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1

清代大將軍名稱不少,前冠有平南、徵西、定遠靖寇等十多種。尊崇最高者,當為奉命大將軍,僅有睿親王多爾袞、貝勒阿巴泰、康親王傑書及咸豐初年的惠親王綿愉。傑書於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統兵征討耿精忠,授奉命大將軍,至康熙十九年十月班師,歷時六年多,任期最長,長過了兩任奉命大將軍的多爾袞。

傑書能夠上位,也是一個幸運的撿漏。他是太祖次子、禮親王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代善死後,第七子滿達海襲和碩親王,成為第二代禮親王。攝政睿親王生前,曾以滿達海與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同理六部事。睿王身後榮辱鉅變,滿達海及時站在順治帝一隊,與鄭親王濟爾哈朗羅列多爾袞罪狀。滿達海成為三大議政王之一,被順治帝改號為巽親王,並按諸王分治部務的規定,執掌吏部,第二年病逝,追諡曰簡,由其長子常阿岱襲封和碩巽親王。

順治十六年十月,滿達海被追論與睿親王素無間隙,與尼堪、博洛奉命抄家時分取睿王遺物,並在分管吏部時對尚書譚泰驕縱不糾,被順治帝下令削爵、奪諡。同時,牽連到常阿岱,將其和碩親王降為貝勒。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于成龍》王輝版康親王滿達海被削爵、常阿岱被降爵,順治帝不好將皇伯代善家的禮親王世系中斷,於是從其孫輩宗另擇一人繼承。傑書因而成為了幸運兒,從堂兄常阿岱那裏接過了和碩親王爵位。

這已不是傑書第一次撿漏了!傑書的父親祜塞,初封輔國公,十九歲死後由其次子精濟三歲襲爵,尋晉封多羅郡王。精濟命薄,六歲幼殤,其大哥阿林為滕妾所生,故而不到五歲的傑書幸運地成為多羅郡王。順治八年二月,世祖親政,七歲的傑書被加號為康,始稱康郡王,十六年十二月再次幸運地成為和碩康親王。

2

若滿達海不貪婪,祜塞精濟命長,傑書或許只是一個難見經傳、難有作為的低爵位王孫,他連續被幸運之神垂愛後,在康熙政壇嶄露頭角,成為耀眼的人物。

傑書與康熙帝是同曾祖父的堂兄弟。傑書雖是康熙朝第二個大將軍(第一個為貝勒尚善,為安遠靖寇大將軍,比傑書早封六天),但是唯一的被冠名奉命大將軍的,應該有着足夠的能耐,贏得親政後獨斷乾綱的康熙帝的極度信任。

康熙朝著名的大將軍,除傑書外,還有十三年封定遠平寇大將軍征伐吳三桂的嶽樂,有十五年以撫遠大將軍降服王輔臣的圖海,有三十四年授撫遠大將軍出征噶爾丹的費揚古。傑書與嶽樂,都主要生活在關內,是宗室將領集羣的新生代主要代表。他們同為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方面軍主帥,但從傑書的掛帥時間、戰後待遇來看,他比嶽樂還要深得康熙帝重用。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可以説,康熙帝決定打響平藩大戰,最早想到的是傑書,而嶽樂被排在第二梯隊。嶽樂在順治十年,被授宣威大將軍,駐軍歸化城,進討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使喀爾喀投降入貢。嶽樂有着豐富的實戰經歷和經驗,但傑書卻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嶽樂在順治朝已經是議政王,位高權重,而傑書雖是順治末年進封親王,但他的政治歷練主要在康熙朝。傑書是康熙帝培養出來的大將軍王。

3

嶽樂對付的三藩中最強大的吳三桂。而傑書奉命進攻的是,響應吳三桂的耿精忠。

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殺福建總督範承謨及幕僚五十餘人,以封官晉爵拉攏黨羽,派遣心腹接管福建諸府,以“復明”為幌子收買民心,令官民剪辮留髮,衣服巾帽悉依明制,自鑄“裕民通寶”。耿精忠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分三路出兵浙江、江西,並請台灣鄭經由海道取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勢甚盛。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是年六月,傑書率軍南下,九月抵達金華。傑書命都統巴雅爾、副都統瑪哈達主動迎擊,多次大敗率五萬人馬來犯的耿部大將徐尚朝。傑書克復處州等地後,徐尚朝等多次來襲,都統拉哈達採取防禦戰大破來敵。徐部機警強大,傑書兵力單薄不能貿然進入。

康熙十五年三月,北京紫禁城裏的康熙遙控指揮,催促傑書出戰:“王坐守金華,將及二載,徒以文移往來為事,不親統官兵規剿,逆賊何日可滅?宜剋期進取,毋再遲延觀望,貽誤軍機。”(《清史列傳·傑書傳》)大將軍出外征戰,只是戰前軍事統帥,只有機動的作戰權,而戰略進軍的指揮權,還是千里之外的皇帝掌握,靠快馬往還兩地加急傳遞,不及後世電報傳遞迅捷,戰時拖延,可想而知。

傑書都督諸將,迅速移師衢州,進攻在大溪灘屯軍抗拒的耿部大將馬九玉。這是一場惡戰,傑書坐鎮古廟指揮,古廟被叛軍火器所穿,衞兵將門窗蓋在身上作為隱蔽。唯獨傑書談笑自若,很有指揮若定、激戰不驚的古大將之風。

各路清軍士氣旺盛,奮力攻擊,耿軍大敗。傑書下令,日夜兼程,一路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攻佔浦城,下檄書敦促耿精忠投降。當年十月,傑書大軍進入福州,耿精忠請求跟從清軍討伐鄭經以贖其死罪,傑書同意了他的要求。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由於這種制衡式的借力,傑書趁勢大敗鄭經的軍隊,陸續攻克興化、泉州、漳州等地,平定福建大部,逼得鄭經一再退守,最後只能率領殘部回到台灣,為後來收復台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帝下詔褒獎傑書的功勳。後來,由於清軍援兵不到,致使海澄與長泰陷落。傑書上書請罪,康熙下旨等到班師時再議論罪責。對於此事,乾隆朝著名史官蔣良騏説:“傑書罷庸,怠忽軍紀;宜並參贊大臣嚴行處分。但見在出徵破賊,俟師旋察議。海澄被困之處,應令盡力救援。”幾年後,康熙帝追論此事,只是對傑書“銷去軍功,罰俸一年”,但並未對他嚴懲。當時的傑書,已在議政王之列。

康熙二十九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與沙俄勾結,勢力坐大,向東擴展,威脅清朝的統治。康熙帝派出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進剿後,又以老將傑書領兵屯守歸化城,防備噶爾丹的入侵。

六年多後,傑書病逝,康熙帝追諡曰良,並寫碑文:“爾和碩康親王,乃和碩禮親王之孫,蒙世祖章皇帝推恩屬籍,授以多羅郡王之爵,尋進親王,纘乃祖服,後參議政之列,得備機務之詢。洎命將戡除三逆,敕為奉命大將軍,指授方略。俾帥師由浙取閩,王仰承廟算,剿撫寇賊。巖疆既奠,振旅還朝,圭組雍容,恪勤罔替。朕彌嘉乃勞績,王益持以小心。方期荷茲寵光,永享多福,而遐齡未究,一旦溘亡,軫憶生平,用深悽惻,爰遵憲典,載錫誄章,賜葬易名,以光泉壤。”同樣是太祖後裔,康熙對待堂兄傑書的態度,要比對功高權重於傑書的堂伯嶽樂,還是優渥、寬容了很多。這種厚此薄彼,不免是權力之爭的產物。傑書為康熙帝命為參預議政,而嶽樂自順治後期起主持議政王大臣會議,直至康熙初年。傑書唯命是從而受康熙歡喜,嶽樂有獨立主張而遭康熙猜忌。

傑書死後,其第六子椿泰襲爵康親王。《嘯亭雜錄》的作者昭槤,為傑書的曾孫。

4

傑書作為滿洲親貴出身的大將軍王,雖算不上嶽樂那樣積極使用漢官的改革派,甚至會考慮八旗大軍的利益,但他卻為康熙舉薦了兩位名垂青史的漢人。

收復台灣的關鍵性人物、福建總督姚啓聖,最早以漢人出仕通州知州,後被列籍漢軍鑲紅旗,在追隨傑書平定耿精忠之役中聲名鵲起,以不凡的勇氣和謀略,協助康親王攻克收復了江浙失地,並一路進取福建,徹底平定耿精忠叛亂。後來,姚啓聖在復台大戰中堪當大任,與傑書的竭力舉薦是分不開的。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被康熙帝讚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也是在福建藩台任上遇到了傑書這樣的好領導。傑書經歷重審通海案和申訴罷莝夫二事後,對秉公執法、不怕頂牛的于成龍刮目相看,專門上疏舉薦于成龍,回京後在康熙帝面前力薦于成龍為直隸巡撫。當時的直隸,還沒總督一説,巡撫便是這個畿輔要津的首席長官。幾年後,于成龍治績卓異,被康熙帝派任兩江總督,使江南民風大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20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