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三、婚姻大事,不是兒戲
人們對三國中的袁紹,最常用的評價,是“四世三公”。民國時期也有這樣一個人,他家九個子女中就出現了三個院士,其餘子女也沒有一個庸人,他就是梁啓超。
如今提起梁啓超,許多人只能想起來他的成就,但若真的進行評價,梁啓超教育子女才是真正的一絕。與之相比,無論是思想、政治,甚至是文學上面的造詣,才能都只能算是一般。
但出乎意料,梁啓超並未在教育學上下功夫。他只是做到了一點,那便是真正的將子女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尊重他們的人格,認可他們的決定。
沒有任何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但從古至今,父母對孩子無外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亦或是對子女的依賴,給子女的身上壓上了重重的負擔。
這些也是愛,但是孩子卻還沒有分辨這種愛的能力。
此時,一句“我愛你”勝過千言萬語,但或許是中國人本性靦腆,這麼美好的三個字,父母卻很少對孩子説。
孩子的安全感,其實就是從你告訴他“我愛你”開始的。在這點上,梁啓超就做得非常好。在歷史課本上,梁啓超的形象是高高在上的。但在孩子們面前,他從來都很和善,而且毫不吝嗇説出“我愛你”這三個字。
梁啓超在去世的前幾年,依舊和在海外的子女通信。
一封封家書中,最長出現的不是訓誡,也不是指教,而是“我愛你”,而是話家常。
信中,梁啓超幾乎不會叫子女的全名,而是以“大寶貝”、“小寶貝”、“司馬懿”和“老baby”的諧音“老白鼻”這樣的小名或是愛稱來稱呼對方,擺架子這種事情更是從未有過。
或許,正是因為梁家的孩子自小就在愛中長大,他們非常自信,幽默風趣。
梁啓超一直認為,學習成績不重要,用沒用心才重要。
如今的父母,對孩子的一生安排得滿滿當當。從尚未入學時的興趣班,一直到孩子大學報考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專業,甚至就連大學畢業後要不要繼續深造也會進行干預。
這樣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無憂無慮,但也僅限於此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要怎麼去尋找、怎麼去追求。
在這點上樑啓超做得就非常值得稱道。他對九個子女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幾乎沒有要求,看中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有沒有用心。
因此,哪怕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他也沒有真正的發過脾氣,因為他知道這些孩子都努力了,這次只是發揮不好而已。
不過樑啓超犯過錯,這次錯誤也讓他悔恨了許久。當時,梁思莊要出國留學,曾問過父親的意見,自己要報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
當時梁啓超沒有像之前一樣去引導,而是給梁思莊選擇了一個生物學的專業。在當時,這個專業真正的熱門專業。
可惜,入學後,梁思莊發現生物學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根本不能真正的沉浸其中。
梁啓超從自己大兒子的口中得知這件事後,立刻給梁思莊寫了一封信。
“不必拘泥於爹爹的話。”
後來,梁思莊沒有負擔,重新選擇了圖書館專業,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也就是説梁思莊其實也是一個大學肄業生,只是她的成就太高,這段歷程常被人們忽視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父母會怎麼做呢?
婚姻大事,不是兒戲,只是在民國,兒戲指的是自由戀愛。按照當時的規矩,婚姻應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梁啓超也是凡人,自然不能免俗。
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合適的伴侶,只是,他卻沒有用包辦婚姻這個簡單粗暴的方法,而是積極為兒子和看重的媳婦創造時機。
梁啓超和林徽因的父親是故交,也見過林徽因幾面。當時,他就有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的想法,在一般的家庭中,最多也就是説個媒。
可梁啓超卻是一次次的帶着梁思成,去林家見林徽因,之後安排兩人同時出國留學。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梁啓超的心思,而少不更事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因為接觸很多,便有了真摯的感情。
當然,嚴格來説,這也是一種包辦婚姻。
只是,這種方法很高明,高明到連當事人都不會產生反感。
這就是梁啓超對於子女的教育,他不會強迫也不會端架子,雖説有一些小心思,但也是無傷大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