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教育熱土上綻放無悔青春
●本報記者 鍾幸鈺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影響一生的事。”秉承着這樣的志願服務理念,一羣羣大學生來到興寧鄉村學校,攜手接力、教書育人,不僅充實當地師資力量、助力教育精準扶貧,還為邊遠山村的學生帶來更多希望和可能。他們便是廣東“希望鄉村教師計劃”(以下簡稱“鄉教計劃”)志願者。
2016年,團廣東省委在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的基礎上,聯合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設立專項“希望鄉村教師計劃”,組織優秀大學生作為志願者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鄉村學校提供1至3年的支教服務。2018年至今,共有72名“鄉教計劃”志願者來到興寧各鄉村學校,為鄉村學生帶來優質、趣味課堂。
不畏艱苦 投身山區支教
上課鈴聲響起,何坤橋走進羅崗鎮大望小學六年級教室,學生很快安靜下來。這是他們相處的第二年,對彼此的脾性都已瞭然。何坤橋感嘆:“這是我帶過最乖巧的學生。”
畢業於2018年的何坤橋,是目前興寧“鄉教計劃”志願者中服務年限最久的一位。畢業實習時,他看到“鄉教計劃”的相關資訊,便產生了興趣,主動報名參與支教。這是他支教的第三個學年,也是他來到羅崗鎮大望小學的第二個學年,他擔任六年級班主任、語文老師,兼任三年級英語老師。
位於羅崗鎮溪東村的大望小學,距離興寧市城區一個多小時路程。學校沒有單獨的宿舍樓,何坤橋的辦公室同時也是其宿舍,裏面堆滿了書和日用品。大望小學校長陳尚輝告訴記者,學校小學部有153名學生,每個年級僅有1個班,學生基本不超過30人。農村裏生源少,留下來的大半是留守兒童。
生源少,師資緊缺,所以鄉村學校大多有一位老師兼顧多門學科的無奈現狀。2018年起,團興寧市委積極承接“鄉教計劃”項目,第一年便有12名志願者到興寧4個鄉鎮6間學校進行支教,目前則有31名志願者服務於6個鄉鎮13間學校。“每所學校至少分配兩名支教老師,最短服務期1年。”團興寧市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志願者能夠緩解農村老師結構性短缺的局面,促進教學發展。來支教的志願者們在分擔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需要面對跨學科教學的問題。
何坤橋第一年在五華轉水鎮支教時教的是數學,來到大望小學,接到不擅長的語文教學任務,他起初有些手足無措。“只能向學校的其他老師請教,不斷總結教學方法。”他坦言。第三年,有老師請假,何坤橋還需兼顧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着不斷磨合、學習,如今他已經能遊刃有餘地和學生相處。
除了有效補充鄉村學校的教師力量,志願者們還帶來了新穎的教學理念。何坤橋通過單雙週交替的財商和閲讀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他還常常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們播放各類科普視頻,拓展其知識面。
支教學校大多位於邊遠山村,條件艱苦,何坤橋表示自己支教前已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家住東莞的他只有假期才能回家一趟,還需輾轉多次乘車;學校生活設施較為簡陋,早晚餐需自己打理;學校地處邊遠山區,只有開會時才有機會到城區一趟……山區資源有限,申請留教一年又一年的何坤橋卻表示樂在其中:“和學生們在一起很快樂,能夠相遇對我們來説是彼此的幸運。”
用心施教 給予耐心陪伴
沿着山路蜿蜒向上,來到位於半山腰上的學校——水口鎮宋聲學校小學部。這個地處興寧南部山區的學校僅有80名學生,包括幼兒園共有8個班級。“家庭條件稍好些的學生都隨父母到鎮上或外地上學了,留下來的多是單親、留守兒童,或是家裏經濟條件較差的。”宋聲學校副校長薛運良告訴記者。
薛運良對該年度來學校支教的三名年輕志願者給予了充分的空間和信任,志願者鄒琪、曾惠紅、張碧芳分別擔任三到五年級的班主任。此外,曾惠紅要兼顧數學課和音樂課,而張碧芳甚至承擔着幼兒園大班數學課的教學。
在這樣的環境裏,支教志願者不僅要身兼數“科”,更要身兼數“職”。“既是老師,也是家長,不僅要講課,還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鄒琪總結道。
學生少,卻不意味着教學難度低。曾惠紅教的五年級,僅有9個學生,學生基礎較差。“城裏的小學生可能都往九十、一百分靠攏,而我們班的學生是努力往及格線以上靠攏。”曾惠紅説。張碧芳教的幼兒園大班僅有6個學生,因個別學生存在智力缺陷,6個學生要有6種教學方法。“這就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張碧芳無奈道,“但好在耐心教他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穫。”留學生鄒琪學習的是教育研究專業,面對一個個或調皮或乖巧的學生,也只能感慨:“理論用於實踐並不容易,我們相處的時間還不夠長,只能盡力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他們。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們多多少少都有進步。”
邊遠山村條件有限,志願者們常常“就地取材”,或儘可能創造條件,豐富學生們的學習體驗。張碧芳網購了古法造紙的材料,在課堂上帶着學生們動手實踐;兼任音樂老師的曾惠紅運用多媒體資源,通過聽歌猜曲等方式帶動學生感知音樂,此外還以敲打水杯的方式帶學生感受音調和節拍……薛運良對志願者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支教老師們分擔了許多教學壓力,對我們學校幫助很大。”
今年3月,一方小小的讀書角在五年級教室裏“落成”。為增加學生的閲讀量,張碧芳自上學期起陸續購入一些繪本書籍,供學生互相傳閲。慢慢地,書越來越多,便從她的宿舍搬到了班級裏,讀書角漸成規模,其他年級的學生也時常來借閲。
以畫為媒 發現更多可能
今年元旦,水口鎮下堡中心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畫展——“紙上版畫·迎新年”版畫特色課程作品展,展出的作品由學校版畫社團的學生創作。
興寧是“中國南方版畫之鄉”,部分學校早有開設版畫班的傳統。然而,在山村小學裏開展興趣課堂,並不是件容易事。“在農村,師資有限,資源較少,學生們沒有什麼興趣班可上,而且農村家長也比較缺乏對孩子興趣培養的關注。”校長黃運龍告訴記者,學校目前開設了版畫、書法、足球三門興趣班,其中版畫社團是由支教志願者黃冰籌備設立的。
202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的黃冰,在校學習的正是版畫專業,目前在下堡中心小學負責一至四年級的美術教學。學校服務周邊6個村,有部分學生家住得遠,中午就留在學校吃飯、午休,黃冰觀察到學生午休時間長,便想着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學生們做點什麼。“我剛來的時候,校長就跟我説如果有什麼項目想做,可以提出來。所以我便想着利用午休時間開個版畫社團,把自己所學教給他們。”黃冰説。
在學校的支持下,2020年10月底,黃冰從在校午休、有一定美術基礎的學生中挑選了13名學生組成版畫社團,利用週二、四、五中午一個小時的時間,教授版畫知識和創作實踐。這羣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從基礎知識學起,到嘗試臨摹、刻繪,再到自己創作,黃冰感嘆:“過程實屬不易。”
學美術出身的黃冰認為,美育對人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對於資源較為匱乏的鄉村學生來説,可以幫助他們發現自己在主科學習之外的天賦和興趣愛好,增強自信心。版畫社團開展兩個多月,黃冰感受到了學生的興奮和期待,她的耐心付出也得到了反饋。“社團裏有個小女生,有一次突然塞了一個瓶子給我,什麼也沒説轉身就跑了。我一看,原來裏面裝滿了用彩紙折的星星,還有糖果。”黃冰對此事印象深刻,內向的學生主動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喜愛,這讓她非常感動。
採訪中,黃運龍向記者展示了一份 “獨家定製”的月曆——每月的插畫都是版畫社團學生創作的作品,按月份不同各有特點:2月春節迎福、3月踏春植樹、10月喜迎豐收……原來,在2021年到來之前,黃冰組織版畫社團以製作月曆作為結課作業,給學生們分好工,每人根據所分配的月份,結合當月特徵進行版畫創作。在牛年春節前,這份月曆被當作新年禮物贈予了版畫社團的學生們,給他們的在校生活留下了一份難忘的記憶。黃運龍總結道:“支教老師不僅給我們鄉村學校帶來了‘新鮮血液’,還帶來了許多寶貴新理念。”
無論是趣味教學,還是悉心陪伴,“鄉教計劃”帶給了鄉村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發現更多可能。從第一年的12名志願者,到如今的31名志願者,在興寧,越來越多像黃冰、鄒琪、曾惠紅、張碧芳、何坤橋等這樣的年輕人,他們用一年時間,甚至兩年三年,投入到鄉村教育中,給鄉村學生帶來一節節優質課堂,助力鄉村教育振興。團興寧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在工作、生活上為志願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同時大力宣傳優秀支教志願者的先進事蹟,不斷匯聚重教、支教、興教的正能量,帶領廣大青年在助力鄉村教育振興上發揮生力軍作用。
記者手記
辦好村民家門口的教育
如今的興寧鄉村,處處可見新景新氣象:文體廣場是新建的,路燈是新架的,村道是新拓寬的……產業建設如火如荼,鄉村越來越美麗宜居。然而,走進僅有80名學生的宋聲學校小學部,依然可見鄉村教育的無奈現狀:有條件的父母都把孩子接到城裏上學了,留下來的多是單親、留守兒童。生源少,村裏讀書聲漸小。
留不住的不只是學生。師資有限是許多鄉村學校的現實情況,鄉村教師們往往要教授多門課程,且兼顧生活老師的責任,英語、音樂、體育等專業背景的教師依然匱乏。在學習、生活上缺乏和城市同等的資源,本就特殊的鄉村教育,現有水平還遠遠達不到發展要求。
所幸,在採訪中,各鄉村學校校長都表示,近年來考進學校的年輕教師更多了,因“鄉教計劃”等支教志願項目來到鄉村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鄉村教師趨於老齡化、教育理念較為落後的狀況得到了緩解。校長們都樂於積極支持年輕教師們的創新,鼓勵他們儘可能地創造條件,助力鄉村學生的個性培養和全面發展。
可這還不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保障教育振興,留住老師,也留住學生。在資源分配上要儘可能向鄉村學校傾斜,幫助鄉村課堂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讓“留下來的人”也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從而吸引更多的人留下來。鄉村教育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源泉,辦好村民家門口的教育,才能造就新一批具有鄉村文化知識、富有鄉村情懷的人才,進而以人才支撐的形式強有力地推動鄉村振興。(鍾幸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