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關羽丟了荊州以後,蜀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儘管還有諸葛亮這樣的國之棟樑,但是畢竟蜀國將才凋零。蜀國後期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姜維了,可惜姜維不能夠像諸葛亮一樣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畢竟是魏國的降將,蜀國有很多人其實都不服他,比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説來也奇怪,諸葛亮那樣的欣賞姜維,甚至將畢生所學都可以傾囊相授。但是對於自己的兒子卻很少指點過帶兵打仗治國統才,唯一流傳下來的就是諸葛亮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告訴他“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仔細分析下,總感覺諸葛亮是在讓兒子樂天安命。
在諸葛亮掌權以後,六出祁山,沒有一次見到諸葛瞻的身影。難道諸葛亮就沒有讓兒子繼續繼承自己的衣缽的想法麼?看人家司馬懿,老早就帶着兩個兒子領兵出戰刷經驗,等司馬懿嚥氣了以後,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兒子被別人幹掉。
而姜維就不一樣了,從小就失去了老爹,是個缺少父愛的人。但是也鍛鍊了他剛毅勇敢的性格。自從諸葛亮第一次見到姜維,就非常欣賞他。收服姜維以後一點都不懷疑,第一次就讓他統領五千虎步軍出戰。最後姜維也是唯一一個有能力繼承諸葛亮意志的人。
在諸葛亮死後,一大波人才迅速退出舞台:蜀國第一戰將魏延被楊儀誣陷,最後被馬岱斬殺。那個據説後來登仙的費禕莫名其妙地被人刺殺了,有諸葛亮一半才能的蔣琬,也因為不注意鍛鍊身體病死了,以前跟在關羽張飛後面的小屁孩兒廖化都已經快七十了…………
眼見蜀國幾乎都沒人了,姜維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堅定的接過大旗,不無悲壯地説道:我來扛!
於是姜維繼續北伐,可是蜀國經過劉備和諸葛亮兩輪折騰,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結實了。就像一座久經風雨的老房子,隨便搖搖晃晃都要掉瓦片。姜維拿着並不多的家底兒也只能是跟魏國名將鄧艾,鍾會打個平手。只要不出意外,有姜維在魏國就沒辦法從正面滅蜀。
可是偏偏就出了意外,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是那個意外。可能是因為覺得老爸諸葛亮偏心弟子姜維,不愛兒子諸葛瞻。這個諸葛瞻在劉禪面前沒少告姜維的壯,説他:“久伐無功”讓劉禪削掉姜維的兵權。
一直到諸葛瞻戰死在綿竹之前,他依然恨恨地説道:“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黃皓是個禍國宦官,沒有及時除掉確實是一個失敗的地方,江油和綿竹是成都最後的屏障,失去了就離亡國不遠了,這確實一罪。可姜維在外打仗抗敵,你為啥對他恨之入骨呢?
其實原因只是兩個字:“兵權”。
姜維豈能不知道蜀國經不起折騰了,但是隻要繼續北伐,他就能掌握兵權。而諸葛瞻志大才疏,他也很想掌握兵權,來證明自己比姜維強。
説來説去,蜀國最後還是亡於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