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這些東西好難看啊憑什麼名氣那麼大?

  為什麼一些明顯不符合正常審美的作品會被認為是藝術?

  其實,美和藝術根本是兩回事啊!

  首先,有一些回答已經説明了一部分,那就是藝術的進程,就是不斷地顛覆之前人們的審美觀。你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畫的女神,覺得美極了,不可超越了。那的確是美,而且藴含着和諧,節制,神韻,甚至靈魂。可是之後呢,人們的審美還能走到哪裏去呢?於是後來,現代主義生長起來,由畢加索發揚光大。藝術從此想找到自己各自的意義,保持各類藝術的純粹性。繪畫不要雕塑的空間感,不要人體的和諧,只要它最本質,最純粹的特徵,那就是平面。

  就這樣,藝術在淨化後,完成了自我實現。

  那麼另一個問題,什麼是藝術品?

  從杜尚起,到安迪沃霍爾終,這一個時代,完美地摔碎了所有的藝術品,建立起人們重重的疑惑。丹楓提到了他們,他很謙虛,説他是門外漢。那麼我很抱歉地要説,的確,這種理解是錯誤的。下面一一反駁。

  1. 杜尚不是返璞歸真,杜尚是在引起恐慌。一個小便池放進展覽館就是藝術品,那日常生活中的小便池為什麼不是藝術品?這就是杜尚提出的尖鋭問題。是對藝術的嘲諷。和諧就是藝術?藝術就要美?這個小便池的名字叫「泉」,分明是在嘲弄安格爾。

  一件藝術品不必代表美,美已經死了。……達達,廢除一切社會階級和等式,廢除記憶回憶,廢除考古學,廢除未來……從和諧躍開,躍向另一個層次。

  ——查拉《達達宣言》

  (安格爾「泉」 和諧統一的美感,少女左側柔和平滑的線條,腿微曲,和右側豐富的物品和線條伸展構成一種靈動的和諧。而這精心設計的畫作,被一個小便池無情打倒。)

  2. 安迪沃霍爾的可樂瓶,想説明的並不是有趣。正相反,他要説明的是無趣。和商品無二致的呈現,不斷的乏味的展現,怎麼會引起有趣的思考呢?安迪要引起的,是現代人無止盡的空虛感。而他最重要的母題,夢露,也必然不是在強調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丹楓老師大約是個生活的樂觀者,而沃霍爾,是個觀望者,他熱愛商品社會,也思考這個社會。匆匆瀏覽的展覽,匆匆忙忙的社會,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推薦看看@成長回答的安迪沃霍爾問題,非常精彩。安迪·沃霍爾的作品美在何處?

  (這是幾個月前的答案,現在我覺得當時對安迪的理解有偏差,寫的不好,傷心,以後寫更正確的答案。)

  3. 説到藝術,不可不避開阿瑟丹託,這個當代的藝術審視者。他在看了沃霍爾展覽之後驚恐不已,回家後做了個實驗「紅方塊實驗」:

  丹託構想了這樣一個展覽,有九幅尺寸質地相同的畫布,塗滿了相同的紅顏料,第一幅是克爾凱郭爾描述過的一幅畫,題目是“以色列人穿越紅海”;第二幅是由一位心理洞察力極強的丹麥肖像畫家創作的作品,名字叫“克爾凱郭爾的情緒”;第三幅題名為“紅場”,機智地表現了莫斯科的風光;第四幅是極簡主義繪畫,碰巧的是,它的標題也叫做“紅場”;第五幅是宗教繪畫,題名為“涅槃”;第六幅 是由馬蒂斯的門徒捉筆的靜物畫,叫做“紅桌布”;第七幅是來自喬爾喬內作坊的敷了底色的畫布;第八幅是用鉛紅上色而不是敷了底色的畫布;第九幅是藝術憤青 J 先生拿來參加展覽的題名為“無題”的作品。

  前六幅顯然都是藝術品。第七、八幅顯然都不是藝術品。第九幅是件有爭議的作品,丹託勉強算它是藝術品,卻宣稱它是“空洞”的。

  ——阿瑟·丹託:《尋常物的嬗變》

  所以,什麼是藝術?丹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寫了無數文章,不再贅述,總之,已經遠遠不再是我們最初所和審美聯繫起來的那個藝術了。

  4. 從杜尚到沃霍爾,他們帶來的另一個風潮是:現在我們在評價一個當代藝術作品的時候,通常都是在理解它的思維過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了,藝術走到了這裏,該怎麼繼續?當包裝盒和小便池都成為藝術,複製品都成為藝術的時候,下一步,藝術該如何發展?

  全世界都在找答案。

  我是一個表達能力很差的人,但是我仍然急切地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藝術,理解藝術品,不想再在這種問題下看到有人説這藝術就是裝。

  補充三點。

  【一】有知友説我這想法太嚴肅。美學本屬哲學,只是讓我們對藝術有更多的思考,瞭解「為什麼是這樣」以及「還將會怎樣」。有這樣的前提,我們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去欣賞藝術品了,困惑少了, 趣味也就多了。這裏有 80 多個答案,幾乎每個思考方向和理念都不一樣,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只要任何一個答案對一個人有啓發,那就很棒了。

  【二】藝術可以表現醜嗎?可以,而且這在藝術史中舉足輕重。艾柯就出了一本超厚多圖慎入的書「醜的歷史」,如果有機會翻閲一遍其中的圖,你會渾身難受,面部扭曲,有異物感和嘔吐感……(親身體驗)這不是説它們是糟糕的藝術品,正相反,很多是傑出的作品。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存在?以繪畫為例,先看兩張圖。

  以達利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繪畫極盡扭曲噁心之能事,筆下全是蕭條、誇張與不和諧。他自己説,他感到這個世界噁心透了,那就是他眼中潰爛腐朽的樣子。(原話不記得了。)魯迅説,他要“揭出痛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而對於達利諸人而言,只要揭出最深的痛苦和醜惡,至於引起什麼,就你們感受一下,他們才不管。 再看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我們除了覺得太難看了這什麼玩意兒這老子能畫一百張之外,還剩什麼呢?的確,我也一樣,這畫對於我來説,除了知道是個藝術品之外,毫無欣賞力和感情。但它不是為我們而生的。經歷了二戰創傷的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生靈塗炭,一片哀號。而畢加索的創作,滿懷着反戰的憤怒和苦痛,每一個經歷了二戰悲劇的人看到這個,都會產生強烈的震撼。這就是藝術場域(field),一羣人理解一類藝術。這不是優美,而更偏向(儘管不是)先令人有痛感的崇高。此時的醜,卻是彼時最沈重尖鋭的武器,乃是最好的藝術,簡直可令天地為之慟哭。

  【三】像其它答案那樣分析繪畫的結構、線條、隱藏的美感有沒有必要?這涉及到藝術的靈肉分離。90 年代劉小楓的「沉重的肉身」風靡大學校園,其中同名的這一篇論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靈魂與肉身之説。他認為在啓蒙運動之後,靈魂有無已經不再意味着價值高低了。這也給我們提出了藝術與身體的問題,在現代,藝術還要不要靈魂?我們還要不要給藝術找出意義?如今的趨勢是,藝術想要保持純粹性,而所有的情感和道德成分都帶上了生活的影子,是故藝術必須統統拒斥之。這不是作死嗎?沒錯這就是作死,似乎在自掘墳墓。

  而藝術如何重新找到出路呢?當丹託所構想的“紅方塊實驗”中的紅方塊藝術品和紅方塊桌布一模一樣,當藝術變成了不讓人思考意義的軀殼,這是不能承受的藝術之輕嗎?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重新細細品讀一個作品呢?我不知道,我只是個偶然闖進美學大門的小姑娘,還沒有看見寶藏就已經暈頭轉向。已經遠遠偏題了,有萬千話想説,所以從這一個“鑑賞不美的藝術”切入點開始,寫了一系列分支的問題。感謝大家的贊同,共鳴總是好的,能予人啓發也讓我頗受鼓舞。不知為什麼想起了王小波引過的一句話“只有歌要美,美卻不要歌”。我們用種種方法想詮釋美和藝術,想提高感受力,而藝術呢,甩甩頭,走向莽叢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6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這些東西好難看啊憑什麼名氣那麼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