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奎:如何成為我國首批會編程的化學家?知識更新最重要

原標題:張玉奎:如何成為我國首批會編程的化學家?知識更新最重要

張玉奎:如何成為我國首批會編程的化學家?知識更新最重要

張玉奎接受記者採訪。

紅網時刻新聞6月26日訊(記者 王楊 李丹 劉志雄 盧欣)6月25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論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玉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存在‘天坑專業’,你無論學什麼專業,只要按照科學前沿發展和國家需求去做,你就肯定有前途,不愁找不到工作。”給當前結束高考,正在報志願的高三畢業生和正走在求學之路上的眾多學子信心和鼓勵。

作為中國色譜領域的先驅者,張玉奎為推動我國分析科學領域基礎研究、應用開發以及儀器產業化等作出了卓越貢獻。從事科研近60載,張玉奎研究的領域涵蓋了生物、化學、材料、環境等,這四個專業也被網友調侃為“天坑專業”。對此,張玉奎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青年學子和科研工作者,“選專業不必太糾結,突破專業界限不間斷地進行知識更新最重要。”

張玉奎説:“這數十年裏我共有三次知識更新。”第一次,是學習語言。剛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時,閲讀英文文獻讓從小到大學習俄語的張玉奎犯了難。“當時買來英漢詞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查,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背單詞,利用業餘時間參加補習班,加之在德國短期的學術交流,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掌握了這門語言。等到在國際會議時,已經能與各國友人對答如流了。”

第二次知識更新,是學習編程。上世紀70年代,計算機的興起使一個個色譜“波浪”能夠存儲起來,不僅節省物理空間,同時方便檢索、查閲。張玉奎研究的重點就是將色譜儀的“波浪線”轉化成計算機語言。

張玉奎回憶,“當時的機器內存有限,怎麼樣節省內存?我找到了一個指數修正的高斯分佈函數模型,在數學家的幫助下,解決了算法問題,我自己編寫計算機程序,實現了色譜流出曲線的擬合。”這是一次勇於探索新興學科,突破專業界限解決實際問題的經歷,令張玉奎編寫出色譜流出曲線擬合軟件,實現對色譜峯型變化規律進行定量描述,為色譜數據處理和存儲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學家盧佩章讚揚張玉奎是“大連化物所第一個會編軟件的化學家”。

張玉奎:如何成為我國首批會編程的化學家?知識更新最重要

張玉奎參加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

第三次知識更新是學習生物化學,“大健康、大數據都是未來研究的大勢所趨,我一直在學習當中。”張玉奎説。

中國科協年會在湖南舉辦尚屬首次,在張玉奎眼裏,每個地區的儀器發展都有各自特色。“希望湖南能有幾個加工中心來專門生產單元部件。”張玉奎説,湖南是一個有着豐厚文化底藴的地方,希望湖南抓住舉辦中國科協年會這樣一個特殊契機,培養更多大國工匠,推進製造裝備、單元部件加工,樹起“湖南製造”大旗,助力裝備儀器國產化。(王楊 李丹 劉志雄 盧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張玉奎:如何成為我國首批會編程的化學家?知識更新最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