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也不願意回到楚國當王?
説起楚國的楚懷王,估計現在很多年輕對他的印象大多來自《羋月傳》,劇中他是羋月的哥哥,也是堂堂楚國大王,但是他卻沒有雄心壯志統一六國。
不僅如此,楚懷王還驕奢成性、昏庸無能,而且寵信奸臣、荒淫無度,可謂是一無是處,最終只有落得個客死他鄉的結局。
辯證看待楚懷王執政早期和晚期兩個時間段的所作所為
其實在正史上,我們要分兩個階段看待楚懷王這個人。早期的楚懷王還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他即位之初,就憑藉和魏國的戰役,奪下了魏國八座城池,成功打響了自己的名號;後來他任用了很多的賢良之才,像屈原、蘇代、田忌、公孫衍等等,他們為楚國的發展,可謂是鞠躬盡瘁、盡心盡力;而且楚懷王當時還組織了七國聯軍(包括義渠)與秦國抗衡,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秦國的發展,所以早期的楚懷王真的是有着雄才偉略。
但是在楚懷王執政的中後期,一方面秦國的實力逐漸追趕了上來,發展的形勢可謂是勢如破竹,而另一方面楚懷王任用了奸臣靳尚,又多次聽信寵妃鄭袖的“枕邊風”,導致楚懷王疏遠屈原這樣的忠臣,而且在很多的問題上都犯了嚴重的錯誤,導致楚國的實力不斷縮減。
所以楚懷王死了之後,很多人覺得他是死有餘辜,其實依照我個人來看,我也覺得他死得值,畢竟幹了那麼多壞事。但是楚懷王的死卻讓秦國飽受詬病,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楚懷王一步一步走進秦國設計的陷阱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社會逐漸走上了正軌,經過秦惠文王的勵精圖治,秦國已然成為了一個有實力的強國了。其他幾個諸侯國就想要遏制秦國的發展,便採取了抱團取暖的措施。齊趙韓魏燕楚六國,讓楚國的楚懷王當合縱長,聯合起來攻打秦國,這個方法很奏效,順利地讓秦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併成功地奪取了秦國的屬地曲沃。
後來為了打破這個局面,秦國派遣宰相張儀去遊説楚懷王,讓楚懷王放棄和趙國聯合,而作為條件,秦國願意拿出六百里土地贈予楚國,表示秦國的誠意。楚懷王覺得這是一個只賺不賠的生意,便同意了張儀的説法,最終楚國和齊國斷了合作關係。
等到了秦國攻打齊國勝利後,楚懷王便向秦國索要那600裏的土地,但是張儀卻告訴楚懷王,所謂的600裏地其實就是6裏地,只是他將這6裏地,取名為600裏地。這樣一來,楚懷王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於是他舉兵攻打秦國,無奈秦國早有準備,楚國卻失去了漢中這塊屬地。
氣急敗壞的楚懷王便想要再一次聯合齊國攻打秦國,齊國同意了楚國的請求,齊楚聯合攻下了秦國的屬地越國。
秦昭襄王見勢就寫信給楚懷王,對他説有一份大禮要送給他,同時秦昭襄王邀請楚懷王去武關會面,屈原知道後就勸楚懷王不要去,他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陷阱。
楚懷王一方面仰仗着自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秦昭襄王不敢對自己怎麼樣,另一方面他對那一份大禮很好奇,所以便答應了秦昭襄王的邀請,親自去武關見秦昭襄王。
楚懷王在秦國遭受軟禁,最終死在秦國
結果秦昭襄王見到了楚懷王,就派人將楚懷王軟禁了起來,以此來要挾楚懷王。只要他同意割地給秦國,秦國便可以放他回楚國,但是卻遭到了楚懷王的反對。所以楚懷王就成為了楚國的人質生活在了秦國,而秦國也只得一直好吃好喝的伺候楚懷王。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在楚懷王成為人質後,楚國眾大臣便擁護楚懷王的兒子熊橫登基了,也就是後來的楚頃襄王。
秦國知道後,就發覺了楚懷王現在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但是秦昭襄王認為總有一天楚懷王會派上用場的,所以就一直軟禁着楚懷王。
其實楚懷王是想要回到楚國的,他曾經就有一次逃出了咸陽,一路向北,想要尋求齊國的幫助。但是秦國士兵發現楚懷王逃走後,就一路圍追堵截,終於在秦趙邊境找到了楚懷王,而趙國實力實在不敵秦國,自己都朝不保夕,更不能管楚懷王了,所以楚懷王這一次逃跑最終以失敗告終,自己老老實實又回去做了人質。
在楚懷王成為人質後的第二年,他最終因為悲憤和屈辱,在秦國死亡了。最終秦昭襄王還是將楚懷王送回了楚國,不過楚國人民並不買賬,他們一直認為楚懷王的死是因為秦國直接造成的。
而此後很長時間,秦國一直飽受詬病,主要就是因為秦國不守諾言。當然秦國後來因為信用問題吃了很長時間的虧,間接導致秦國統一六國時間變長了。
總結
所以説,不是楚懷王不想要回到楚國為王,而是他走不了,他也嘗試了很多的方法離開,只是要他接受割地,才能放了自己,這無疑是很難的,這相當於要他承認自己是一個草包,讓他有愧於楚國的百姓,最終楚懷王客死他鄉,真是他一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