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帝退位的優待政策好嗎?為啥隆裕太后急忙要求退位?怕人家反悔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經典

隆裕太后,作為慈禧太后的侄女,顯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手段和野心。她只想着能夠保住清朝皇室們榮華富貴的一生就可以了。

攝政王載灃,年輕的後起之秀。雖然有心救國,但是無力迴天。個人能力太弱,完全不是袁世凱的對手,所以也只能望洋興嘆。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29歲的攝政王載灃和隆裕太后商量了一下,決定將所有大權都交給袁世凱,並且請袁世凱出山。

袁世凱出山以後,清朝的軍隊立刻反敗為勝。革命是否能夠成功,此時已經陷入了撲朔迷離的狀態之中。可以説,袁世凱的任何一個念頭,都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這個時候南北和議的聲音傳來了,袁世凱這邊傳達的消息是,只要清帝退位,那麼和談就算達成了,到時候清朝皇族,是可以獲得優厚待遇的。

在這種情況下,隆裕太后只好接受了袁世凱提出的條件,宣佈在1912年2月12日這一天,清帝溥儀退位。

一、袁世凱不願露面,胡惟德全權負責退位當天的事情。

袁世凱是個人精啊,他手裏有軍隊,一面他要拿着清朝皇室來遏制革命黨,一面他又要拿着革命黨來威脅清朝皇室,最終他本人可以獲得所有好處。

理想那是相當豐滿,可是現實導致清朝皇室和革命黨都恨透了袁世凱。因此一場刺殺案就這麼展開了。

這場刺殺規模還不小,時間發生在1912年1月16日。

第一組人馬,由張先培帶着5個人埋伏在茶樓內,等到袁世凱的車馬路過的時候,張先培擲彈恰好炸翻了袁世凱的馬車。袁世凱受了點傷,嚇得躲在了車底。

第二組人馬,由黃之萌帶着另外一幫人,在另外一個酒樓中,再次扔出一枚炸彈,炸翻了袁世凱的幾名警衞。

第三組人馬,由楊禹昌在東安門大路上,再次對袁世凱的車馬發起攻擊。可惜最終沒能擊殺袁世凱。

結果是袁世凱的警衞隊長當場斃命,此外還有10多人受傷。三名兇手拒不承認主使者,最終慷慨被殺。

不管是宗室出手,還是革命黨出手,對袁世凱來説打擊是真的不小。因此袁世凱藉口受傷,沒有出席清帝退位的儀式。

那麼總要派個代表才行,因此袁世凱的心腹外務部大臣胡惟德成為了清帝退位的主要負責人。胡惟德以清朝大臣的身份,最後一次向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儀請安,緊接着他便將退位詔書,命人捧到了隆裕太后跟前。

二、胡惟德給隆裕太后擺了一出好戲。

時間可真快啊,一眨眼兩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就走到了盡頭。隆裕太后萬萬沒想到,當年老佛爺交給自己的大好河山,最後會葬送在自己手裏。

越想越激動,越激動就越傷心,隆裕太后這個時候居然嚎哭了起來。哭倒是沒關係,可是她手裏攥着退位詔書在哭。

這詔書也不是油布做的,萬一隆裕太后激動起來,把這玩意兒給撕了,事情可就沒法收拾了。為此胡惟德再次出場了,他知道什麼東西能夠讓隆裕太后止住傷心。

這幫人當然都是老江湖,隆裕太后嬌生慣養,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胡惟德見情緒醖釀得差不多了,於是就拿出了革命黨發來的電報。

這份電報有很大的分量,為啥?因為電報裏説,如果在15日下午12點之前,清帝還沒有退位的話,那麼就收回此前的所有優待條件。

這下子可把隆裕太后給鎮住了,沒別的,隆裕太后所要求的就是清朝皇室的優待政策。如果這件事給辦砸了,那她不光對不起列祖列宗,還對不起清朝的後世子孫。

因此隆裕太后趕忙把退位詔書,給徐世昌蓋上了大印,坐實了這件事。她生怕錯過了時間,使得革命黨反悔給出的優待條件。

胡惟德這邊卻偷摸着嘿嘿一笑,其實這一切他早就料到了。安排這麼一出,也只是為了儘快促成這件事情罷了。最終,清帝退位時間為1912年2月12日。

三、清帝退位,究竟給了什麼優待條件?

仔細去看,那條件老多了。基本上就是説清朝皇帝贊成共和政體,但是清朝皇帝的尊號不能廢除,共和國永遠都需以君王的禮儀對待清朝皇帝。

此外共和國每年都要撥付400萬元作為清朝皇室的日常開銷所用。清朝皇族可以留用昔日的太監和宮女,但是不能再招新的。

皇室的宗廟、陵寢需要得到共和國的保護,並且永遠都享受祭祀。各種費用,需要共和國特別支出承擔。清朝皇帝的私產,必須要得到共和國的保護。

此外,清朝皇族,永遠免除當兵納税的義務。如果日子過不下去了,共和國得搭把手,幫忙安排個工作,解決生計問題。

這待遇真的是沒誰了,就算改變了政體,這幫人在這種待遇的保護下,依舊還是人上人。難怪隆裕太后對優待政策如此看重了。

四、隆裕太后差點摔了。

處理完所有事務以後,胡惟德手持詔書,代替袁世凱,帶領着百官,最後一次向隆裕太后和溥儀鞠躬,此後他們全部退出了殿外,以此代表他們不再是清朝的大臣了。

隆裕太后抱着溥儀,在龍椅上愣了很長時間。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以後,大殿裏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6歲的溥儀,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忙着跳下了龍椅,打算跑到外面玩耍。

隆裕太后這個時候才回過神來,一把抱住了小皇帝,可是由於傷心過度,再加上沒注意,所以隆裕太后抱着溥儀一同摔倒在了地上。

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清帝退位詔書》

周圍的太監們,趕忙跑上來扶住了隆裕太后,這才把他們倆安然送回了各自的寢宮。這一摔,也就象徵着清王朝終於趴下了。

總結: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到來。

封建王朝,在這一刻終於徹底從華夏大地上消失了。清帝退位的意義非同凡響,這是一次較為温柔的改朝換代,因為取代清朝的,並不是另外一個封建王朝。

所以説清帝退位這一天,是舊時代結束的一天,同樣也是新時代到來的一天。封建王朝終於在這一天徹底趴下了。

隆裕太后鬱鬱寡歡,第二年便英年早逝了。而溥儀繼續在紫禁城住到了1924年,長達13年的優待政策,對他來説,已經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