僅武器裝備差,更加不是朝廷的正規軍,而是一支帶有濃厚民間自衞隊“團練”的變種。
在晚清時期,內憂外患,正規軍數量有限,根本不夠用,於是咸豐皇帝便下令讓地方官員開始操辦“團練”,以此來抵禦太平軍。而所謂的湘軍,就是曾國藩奉旨回鄉操辦的“團練”而已。
在湘軍創立之初,嚴重缺乏能帶兵打仗的將領,武器裝備自不用説,士兵們別説是火器,就連刀槍劍戟也都不夠分,更多士兵手裏拿的是鋤頭、耙子等農具。
除了這些以外,作為湘軍領袖的曾國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帶過兵。而讓毫無帶兵經驗的書生來當軍團的領袖,這未免有些荒唐。因此有很多人都説這是
“儒生帶鄉奴”。
不僅主帥是書生,就連主帥下面的軍官也大都是讀書人,而他們手下的士兵則多半是從本鄉招募而來的子弟兵。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主帥和軍官,軍官和士兵之間就有了師生和同鄉的情感紐帶,只要掌控得當,那麼這種情感紐帶就會轉化成強大的凝聚力。
所以我們會發現,湘軍在創立初期,其內部就很穩定。
此外,曾國藩為了能夠招募到足夠多的士兵,便下令提高士兵的軍餉。當時一個湘軍士兵一個月能拿到四兩多銀子,這無疑對農民的誘惑力很大,因此便有很多人報名參軍,從而壯大了湘軍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的湘軍內部還有一條原則:
打了敗仗的部隊就地解散,打了勝仗的部隊則可以繼續回鄉擴編隊伍。
漸漸地,湘軍中打勝仗的部隊人數就越來越多,而打敗仗的部隊則很快就消亡了。
原本湘軍只是一個營的編制,大概只有500人左右,但到了戰爭末期,湘軍中有戰鬥力的部隊,不低於10萬人。而湘軍的這種組織優勢,即便是清朝正規軍的八旗軍或綠營兵所不能比擬的。
二、湘軍“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
當然了,部隊數量再多,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戰術的話,充其量也只是一羣烏合之眾而已。
在湘軍中,就有一套樸實有用的戰術——“
硬結寨,打呆仗”
。如果看過唐浩明老師寫的《曾國藩》,對於這兩個詞應該不陌生了。而這種戰術實際上也非常好理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先紮營,然後修牆挖溝。
可問題是,採取這樣的戰術,不會很麻煩嗎?再者,每到一處就要修牆挖溝,豈不是太費時費力了?
曾國藩採用的這種戰術是不是太笨了呢?
其實不然,曾國藩的這種戰術恰好符合當時的戰場現實,太平天國戰爭,不過是一場冷兵器間的戰爭,熱兵器使用得很少。所以在打仗的時候,誰的工事挖得好,誰就會成為有利的一方。
而通過這種“硬結寨”的方式,湘軍就可以轉攻為守,從而切斷城內太平軍的補給,轉而再用“打呆仗”的方式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雖然當時英國人來觀戰的時候,還嘲笑曾國藩的這種戰術,認為這種工事雖然別人進不來,但自己也出不去,兩頭困境,但事實證明,這種戰術確實有用。
要知道,太平軍最擅長的是打野戰,然而對於湘軍來説,正面對抗的話肯定打不過,比如當時的武昌之戰中,湘軍就是因正面與太平軍對抗,所以才傷亡慘重。
因此,曾國藩就只能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如此才能取勝!
三、曾國藩給湘軍制定的兩大戰略
當時,曾國藩給湘軍制定了兩條簡單而有效的戰略:
一是建立水軍,從而控制長江,保證軍隊的後勤運輸和調兵。二是不改變作戰方案,堅決執行原定的方案,即:從西到東慢慢推進,先拿下幾個重要的城市,然後從武漢到安慶,最後直達太平軍的都城天京(南京)。
按理來説,作戰方案是隨着戰局的變化而變化的,靈動性較強,但曾國藩在貫徹這個戰略的時候,卻是雷打不動的,堅決執行。
比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都要打到京城了,咸豐帝急的趕緊讓曾國藩率領湘軍進京勤王,但曾國藩始終不肯班師,依舊按照原計劃攻打天京。
經過五年的努力,終於在1864年8月,成功攻破太平軍的都城——天京。
小結
其實當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場戰爭,實際上曾國藩是敗多勝少的,總的來説,他就打贏了四次,但他也正是通過這四次重要的勝利,相繼攻佔了武昌、九江、安慶和南京,最終一舉滅掉了太平天國。
所以,曾國藩雖然是一個只會挖坑的書生,但是在他的高超智慧下,最終還是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所以即便是沒打過仗又有什麼呢?即便是敗多勝少又有什麼呢?只要掌握幾場關鍵戰鬥的勝利,最終滅掉敵人不就好了嗎?
因此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曾國藩不計較一時的成敗,懂得在戰爭中不斷學習改進,從而奪取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