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在南方的珠江之畔,一所新的大學也迎來了首批學生。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辦開學典禮暨校園啓用儀式。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這所大學打破傳統高校的院系之分,首設“樞紐”和“學域”學術架構。這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開了一個先例。
港科大(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在“開學第一課”演講中指出:“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這既為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台,但也對大學的教育模式、學生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番發言,從校方角度解釋了這所新生高校不分院系的原因:以“樞紐”和“學域”的學術架構,取代傳統“學院”和“學系”設置,從而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新興學科和前沿學科發展。
有大學,必有院系,這早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思維定式。目前,國內高校有的學院和學系並存,有的高校除了設置學院,還在學院下方設置更多細分專業的學系,呈現“大學-學院-學系”三層結構。對學生來説,院系就成了學習期間形成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的重要實體。學校舉辦的運動會、各項比賽,一般以院系為單位組織,哪怕畢業以後,學生返校聚會也常以院系為單位進行。而在教學和科研上,一般的課題申報、課程設置乃至教師職稱評定,也以院系為單位進行組織、評選、規劃,很少有教師具備跨院系身份。
院系制度好不好?經過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檢驗,很難説這樣的制度缺乏合理性。任何機構都要通過組織化管理的方式提高效率,而現代高校規模龐大,在校教師數以千計,在校學生更是動則數萬,而學科之間又客觀存在差異和壁壘,以院系為單位實施教學和科研的管理,確實是符合教學規律和科研規律的一種做法。
但是,正如倪明選校長所言:“傳統學術架構下,條條框框太多,影響着學科交叉合作的有效性。”港科大(廣州)目前設置的15個“學域”,包括先進材料、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微電子、可持續能源與環境、人工智能、計算媒體與藝術、數據科學與分析、物聯網、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智能交通、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智能製造、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城市治理與設計。不難發現,這些學域無不都是新興的交叉學科,無不融合了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特質。
而在傳統的院系制度下,要滿足交叉學科的需求,最普遍的辦法就是新設院系。於是,在一些高校,人工智能學院、智能製造學院等新的學院相繼設置,這種設置或許滿足了新興學科的需要,讓學科建設不落伍,卻也使高校院系日益繁多,相應的行政支持日漸繁重。何況,院系設置理應具有穩定性,而新興交叉學科雖然在一時領時代風氣之先,卻並非始終契合社會需求,有的交叉學科在若干年後成“明日黃花”,為此設立的行政院系便面臨尷尬場面。
“如此設置,打破了我國大學固化多年的專業壁壘,推動了學科交叉融合,讓大學的專業課程與熱氣騰騰的現實世界連接起來。”文化學者李岱在《新京報》發表的一篇評論中,認為大學在“加速社會”和快速迭代更新的技術面前,不該是“慢跑者”,在新技術引爆的這場不見邊際的知識革命中,需要大學打破“結界”,加速學科的融合與創新。在這位作者眼中,港科大(廣州)打破傳統學術體系、拆除專業壁壘只是一個開始。
“我原本學的是文科專業,後來對信息專業很感興趣,瞭解到港科大(廣州)的教學模式,感覺很適合自己就選擇來到這裏。”面對《南方日報》的採訪,港科大(廣州)首屆紅鳥碩士班學生餘璟如此説。儘管中國內地高校在好多年前就設置了轉專業制度,跨學科考研也已經沒有太多的制度障礙,但在實踐中,學生仍面臨轉專業門檻高、跨考面臨隱形限制等阻礙。大學不再區分院系,對學生調整學習方向、滿足跨專業學習需求無疑提供了更多便利。
實際上,雖然院系制度依然是內地高校的主流架構,但一些一流高校早已在現有制度安排下積極嘗試,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比如,北京大學早在2001年元培計劃實驗班(後改設為元培學院),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自由選擇通識教育課和學科大類平台課,在對自身及專業有了進一步瞭解後再確定專業方向。一時之間,元培學院也成為北大吸引高分考生最多的院系之一。其中,通過元培學院招收的古生物學專業多次獲得媒體關注,“一個人的畢業照”生動説明了冷門專業在獨特的教學制度安排下所具備的嶄新生命力。
港科大(廣州)開學,其全新的機構設置盡顯創新風采,讓人對這所學校激活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充滿期待。需要注意的是,正如《羊城晚報》刊發的一篇評論所説:“如果在師生看來,‘樞紐’其實就是‘學院’,‘學域’就是‘學系’,那不過是字面上換一個説法而已。只有推進真正意義的學科交叉融合,賦予‘樞紐’‘學域’超越院系的內涵,才會讓這一探索富有意義。”人才培養與科研創新始終是大學的核心任務,港科大(廣州)的改革能否有實效、出長效,仍然有待師生與其未來教學科研成果的檢驗。
媒體札記,中國青年報評論員帶您品評一週時事熱點,我們下期再見。
撰文/王鐘的
編輯/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