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怎麼死的 忽必烈的父親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忽必烈簡介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兒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監國託雷的兒子。因為在位時把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最後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忽必烈畫像
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長兄蒙哥繼承為大汗,他因此被封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國(現在的雲南等地),1254年破大理城,大理滅國,併入大蒙古國版圖。後來,蒙哥正式宣佈攻擊南宋,1258年忽必烈率軍南下。在南宋打仗期間,蒙哥病逝,忽必烈佯作攻打換來了南宋的割地求和,於是撤兵回去。
1260年,忽必烈登基為大蒙古國的大汗,是第五位大汗,不久建年號為“中統”。四年後,忽必烈又把年號改為“至元”,不久又改國號為“大元”,成為了元朝的第一位皇帝。1274年,正式定都在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1274年,忽必烈派人出征日本,後因颱風失敗撤軍。第二年派去日本的使臣又立馬被殺,因此在1281年,元朝開始了第二次征討,雖然這次是兵分兩路可還是以失敗告終。兩次東征期間,元軍對南宋的攻打也沒有中斷,最後在1276年攻破臨安城,南宋投降並滅亡。
1294年,忽必烈病逝,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由於從小尊崇儒學,所以忽必烈在位時十分重視漢文化,重用漢臣,採用漢法,因此雖然他攻打征服了不少地方,但後世對他的評價依然不錯。
忽必烈怎麼死的
元朝的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死於1294年2月18日。他死於疾病,生病主要是因為酗酒和暴飲暴食,而這個是因為忽必烈晚年遭遇了政治、軍事以及個人生活上的多重悲劇,飽受刺激。
忽必烈劇照
忽必烈的前半生可謂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出身蒙古皇室,帶兵打仗戰功赫赫,之後繼承汗位,建立元朝,又有心愛的皇后相伴、出色的太子作繼承人。可惜,到了他的晚年,人生就開始走下坡甚至變得悽慘,他失去了之前讓他成功和美滿的一切。
忽必烈晚年,尤其是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後,幾次軍事行動基本都以失敗告終。比如,兩次東征日本都遭到颱風而損失慘重,第一次派去一萬多人失敗,第二次徵調十五萬還是失敗;甚至,他南下攻打過安南、緬甸等東南亞小國,也都沒有成功征服。
1281年,忽必烈的深愛的察必皇后去世。她不僅幾乎陪伴他一生,為他生下四個兒子,而且是他的賢內助,在關鍵時候助他一臂之力。因此,察必皇后的去世讓忽必烈黯然神傷。五年後,忽必烈與察必皇后的嫡長子、皇太子真金因病去世。他是忽必烈從小培養的皇位繼承人,最後卻因為一封讓忽必烈禪位的奏章而驚嚇過度,患上重病而死,只有43歲。
因為這些失敗和悲劇,忽必烈大受刺激,於是開始酗酒並且暴飲暴食,從此他的體重迅速增加越來越胖,從而患病。最後,他在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中去世。
忽必烈墓
人生有兩件大事,出生和死亡,對於皇帝而言,喪葬更是至關重要。漢族皇帝一般會選擇一個風水寶地,早早地大肆修建皇陵,安葬之後再加強保護。但是元朝因為是蒙古族人,喪葬和這些不同,因此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墓在哪裏。
蒙古人墓葬
蒙古族有自己傳統而獨特的喪葬習俗,可以説是一切從簡,人死了就埋在一個合適的空地裏。一般隨葬的會有死者生前的一頂帳篷,一張放了肉和馬奶的桌子。有些還會買入活馬和奴隸。安葬結束後,蒙古族會把墓坑填平,然後在上面覆蓋原來的草,也就是説讓人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墓,所以蒙古族的墓很難發現。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吸收接受了許多漢族的制度和習俗,也先裝在棺木裏再安葬。但,以前蒙古的傳統還是繼承下來,喪葬仍然比較簡單,不用修建大型的陵墓,不用很多的隨葬品。元朝實行皇家秘葬制度,皇帝和后妃死後還是運回蒙古故地安葬,而且下葬時不可以有漢族官員參加,地面上也沒有明顯的標誌建築,沒有墓碑等,甚至不留下線索和痕跡。
正是因為元朝對皇帝安葬的簡單處理和保密工作,他們的墓地所在在後世都是一個個的迷。不同的史書,對元朝皇帝的墓地所在都有不同的記載,只知道是他們的大禁地。現在一般認為是在蒙古共和國温督爾汗扎森山一帶。甚至曾經,有人提出過忽必烈被葬在水底的假設。
忽必烈的父親
忽必烈的父親是託雷,而託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是他正妻所生的最小一個兒子。“託雷”在蒙古語中是鏡子的意思。按照成吉思汗死前的遺囑,後來託雷被任命為監國。在金庸的小説《射鵰英雄傳》裏,託雷與主角郭靖結拜為安達,也就是異性兄弟。
託雷劇照
託雷繼承了他父親成吉思汗卓越的領軍才能,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所以,託雷從小就一直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比如他曾經攻打過金國,佔領那裏許多州郡。在成吉思汗的西征中,託雷也是與他率領蒙古軍隊的主力,之後他又獨自率領了一支精鋭部隊,其中的士兵都是成吉思汗從所有軍隊中選拔出來的強者。託雷在西征中建立了赫赫的軍功,不過期間他也做出了令人髮指的屠城。比如在馬魯時,當地長官已經投降,託雷謊稱不殺人,最後還是幾乎把城裏所有人全部屠殺,將近七十萬人。
託雷在成吉思汗的所有兒子裏,軍事能力是最強的,所以他也繼承了父親大部分的軍隊,大約有13萬蒙古軍隊的80%。雖然如此,他仍然不是汗位的繼承人,成吉思汗在生前指定了三子窩闊台繼承來汗位。在成吉思汗死後,也有大臣提議推舉託雷為大汗,可是因為二哥支持窩闊台,所以戰功卓著的託雷最後只是攝政的監國。之後,託雷還是繼續帶兵打仗,為大蒙古國開疆擴土,發揮了巨大作用。
1232年,託雷在回軍途中病逝,享年41歲,有人猜測他是被窩闊台忌憚而毒殺。
忽必烈是誰的兒子
忽必烈是託雷和他的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的第四個兒子。託雷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第四個兒子,在他死後成為大蒙古國的攝政監國。
忽必烈父母畫像
託雷是成吉思汗兒子裏最有軍事才能的一個,跟隨他南征北戰立下不汗馬功勞。在成吉思汗死後,託雷也繼承了80%的蒙古軍隊,幾乎掌握了大蒙古國的兵權。不過因為沒有繼承汗位,託雷之後仍然像一個將領一樣帶兵打仗,最後也是在打敗金國回來的路上病逝。也有記載説,是因為當時的大汗窩闊台生病,託雷用自己代替他,喝下了巫師給的聖水,沒幾天大汗痊癒而託雷就死了。
忽必烈的母親是成吉思汗許配給的託雷。據説她治家有方,在託雷死後很好地管理着家族,拉攏其他勢力,此外和窩闊台的關係也處理得很好,兩人時常商量國家大事。也正是因為她的深謀遠慮,最後才能夠由自己的孩子繼承汗位。
窩闊台死後,他的皇后稱制,她想立長子貴由繼位。為了爭位,蒙古各大勢力產生了矛盾,國家處於發生內亂的邊緣。此時是唆魯禾帖尼帶着兒子們參加選汗大會,擁立了貴由,才緩和了矛盾穩定了局勢。短短兩年,大汗病逝。因為唆魯禾帖尼已經拉攏了多方勢力,聲望極高,所以這次當上可汗的是託雷與她的長子蒙哥。
蒙哥死後,忽必烈繼承了汗位,後來建立元朝。之後,忽必烈為父母追尊諡號,一個“景襄皇帝”,一個“莊聖皇后”。
忽必烈的兒子
忽必烈妻子眾多,因此子嗣也不少,據記載他兒子有十個之多(也有12個的説法),名字分別是朵兒只、真金、忙哥剌、那木罕、忽哥赤、愛牙赤、奧都赤、闊闊出、脱歡和忽都魯帖木兒,基本上成就一般,其中最後一個是忽必烈的庶子。
忽必烈的兒子真金
長子朵兒只因為早逝所以史書資料很少。次子真金是忽必烈與察必皇后所生,是嫡長子。他從小被父親要求學習漢族儒學,在忽必烈繼位的第二年被封為燕王。之後因為,忽必烈把蒙古大會選舉大汗的傳統改成了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所以真金在1273年被封為了皇太子。之後,他到藏區負責了幾年外交事務並且學習佛學,回京後參與朝政,支持漢文化,與敵對勢力爭。
1285年,一封讓忽必烈禪位的奏章在當時朝廷引發了軒然大波,忽必烈大怒,而真金作為太子嫌疑最大,所以他受到了驚嚇,後來因此生病而死,只有四十三歲,諡號明孝太子。不過他的三子鐵穆耳繼承了他的太子之位,後來成為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因此真金也被兒子尊為了皇帝,廟號裕宗,諡號文惠明孝皇帝。
忽必烈之後幾個兒子,大多被他封王,負責鎮守各地。比如四子那木罕,他是真金的同母弟弟,被冊封為北平王,鎮守北方,曾經討伐過叛亂的察合台汗國,後來進封為北安王,1292年去世,沒有留下子嗣,幾年後被追尊諡號為歸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