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曾繁華)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影像史學研究中心和影像史學實驗室主辦的“影像史學與‘新文科’” 第七屆中國影像史學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京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是影像史學回應新時代新文科建設需求、尋求新方法創新歷史教學的新探索。因疫情影響,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
教育部2021年8月正式公示推薦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計劃,人文社科領域開展科學實驗正式納入全國新文科建設規劃。本屆研討會以“影像史學與‘新文科’”為主題,共分為“影像史料與傳統史學”“影像史學與歷史記憶”“影像史學與文博考古”“影像史學與‘新文科’應用”四個分論題。來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單位的60餘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與會參加研討。28篇論文入選會議論文集。本屆研討會設置青年學者分論壇,為碩、博研究生提供交流探討的平台。
本次研討會圍繞影像史學基礎理論、具體問題和“新文科”應用展開,研討範圍不僅涵蓋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歷史學一級學科,也涉及到傳播學、藝術史、博物館學、電影學等相鄰學科,內容涉及農業史、戰爭史、城市史、影視傳媒、課堂教學等專題模塊。北京師範大學影像史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吳瓊在大會作《作為新文科的影像史學實驗》主旨發言,總結了2011年至2021年北師大歷史學“新文科”建設的理論探索和實踐,認為影像史學的研究提出、部署推進到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體系的建設,是對“新文科”建設目標的有力回應。
中國影像史學研討會連續舉辦七屆,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影像史學術交流平台。在探討以影像材料為基礎的影像史學研究之外,本屆研討會突出的特點是聚焦了“新文科”的建設應用,討論涉及了文化產業變革中的新領域如虛擬仿真技術、短視頻社交媒體、5G技術,以及這些新技術手段在史學研究、高校歷史課堂以及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和考古領域的應用。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是國內歷史學教學科研重鎮。開展歷史影像實驗和影像史學研究是歷史學院發展的重要規劃,是在北師大深厚歷史學研究傳統和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教學和研究方向,是北師大歷史學院培育出的新的學科增長點。影像史學實驗室是在國內同類學科最早建成的較為完整的集教學、實驗、研究三位一體的影像史學實驗綜合平台,2013年最早在國內招收“影像史學”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2021年出版了國內第一部新文科教程《影像史學概論》。2014年獲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虛擬現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21年獲批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共黨史數字影像和虛擬仿真(VR)教程與推廣標準研究”重點實驗室。
“新文科”建設成果助推了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四史”教育和思政課建設。影像史學實驗室成立十年以來,在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利用紅色影像史料開展黨史教育和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紀念建黨一百週年系列學習活動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吸引了來自校內外20多家基層黨組織線上線下參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