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中國HIV的主要傳播途徑

  傳一個圖你看看就明白了,數據和國家疾控發佈的數據吻合。個人覺得新發病例的傳播途徑構成比相對所有病例的各傳播途徑構成比而言,對防治工作的開展更有意義。

  可見,時代變遷,不同傳播途徑導致感染的比例亦會變化。

  2005 年之前,我國 HIV 新發病例一直以注射毒品和經血途徑為主。近年來,注射毒品和經血途徑導致的 HIV 傳播得到顯著控制,但性傳播病例卻快速上升。2009 年,過半新發病例由性接觸引起,到 2014 年,性傳播病例達到新發病例總數的 92.2%,其中異性傳播佔 66.4%,同性傳播比例也從 06 年的 2.5%上升至 25.8%。同時,60 歲以上老年病例和 15-24 歲的青年感染者也上升明顯,青年學生感染者中,超過八成是由男男同性性行為導致。

  本來不想把這個問題搞得特別複雜的,但是有知友質疑原圖數據真實性,有必要補充説明一下:

  首先,容我吐槽一下咱們國家官方網站要找一個數據得多難了,因此很多數據都是多方比較最終確定其真實和準確性的。

  1、國家疾控性愛中心網站看到了這份文件《2009 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工作報告》

  http://ncaids.chinacdc.cn/yqjc/yqgj/201312/W020131220520837002955.pdf

  裏頭有這張圖

  可見 85-2005 年,2006 年,2007 年的數據和原圖都是吻合的。08 年和 09 年的數據和原圖有一定出入(其實可以理解,可能後來在預測算法上有一定調整)。

  2、然後是這篇文章《「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十年來中國艾滋病疫情變化及特徵分析_郝陽》

  裏頭有這張圖。文章發表在《中華疾病控制雜誌》,第二作者「崔巖」單位就是疾控性艾中心的。數據來源,文章裏頭説了是「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和哨點監測數據庫。

  可見,所有數據都和原圖吻合。

  另,衞計委發佈的《2014 年中國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 的圖如下

  一樣是全部吻合的。

  3、最後説一下原圖,來自於白巖松《新聞週刊》校園裏的危險艾情

  數據來源也是疾控中心提供的。提供一下視頻截圖。

  我在百度文庫裏頭找了一個清晰版的,就是原圖了。

  4、關於「青年學生」的數據來源:

  2015 年 4 月 10 日國家衞生計生委例行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關於我國 15 歲到 24 歲的青年羣體艾滋病疫情情況,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近幾年我國青年羣體疫情佔每年報告的疫情總數的 14-15%。2008 年全國報告了 56000 多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其中青年人羣是 8300 多例,佔 14.85%。2014 年全國報告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103000 多例,青年人羣佔 14.87%。截止到 2014 年底,全國報告存活的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是 36000 多人,佔全國存活總數的 7.2%。其中青年學生是 7200 多例,佔全國存活總數的 1.4%。青年學生儘管構成比例不大,但是增幅偏快一些。2008 年報告的青年學生感染者和病人數是 482 例,佔報告青年人羣總數的 5.77%;到 2014 年青年學生佔青年人羣總數的 16.58%。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過去幾年上升的幅度相對快於其他的人羣,這是第一個特點。

  二是傳播途徑基本以性傳播為主,青年人羣性傳播比例由 2008 年的 55.3%增加到 2014 年的 94.5%,其中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由 2008 年 13.2%上升到 54.7%,而青年學生當中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由 2008 年的 58.5%上升到 2014 年的 81.6%。

  這樣,應該不會再來質疑我説數據來源疾控的説法了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7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中國HIV的主要傳播途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