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小説的力量,楊二郎成為明清以來人們最熟悉的“二郎神”。
《西遊記》第六回稱他是“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又借孫悟空之口點出其來歷:“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
![為什麼楊戩叫二郎神](http://p1.nanmuxuan.com/images/38/acbce20d0fd9be3f.jpg)
《封神演義》更明指其名叫楊戩,是玉鼎真人的徒弟。其實楊戩本系北宋徽宗寵信的一個宦官,宋元時代,民間流傳有一些他的軼聞,其中一則後來被編進明話本小説《醒世恆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中,大意是徽宗後宮有一韓夫人因患病,奉旨借居楊戩府中休養。
![為什麼楊戩叫二郎神](http://p1.nanmuxuan.com/images/87/c10ba4cd70438d6a.jpg)
某日,韓夫人由楊戩內眷陪同去清源妙道二郎神廟裏拈香,廟官孫神通窺其貌美,假扮二郎神,趁夜潛入楊府,詭稱與韓夫人有仙緣,誘其苟合。後被楊戩識破,設計捉拿治罪。有人認為,故事中孫神通所冒充的清源妙道二郎神,就是趙昱。但未知有意或無意,這個楊戩捉拿假二郎的軼聞在輾轉流傳的過程中走樣了,最終楊戩變成了二郎神,再經《封神演義》“落實”,遂成定論;
![為什麼楊戩叫二郎神](http://p1.nanmuxuan.com/images/87/c0a16e2c724173ed.jpg)
在民間俗信中的各種二郎神裏,這個產生於小説的“楊二郎”是最不足為據的。可是也有人指出,遠在北宋初年,“楊二郎”之説就已在民間流傳,如《太平廣記》卷三百四十引《通幽錄》即有盧頊之舅在塔上“與楊二郎(打)雙陸”等語,因知俗信以二郎神姓楊並非沒有由來。至於以歷史上實有其人的楊戩套合“楊二郎”,倒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的故意附會。
![為什麼楊戩叫二郎神](http://p1.nanmuxuan.com/images/1f/1ad7221db2561650.jpg)
據説胡適認為楊戩是“括地皮”的人物,而當時民間祭祀二郎神有“負土”作禮的風俗,所以痛恨楊戩聚斂的民眾便把神與人聯繫起來,稱他“楊二郎”以肆影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