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網公佈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的答覆。答覆中,教育部表示,中小學外語課時佔比6%-8%,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對於英語的地位,這幾十年一直有各種爭議,教育部答覆人大代表的建議,讓公眾再次關注到這一話題。
有網友認為,學習英語還是很有必要的,教育如果要面向現代化,那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從語言上與國際接軌,也有人認為應該在高考中降低英語的比重。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英語學習的價值不必討論,尤其是當下,無論是改革開放還是破解美國技術圍堵,破解西方妖魔化中國起碼需要英語。對於先進科學技術的學習不可能離開英語,但是在升學考試中分值佔比,的確有討論的空間。
但是要堅決反對一味降低理工科,尤其是數學物理分值,過度提高語文等分值。升學考試,有重要的選拔功能,我們不能讓語文、英語等科目最後成為中高考的關鍵先生,對於我國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有着重大的影響和偏差。
以下是復旦大學英語系蔡基剛教授曾經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一篇文章,他旗幟鮮明地提出應保持英語的主課地位,也是一種不同的聲音,供大家參考學習。
今年兩會又有政協委員提出改變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必修課地位。如一個委員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等外語課程不再設為與語文和數學同等的主課;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的科目”。其根據是:“英語教學課時約佔學生總課時的10%,但英語只對不到10%的大學畢業生有用。成果應用率低,課程設置不普惠”,“為了學英語,學生和家長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英語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個建議有一定道理。但是,建議所觸發的不是中小外語教學或高考制度的改變,而是引發整個高等教育培養體系,乃至整個改革開放政策的改變和公民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最直接的問題是:高考如沒有英語等外語項目,如何保證大學裏的學生用英語從事他們的專業學習,如有效汲取專業領域的知識並進行交流?如何能夠有效實施高等教育國際化,即能聽懂全英語課程和參加國際專家在高校舉行的講座和討論會?如何能夠使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到西方高校有效從事他們的本科或研究生學習?再遠一點,畢業後他們作為涉外企業的員工如何能夠和國際同行進行高效的業務交流;作為科技人員又如何參加他們專業領域內的國際會議和在國際專業期刊上撰寫論文與國際同行交流科研成果?這背後隱藏的風險是:我們與高等教育國際化脱鈎。
我們承認,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翻譯越來越普遍,尤其是特定領域的機器翻譯,如機器醫學翻譯,機器工程翻譯,機器法律翻譯等等,其效率和準確率遠遠超過今天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但是這裏涉及三個問題。
一是缺乏可操作性,無論機器翻譯如何發展,目前都不能滿足前面提到的在各個領域和各種情景下的即時和迅速的交流需要。
其二,素質培養。英語是一種語言,但不能簡單用所謂“有用無用”來衡量。學習一種外語是完善公民素養的重要一環。一個語言就是一個文化,一部漢語詞典反映了中華五千年文化,而一部英語詞典卻反映了整個世界文化。我們需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我們同時需要了解世界文化,這並不矛盾。
漢語詞典最多10萬詞,但英語有超百萬詞,每天都在吸收各個國家的科技經濟文化新概念,如“中國大媽”就進入英語詞典。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以法律為例,英語有出庭律師,諮詢律師和辯護律師,法律文化有罪犯嫌疑人的沉默權(如警察逮捕前必説,“你有權保持沉默。你可以不回答任何問題。你有權僱請律師為你辯護。如果你無錢僱請律師,我們將免費為你提供律師”)。這些文化大大改變了中國司法的訊問思維方式。德先生和賽先生從西方來到中國,正是以語言為載體的。
其三,能力培養。通過外語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公民瞭解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文化,社會乃至政治,而且培養一個人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英語是國際學術、科技,經濟、媒體,乃至政治的通用語。不懂英語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給自己蒙上了眼睛,剝奪瞭解世界發現真相的機會。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區別信息真假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許多誤解,隔閡,夜郎自大都和信息不通暢有關。真相是來自不同信息的比較和分析。“不信謠不傳謠”的前提是公民必須能夠首先分辨和確定某個信息是否是謠言。如果只可以通過一種語言瞭解,只有一種信息渠道知曉,我們就很難有一個比較接近真相的認知。
因此,外語尤其是英語教育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學習語言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但問題不是出在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上,在某種程度上出在各種應試教育上。
如下建議可能更值得思考:首先,外語尤其是英語須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課,作為中小學通識教育的必修課,這一點不能動搖。
第二,作為能力達標檢試,只有外語課程的考試,而應取消中考和高考的統考地位。
第三,中考可以用中小學外語課程的成績作為選校考試的參考。
第四,高考中是否要求有外語項目,考什麼語種,由學生報考的高校和專業決定。如報考復旦大學的中文系,學生要看這個專業是否要求有外語成績,如要的話,是英語還是日語等。
第五、合適時機下取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同樣道理,不問專業,不問需求的統考不僅耗費了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時間,而且這種追求通過的英語對專業學習並不起到作用,只能增加學生的負擔。
教育部答覆全文
您提出的“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用英語教學降下來的時間,去增加或者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比如琴棋書畫,讓孩子們在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候,去接觸到我們的中國文化,從小就增加我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建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培養什麼人”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1.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設計。2021年,教育部研製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中小學課程教材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求進行統籌設計和科學安排,明確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內容、載體形式、學段和學科要求等。中小學課程形成了以統編三科為主、藝術(音樂、美術等)、體育與健康學科有重點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的“3+2+N”學科結構安排。
2.以語文、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歷史等學科為重點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教育。為落實《指南》要求,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教材進一步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22年,教育部修訂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其中,語文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的主要載體有漢字、書法、傳統節日等;道德與法治鼓勵學校開展傳統節日、服飾、建築等交流展示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國燦爛的文化;歷史注重通過讓學生了解甲骨文、都江堰工程、“四大發明”等,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藝術引導學生欣賞剪紙、皮影、年畫等中國民間美術作品;體育與健康專門設置“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課程內容;物理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青銅器、鐵器製造技術及其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現行統編語文教材中編排《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著名篇目;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引用《禮記》《荀子》《格言聯璧》等古代典籍,引導學生從小立志努力學習;歷史教材中通過介紹引用《史記》《漢書》等,培養學生史料閲讀能力。普通高中語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貫串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思想政治課程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教材中通過引述“邯鄲學步,失其故行”的典故,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美術必修課程要求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書畫和民間美術的造型語言、創作觀念及文化內涵,並能夠綜合運用;物理必修課程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對磁現象的認識和應用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此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薦“我們的傳統節日”等主題活動,增強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體驗。
3.馬工程重點教材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美學史》《中國戲曲史》等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中,結合各學科實際,從歷史、文學、美學等不同角度,系統闡述中華優秀文化的起源發展、歷史脈絡,充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寶貴經驗。
4.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高考。重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高考命題依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構建起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的內容體系。近年來,注重通過多種形式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堅定理想信念。
二、關於“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在考試中佔分比重。英語學習是有必要的,但是沒必要佔用那麼長的時間,重視到甚至有點畸形的程度”和“改革英語教學方法,不再以考高分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語對話、生活運用為主”的建議
1.中小學外語課時佔比低於語文等學科。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22%,數學13%-15%,體育與健康10%-11%,外語6%-8%,等等。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普通高中外語必修學分課時比例約佔必修總學分課時的7%。外語課時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2.根據中央要求確定外語考試比重。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現階段外語統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對高考改革頂層設計確定的。
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強中小學課程培訓及實施指導,組織義務教育教材修訂工作,持續推進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和高校教材管理辦法等落地實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進一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關心!
教育部
2022年8月7日
中國教育在線綜合整理自教育部、光明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