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説答案,僧格林沁在八里橋之敗後,失去了清庭的信任。後又被勉力啓用、戴罪立功,率殘部南下剿捻。因被清庭重罰,致僧格林沁性情大變、心緒紊亂,遂被捻軍誘至山東曹州高樓寨。陷入捻軍之重圍,亂軍中受傷,被捻軍小兵張皮綆所襲殺。而張皮綆也隨即匿跡鄉野、一時不知所終。
僧王戰歿,令清庭如喪考妣,哭天搶地。同時,這也成為晚清國運,進一步惡化的轉折點。為何有此斷言呢?且聽“劍雄品評”細細道來。
被慈禧盛讚過的大臣不多。目前所知,也就二個大臣,一個是文臣李鴻章,慈禧不吝盛讚他為“再造玄黃”之人,這個評價是很高的。
“玄黃”指代天地,典出自初唐四傑,經常與駱賓王、王勃一塊玩的楊炯之詩,“及其玄黃再造,日月重輪,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老妖婆對李鴻章的外交幹才、及代她背鍋的任勞任怨皆盛讚不已。聞知李鴻章亡故,淚流當庭地説,“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無人分擔了。”
當然是無人分擔!實際上,對文臣李鴻章之所以寄以厚望,是出於被慈禧倚為“長城”的武將僧格林沁,戰歿之後的不得不。
滿清入關前,以武立國;入治中原後,又以文治世。而晚清正處於戰亂之中,自然對僧王的期許,要比李中堂高了許多。
慈禧曾説,“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國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國亡。”太佩服老妖婆對時局的洞察力了。47年後,因僧王之歿,滿清果然就OVER了。
為什麼這麼説呢?難道左宗棠的楚軍、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哪一支不是功勳卓著、馳騁南方戰場的柱國鐵軍。
可是別忘了,左、曾、李是中興漢臣。晚清又遠無清初康熙帝之自信雍容,一直是防漢甚於用漢,視己為主,以客軍待漢。
而僧格林沁部,雖也是客軍蒙騎,但康熙治蒙的三大策一下來,加上清皇但凡娶後,循例必有選蒙古科爾沁之女。
滿蒙之間的狎暱親密,怎是滿漢疏或間離可比。連日本人都知道,要覬覦中國,必先挑撥滿蒙獨立。
所以,與來自蒙古望族的孝莊太后同族同姓,博爾濟吉特氏的僧格林沁,得到了慈禧的充分信任。
不僅賦其以拱衞京畿、滅捻驅洋的重任,僧王剽悍的蒙古騎兵,還單肩獨力地挑起中國北方的整體防務,《清史稿》所云,“倚為長城”,對滿清皇族來説,是一點兒都沒錯。
而湘、楚、準三軍,則被滿清驅策南方,合力馳騁平剿太平軍。”拱衞“和“驅馳”,誰在清庭的心中更為重要,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僧部還象一隻雄壯的德國“黑背”牧羊犬,迤邐北方作戰之餘,不時用凌厲的兇光,逡巡在南方的作戰的湘、淮、楚軍的異動之上。唬得曾、左、李等三軍,老老實實的在南方剿匪,不敢輕舉妄動。
面對着兇悍若鷹獒的僧部,曾有三湘鴻儒王闓運、曾國藩之弟曾國荃、三湘名將彭玉麟,分別三次勸進,曾國藩背清而立、三足鼎之。
曾國藩對王闓運的勸進無動於衷,手中蘸水,惟狂書案上一串“狂妄”之字。對國荃、玉麟則飛書斥責其亂舉。可見僧王之強悍,沒有言過其實。
曾國藩功成後,解散了湘軍。這裏面除了,曾氏忠君體國的士大夫之氣外,就沒有隱隱從北方的僧部所射過來的,凌厲殺氣所起的威懾作用?老實説,湘軍較蒙騎,雖武備先進些,但曾國藩的後背,就從來沒起過雞皮疙瘩麼?
僧格林沁失去清庭的信任,是在八里橋對英法聯軍的狂敗之後。狂敗後,僧格林沁被開革一切爵位,獨留欽差大臣一職。
同時,此戰也造成對中國兩大深遠的影響。
一,火燒園明園。飛檐走壁、鬼斧神工、玲瓏剔透、金壁輝煌的“萬園之園”,在獵獵的火舌中號哭。
近6百座園林式的建築,被英法禽獸焚燬成一片瘡痍;無數的奇珍異寶、筆墨橫姿、錦囊玉軸、綢緞刺繡,也遭到英法強盜貪婪地洗劫。
經此浩劫,中國的“凡爾賽宮”之所藏,幾乎都平移到了大英博物館、法國博物院之內。英法聯軍對中華文物摧殘之烈,令人髮指、惡行昭彰!焚園之難,永為中華之辱。
二,僧部為滿清倚重若親軍滿旗。八里橋之敗後,僧王受到咸豐帝嚴厲的處罰,同時,滿清皇庭也深知,僧部之敗,制約漢臣、漢軍崛起的天花板沒有了,防漢之舉已洞若虛設。
滿蒙八旗軍,正式退出了中國軍事的舞台,國防力量,從此不得不以漢軍為主。
所以,晚清只得借重,以李鴻章為首的漢臣趨中斡旋、剿匪護國。
客觀上,也為“洋務運動”和“民國廢帝”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所以,近現代中國諸多的變化,無不脱胎於八裏橋之敗的轉折。
再回來説一下張皮綆。年僅16的小兵張皮綆,是安徵渦陽人。隨父兄參加捻軍起義,父兄均先後戰死。
此戰,張在殺了僧之後,初以為僧王為一般清軍軍官,經上級提醒後,才知殺得是滿清的“鐵帽子王爺”僧格林沁。驚慌之餘,拿了獎賞,不久便潛到新興集,置地以開糧坊為生。
不過,張皮綆的事蹟,已在齊魯大地風傳開來,有歌雲“張皮綆,真正強,麥稞地裏殺僧王!”
清庭當然不會放過,掘塌其“長城”的兇嫌,飭令山東巡撫丁寶楨,微服潛訪擒拿兇嫌。
再説已化名為張凌雲的張皮綆,某日不慎酒醉話多,説出當初的英勇往事。碰巧被尋訪的密探聽到,經一番打探虛實之後,便將張捉拿歸案,並從家中起出僧格林沁的朝珠為證。1873年,在濟南府,張皮綆被凌遲處死。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閲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