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連載歷史事件的百科,資料來源除了是各種百科,還有網上的一些好文章,感謝網友的編輯,還特地做了語音版,之後會發表到喜馬拉雅,敬請期待,到時候收聽。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夏朝(約前2070~前1600[1-3])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4]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5-6]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傳位於子啓,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7-8](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9],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10]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夏族起源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夏朝建立者啓的父親大禹像

據史書記載,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説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16]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説鯀是顓頊玄孫(五世孫)[17]黃帝次子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名叫,為夏後(即夏啓)父。[18]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后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游,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13][18-19]

鯀禹治水

參見:大禹治水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國語·周語》中説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故稱“崇伯鯀”。

鯀,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位,他是在大河南岸中嶽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20]在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都失敗了。之後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表明夏族早期活動於崇山附近[21]。當時河水氾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鯀被四嶽推選領導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失敗。

治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其他部落。《尚書·堯典》記載,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領導治水[22],説明鯀在領導治水時,有不少部落對他不滿。《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鯀障洪水”,説明鯀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許這亦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23-24]。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東方黃海海濱的羽山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夏禹王立像[25]

兒子,鯀死後,禹受命,又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一帶,[26]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27]禹放棄了鯀“堵”的治水方略,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減少洪水氾濫的災害。經過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20][28]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促進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封建世襲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

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時代氾濫的黃河,由於洪災長期影響着周邊人民的生產生活,而大禹動員華夏各族展開的歷時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僅空前的團結了華夏先民,也極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聲望。洪災得到根治後隨着生活環境的改善,首個統一王權的產生也就得以奠定。

討伐三苗

參見:三苗

禹治水有功,隨後又派禹去討伐三苗。禹屢敗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漢水流域,鞏固了君權。《墨子·非攻》中説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這説明禹在治水與討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成為部族聯盟首領。

建立王朝

參見:禪讓制塗山之會世襲制有扈氏皋陶作刑

相傳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20][29]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夏王啓

舜把王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30]可見夏部落的號召力。[11]有一次在會稽(浙江紹興)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因遲到而被禹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20]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31]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

禹死後,伯益,也有人認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

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説法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説”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啓,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啓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着東夷聯盟討伐啓。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啓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但其共同觀點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20]

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這標誌着漫長的原始社會私有制社會所替代[32],應該説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啓的權位。啓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啓都討伐,與啓軍大戰於。戰前啓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啓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佔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20][32]

夏氏族原姓,但從啓開始改用國名“”為姓。同時啓不再使用這個稱號而改用,即“夏後啓”[33]。啓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啓在舞蹈時“左手操,右手操,佩玉璜[34]。甚至有些文獻傳説啓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稱啓為其原作者。

啓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説疑》説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35]。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行政區劃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禹貢九州圖[59]

夏朝是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與其他城邦的關係很多就像是宗主國與朝貢國一樣,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範圍來表示其影響力。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親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朝的核心領土範圍[60]。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安徽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61]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21]。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

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內地區活動,沿汾水河水向東南方向遷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國語·周語上》謂,“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見伊洛河水對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62-63]

對於夏朝的行政區世傳為“九州”:

1.冀州,夾右碣石入於,三面距河,是各州貢道必經之處。(今山西、河北省境、遼寧西部。)

2.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角。)

3.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東之山東半島。)

4.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

5.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6.荊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7.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部。)

8.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端。)

9.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

夏啓

啓(生卒年不詳):也稱夏啓、帝啓、夏後啓、夏王啓,他是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啓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死後,啓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啓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此後,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盪。他一生四處征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相傳禹本來要按照禪讓制傳位給皋陶,皋陶早亡,就決定傳給皋陶子伯益。史籍記載:“禹子啓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啓,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啓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啓。”

死後啓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結果卻是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地到啓的根據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啓,隨即啓即位。此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武則天改國號周時,追尊啓為齊聖皇帝。

生平事蹟

身世傳説

的母親是塗山氏屈原在其《天問》中曾記載“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懷孕的塗山氏女生下了啓”。

王位之爭

舜以後,王權進一步強化,傳説姒禹塗山會盟時“執玉帛者萬國”[1],“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3]。此塗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塗山,亦即會稽山,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附近。可見經鯀、禹兩代經營,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隨着王權的產生,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

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後裔,又名大費,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係,曾協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虞”[4],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闢”之説,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畜牧業[5]。所以按照傳統習俗,姒啓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6]

然而,在益和啓的時代,傳統習俗已被新的價值觀念取代。禹死後,啓立即發動了對法定繼承人的攻擊,奪取了領袖的職位。關於這場鬥爭的經過,有記載説:“益代禹立,拘啓禁之,啓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或説“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啓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啓”[7];還有説“禹授益,而以啓為吏,及老,而以啓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啓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啓自取之”[8]。總之,鬥爭很激烈,而幾經波折,“叛亂”的姒啓曾遭益的有力反擊,一度處於劣勢,甚至被拘禁,終於因有姒禹的經營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實力更強,在擁護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擁護者聯合起來對益發動戰爭,終於殺益,使啓奪得領袖的權位。[9]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甘之戰

啓奪得領袖職位後,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通報聯合體內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爭取支持者,以確立自己的統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啓有鈞台之享[10]。但是姒啓破壞傳統習俗的篡奪行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聯盟最高權位的部落首領,以有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啓作新的領袖,從而發生了姒啓伐有扈氏的甘之戰。[11]

有扈氏是當時一個強大的部落或酋邦。傳説姒禹時就曾發生過“攻有扈”,“以行其教”[12]的戰爭。戰前,姒禹在誓師之辭中説:“日中,今予與有扈氏爭一日之命,且爾卿大夫庶人,予非爾田野葆士之慾也,予共行天之罰也。”宣告要和有扈氏決一死戰,標榜自己不是為了貪圖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財貨,而是代天行罰。

還傳説:“昔禹與有扈氏戰,三陣而不服,禹於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請服。”這些傳説都反映姒禹與有扈氏之戰,是一場權力之爭。有扈氏以其強大,意欲僭取聯合體王權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罰”,而且將戰爭的手段與加強政教的手段結合,最終才戰勝有扈氏。姒啓伐有扈,在一定意義上可謂是禹伐有扈的繼續。[11]

啓伐有扈氏的甘之戰是兩強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啓的一篇戰鬥動員令《尚書·甘誓》,全文為:“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13-14]

文中第一段介紹《甘誓》背景,是啓在戰於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級官吏申明紀律約戒的誓師詞。“六卿”過去的解釋多認為是六軍之將,實際上“六卿”和“六軍”都是周代以後出現的,是成書時借用的後代詞彙,其所指當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個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稱的“我史”、“朕史”、“東史”、“西史”等往往參與征戰,所以夏後啓召“六事之人”傳達戰爭約戒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段是誓師詞全文,首先宣佈有扈氏罪狀是“威侮五行、怠棄三正”,意思是指責敵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罰。其次宣佈軍事紀律,命令部屬各自奉行命令,忠於職守,努力戰鬥,還申命奉行命令者將在祖廟中受到獎賞,違背命令者,將在社壇前處死。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可見啓時最高行政長官的權威是前一個歷史時代無法相比的。[14]

相傳啓初“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總結原因説“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於是勵精圖治,“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15]。可見姒啓取得甘之戰的勝利,“滅有扈氏,天下鹹朝”[16]是很不容易的。[17]

武觀之亂

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終於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發生的共同體權力,國家出現了,但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不僅沒有結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啓用暴力手段結束“禪讓制”後,他的兒子們又發生了爭奪繼承權的骨肉相殘,這就是武觀之亂。[18]

在周代文獻中,曾將“夏有觀、扈”和“虞有三苗”並論[10],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觀則為武觀,或作五觀。還將他與堯子丹朱、舜子商均、湯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説“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19],可證姒武觀是姒啓之“奸子”。關於武觀之亂的經過留下的記載很少,僅見今本《竹書紀年》中有:“(啓)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於西河。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師師徵西河,武觀來歸。”[20]

後人評價

啓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啓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許風申

自姒啓建立夏王朝以後,逐漸拋棄了姒禹的節儉傳統,毫無顧忌地“淫溢康樂”,管磬並作,“湛濁於酒、渝食於野”,飲酒無度、遊田無度。[2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655 字。

轉載請註明: 第一個朝代是怎麼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