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平市在全國廣發“英雄帖”,延攬黨政、緊缺急需、教育、醫療四類儲備人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273名學子競相報名,專業涵蓋工科、經濟等12大類,報名人數是2017年首批的3.3倍。不僅量質齊升,而且南平籍人才加速回流,報名人數達40名,是2017年首批的4倍。
一個山區市,何以能在招攬人才中實現突破?“我們念好知、舉、用、待、育‘五字經’,打造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生態,一方面圍繞南平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引才,另一方面設立市縣人才專項資金,在全省首創獎勵房政策,讓人才安心立業。”南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林旭陽説。
產業引才 以才促產
今年是苗玉和到福建聖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來自東北的苗玉和是中國獸藥典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17年,聖農延伸產業鏈,進軍獸藥疫苗行業,投資4.5億元成立福建聖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苗玉和擔任常務副總經理。在他的帶動下,企業完成了國家獸藥GMP動態驗收新規所進行的相關工藝調整,促成多項合作研發項目並逐步走向自主研發道路。
近年來,南平踐行“兩山”理論,打造“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選準與青山綠水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讓引進人才和產業發展供需匹配,我們堅持以產引才、以才促產,推動人才向產業、企業、重大項目集聚。”南平市人才辦負責人説。
2017年以來,南平市出台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十條政策、促進綠色產業科技創新十三條獎補措施,給予23家重點龍頭企業、小巨人領軍企業每年9200萬元重點企業人才工作綜合補助授信額度,按企業高層次人才經費支出的60%給予補助,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人數年均增長率達75%以上。此外,開展“人才·南平校園行”專場招聘活動,目前引進產業所需的各類人才4200多名。
高素質人才的到來,為山區做好“兩山”轉化文章提供了新思路。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學專業碩士葉祖滔來到南平,成為“生態銀行”試點的智庫的一員。在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試點中,他提出由南平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順昌縣“生態銀行”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全省首家“林權+金融”模式的福建省順昌縣綠昌林業融資擔保公司,構建降低融資成本、盤活生態資產、破解信用風險的綠色金融體系。
像葉祖滔一樣的專業人才活躍在重點工作一線,有力地推動了南平的創新發展。
充實基層 用在一線
南平是傳統農業大市和老工業基地,全市70%的人口在農村,10個縣(市、區)中有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1634個村中有346個扶貧開發重點村。2018年南平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建體檢”,發現鄉村基層存在人才“空心化”現象,部分村幹部隊伍年齡老化、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
為打造村幹部職業化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南平創新基層黨羣工作者選拔機制,分3年選拔3000名優秀大學生到村、社區和重點非公企業工作。
邀請客商考察項目、為村民對接科技特派員……黨羣工作者劉葉鋒是武夷山市五夫鎮五夫村的大忙人。抓住五夫村落地項目多、企業多的實際情況和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契機,劉葉鋒主動聯繫鄉賢、發動校友資源,吸引人才和經濟迴流。
2018年以來,南平已選拔黨羣工作者2100多名,實現建制村全覆蓋。如今,基層黨羣工作者成為破解鄉村人才“空心化”的一劑良方,全市35週歲以下村幹部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大專及以上學歷村幹部人數增長48%,村級後備幹部增加60%,村級組織戰鬥力全面提升。
“那個拿着圖紙的就是我們張副總。”在武夷新區旅遊觀光軌道交通項目工地上,技術人員説。他口中的張副總,是來自天津大學的博士生、註冊土木工程師張立明,目前在武夷集團任科技副總經理,掛點新區旅遊觀光軌道交通項目。該項目是我省100個“重中之重”項目之一,也是全省第一條採用PPP模式建設的有軌電車,開通後將助力大武夷旅遊提檔升級。
在最後衝刺階段,工期緊張,必須強力攻堅。為此,張立明經常頭頂烈日,衝在一線。“在這麼硬的岩石中打抗滑樁,就像在鐵塊中打鋼釘,施工困難且成本高,我們應該換個思路。”張立明以紮實的專業知識,認真分析技術方案和沿途地質特徵,創新優化了技術方案,為項目節省工期24天,同時降低工程造價128萬元。
武夷集團黨委副書記陳亮説:“我們引進的人才,不但專業技術過硬,工作作風也相當過硬。如張立明在工程出現困難時,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吃住都在工地,連續奮戰了一個月,直到困難解決。回來時他又黑又瘦,我們開玩笑説他一點都不像個博士,就像個泥水工。”
像劉葉鋒、張立明一樣,一批專業型人才充實到民生領域一線。近年來,南平加大鄉鎮基層一線特別是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緊缺急需崗位招聘,招聘率由2016年的20%提高至60.1%。截至2019年,全市共招聘教師3576名、醫生1132名、鄉鎮緊缺急需專業人才882名。
拴心留人 激勵實幹
“南平市人才引進政策福利好、機制活,給了我們廣闊的平台和施展空間。除了同等工資、社會保險及福利待遇外,我們還根據相應政策享受人才房和市政府津貼。”葉祖滔説。
留人,關鍵在留心。南平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中民説,近年來,南平強化基層人才編制、人事、薪酬等保障,設立市、縣人才專項資金,2019年市、縣兩級共支出人才經費2.43億元,連續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長。在今年出台的《南平市引進“雙一流”高校優秀畢業生和緊缺急需專業人才工作方案》中,獎勵政策持續加碼,除了為四類引進博士、碩士人才提供相應的安家補助、人才獎勵房和生活補助外,還量才授任,激勵各類人才到基層一線幹事創業。此外,南平市還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兩年來為58名高層次人才解決子女入學、配偶隨遷等問題。
“我們持續運用一線考察、蹲點調研、立體考察等多種考核識別幹部機制,對基層經驗豐富、服務成績突出的優秀幹部人才,放到重要和關鍵崗位使用,做到用好一個,激活整體,激勵幹部實幹拼闖。”林旭陽説。(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趙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