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長得醜,但價值卻不低,如今種植年產值過億,見到別錯過
都説現在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實際上説是看臉,還不如説是看美醜,往往美的事物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就拿水果來説吧,大部分人看到水果上有一丁點疤痕,或者水果很醜,可能就不喜歡了,而那些長得好看的水果,即便是稍微貴一點,都會有不少人購買。
但醜的事物真的就不討厭喜歡嗎?其實也不然,現如今隨着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長得的醜的東西也逐漸受到重視,因為它們雖然長得醜,但價值卻不低。
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就有一種長得很醜的野果,現如今就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並且在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規模化,這種野果就是“拐棗”。
棗類水果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們大多數呈圓形或者橢圓形,如紅棗、青棗等,而拐棗卻與眾不同,它既不是圓形、也不是橢圓形,更不是什麼常見的形狀,而是歪歪扭扭,還會拐彎,故而在民間將其稱作“拐棗”或“拐角”。
拐棗的學名叫做“枳椇”,在我國分佈很廣,基本上長江以南的地區均有分佈,而拐棗長得又十分特別,故而在民間有着許多有意思的俗稱,如萬壽果、萬子梨、雞爪連、金鈎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拐棗的時候,都會覺得它醜,甚至沒有吃過它的人絕對想不到它竟然可以吃,以至於對它不屑一顧。但當你把它放在嘴裏細細咀嚼後,才發現它是如此的甘甜,甚至還帶有一些蘋果的清香味。可以説拐棗是正在的做到了“人不可貌相”!
當然,吃拐棗也是有講究的,雖然説拐棗是一種野果,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咱吃拐棗的時候,實際上主要吃的是它的果柄,也就是那歪歪扭扭的部分,至於果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丟掉了的,至於為何這樣?主要是其果實很小,並且得熟透了才能吃,不然澀的很,而果柄就不一樣了,隨吃可以吃。
説到拐棗的功效價值,自然要從“吃”的方面説起。
拐棗雖是野果,但它的營養價值可不低。根據科研部門分析測定,其肉質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風味頗佳,可作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樹"的盛名,又有"雞爪梨"、"甜半夜"之雅稱。
此外,拐棗的果柄中富含多種葡萄糖、氨基酸及礦物質元素,總含量比大多數水果都要高出不少。這使得拐棗吃起來不僅甜,還有着很高的養生作用,特別是經霜打之後的拐棗,那才叫一個好吃呢。
此外,拐棗還有一個價值十分重要,那就是它是一種藥用植物。作為藥材,拐棗的使用歷史那可就悠久了,據《史記》記載,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拐棗就作為藥酒中常見的原材料被應用了。
至於為何拐棗還能入藥,有資料記載,拐棗的果實含多量葡萄糖、硝酸鉀和蘋果酸鉀,入藥有清熱、利尿解酒毒的作用,在《本草綱目》中就有相關描述:“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
拐棗的用途多,經濟價值高,因此現如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國陝西旬陽縣,拐棗種植已經成規模上,據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旬陽拐棗種植面積達30.8萬畝,佔全國拐棗產量的80%以上,已出口到韓國、日本、印度等地,年產值過億。
當然,在其他大部分地區,拐棗還是作為野果生長於農村的山林中,所以開發前景還是很可觀的,值得發展。
最後,現在雖然已經進入1月了,但在山裏,依舊可以採摘到掛在枝頭的拐棗,若是大家去山裏見到了的話,可別錯過哦,經過霜打的拐棗正是最好吃的時候。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拐棗嗎?你覺得它有發展前景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