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紙上談兵”或許是千古奇冤,秦國打破潛規則,趙括成為犧牲品。
戰國時代以戰為名,諸侯彼此征戰,大小的戰役,不計其數。長平之戰在其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一是由於戰爭的持久性與破壞性,再者也是由於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是空前巨大的。
“長平之戰”屬於戰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長平之戰前,秦國與山東六國彼此間處於一個相對的穩態,趙國以其強悍的軍事實力成為了抗秦的主力,隨着長平之戰的慘敗,山東六國再也無法與秦國相抗衡,一家獨大的現象開始出現。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由於趙國接收了韓國的上黨郡,而上黨郡本來應該割讓給秦國的,這場戰爭便因此爆發。趙國派廉頗為將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選擇防守戰術,趙國以堅固的防守壁壘阻止秦軍的攻擊,雙方一度在長平僵持了三年之久。大量的消耗,使得雙方均想要快速地結束這場戰爭,雙方都在想辦法改變。趙國走馬換將,用年輕的趙括替換下來廉頗,而秦國那邊則用武安君白起替換了王紇。
廉頗率領軍隊在長平僵持三年,並沒有取得勝利的趨勢,改變戰爭策略勢在必行。想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趙王採取了以攻代守的戰略,希望通過主動出擊的方式來迅速地結束戰爭。趙括在替換下廉頗之後,卻由於主動進攻導致了趙國軍隊的慘敗。因此趙孝成王的這次換人也為後人所詬病。那麼趙國的這次走馬換將將到底有沒有問題?下面小編着重地向大家分析一下。
很多人將趙國換將就歸咎於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在這裏我想説的是,國君在做決定的時候,是有其充分地考慮的,趙孝成王也不能算是一個昏庸之輩,他怎麼可能僅僅憑藉國中的流言,便開始胡亂的做決定呢?趙國與秦國的鬥爭並不是進行了一次兩次,散佈流言擾亂軍心的做法,早已屢見不鮮,因此僅僅將這次決定歸咎於中計,是一個不嚴謹的説法。
其次,廉頗在對抗秦軍的過程中,雖然其前期出戰不利,但很快調整了策略,轉攻為守將秦國堵在了趙國的領土之外。硬生生地帶領着將士與秦國僵持了三年之久,這樣的廉頗又怎麼能説是與秦國有私呢?因此僅僅憑藉流言蜚語來做決斷,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與其説是趙王中計,倒不如説趙王是順水推舟,打算將計就計,只不過最終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想罷了。
趙國本身的軍事實力並不弱於秦國,單純根據初戰的幾次失利,便將自己的策略轉為守勢,堅守不出,與秦軍僵持了三年之久,在趙國的統治者看來,這是一個非常令人不明智的行為。既然三年的防守都沒能解決問題,那麼就需要用進攻來解決。
這個思路按道理來講是沒有問題的,事實證明,即便是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秦國付出的代價同樣慘重。但是老將廉頗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直堅持堅守不出,在趙孝成王幾次催促下,都沒能改變他的想法。趙括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是主張出兵作戰的,在這一點上與趙孝成王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趙王走馬換將換上趙括,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年的拉鋸戰,讓趙國來到了崩潰的邊緣,趙王急於結束這場戰爭。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綜合國力取得了極大的提高,因此即便是遠征趙國在地理上處於不利的地位,但秦國依舊靠着其強大的綜合國力彌補了這個缺陷。
但趙國卻不具有這樣的能力,趙國雖然也進行了變法,但“胡服騎射”僅限於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對於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得到極大的改善,當趙國與秦國均處於筋疲力竭之時,趙國便由於其綜合國力的差距導致了其處於劣勢之中。廉頗當時採取以守為攻以消耗為主的策略,便是看中了秦國長途跋涉的劣勢,計劃採取以逸待勞的作戰方針,可結果並非廉頗所願。
隨着時間的流逝,兩個國家都沒有了多餘的財富來支撐這場戰爭,秦國雖屬於勞師遠征,可其強大的綜合國力依舊支撐着秦國前線的幾十萬軍隊的吃喝用度。
讓趙國比較崩潰的是,雖然秦國表現出來了物資方面的緊張,但其仍舊可以從巴蜀地區運糧食,在秦王的大力支持下,秦國疏通了巴蜀的糧道,成功的將糧食運到了長平前線。趙孝成王沒有辦法再等下去了,如果再僵持下去,趙國必敗無疑。對於趙孝成王來説,快速地結束這場戰爭,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在他看來,戰爭的失敗造成的損失無非就是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戰國時期進行了那麼多戰鬥,一兩場的失利,他認為趙國是經受得起的。
勝敗本是兵家常事,但由於這場戰爭所產生的影響是趙國不能承受的。如果沒有白起坑殺趙國40萬士兵這件事,趙孝成王與趙括也許不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也就成了一場普普通通的戰爭。
戰國時代不殺降兵本是潛規則,或許是由於秦國沒有實力再處理這些投降的士兵,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由此可見,趙王的初衷並沒有問題,可長平之戰之後,白起殺降,導致趙國從此一蹶不振,這樣的後果顯然不是趙孝成王能夠承擔的,趙括也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主角,背了幾千年的鍋,成為了統治者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