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遺詔寫的是傳位於皇四子,歷史事實也是這樣的。有一種説法,説是雍正皇帝胤禛把康熙皇帝的遺詔篡改了,康熙皇帝遺詔的原文是“傳位十四皇子”,雍正皇帝把這道遺詔的內容篡改為“傳位於四皇子”,把十改成了幹勾於。
其實,這種説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清朝皇帝的遺詔,不是隻用漢字一種文字寫成,而是用漢字和滿文共同寫成,在傳位的時候要進行對照,漢文的好改,滿文的怎麼改?所以雍正皇帝篡改康熙皇帝遺詔的説法是錯誤的。
“十改於”理論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清朝對皇子的稱呼卻是一個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清朝為了強調皇子身份的尊貴,在口頭或書面語中涉及皇子齒序時,通常會稱呼皇某子而不是某子或者某皇子。例如潛邸時期的雍正帝,應該叫皇四子而不是四子或者四皇子。換言之,在清朝“傳位十四子”的標準寫法應該是“傳位皇十四子”。如果“十改於”,那就是“傳位皇於四子”,顯然是説不通的!
民間傳説,康熙本來是要把皇位傳給十四皇子胤禵的,被雍正暗地裏把詔書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康熙遺詔》是康熙帝在彌留之際倉促寫成的,遺詔至今保存完好,上面清楚的寫道: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着繼朕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一般來説,遺詔上面主要是一半漢文和一半滿文,如果雍正帝將“十”改為“於”,那麼就是“皇於四子”,這根本也是讀不通的,而且滿文的那部分記錄更是十分難改。況且在清代時期,人們書寫“於”字還是以繁體字的寫法,這樣一來,將“十”改為“於”就不是簡單的筆畫添加就能完成的。由此看來,在民間傳説中的雍正篡改遺詔的事情,只是人們的憑空遐想出來的。
之所以説雍正沒篡改,是因為康熙根本沒有留下遺詔。
現在我們看到的故宮博物院和台灣故宮博物院的所謂康熙遺詔,很大可能性是張廷玉、隆科多和胤禛共議後寫的。
因為雍正自己在《大義覺迷錄》裏講到康熙死後,隆科多兩次宣的是皇帝的口諭,並沒有説當時有書面遺詔,而遺詔出現也是幾天以後的事情了。所以如果有當時隆科多拿出來,便沒有那些事了。
雍正是康熙的四兒子,生母是德妃。德妃生他的時候位分不高,所以雍正就被抱去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身邊養大,和生母並不親近。太子和八阿哥爭奪的時候,雍正一直都很低調。看起來絲毫沒有野心,其實他暗地裏一直籌謀,最終坐上了皇位。
康熙在世的時候,雍正不爭不搶,在別人忙着拉幫結派的時候,他就在府中下棋賞花。廢太子因為惹怒康熙,別人都不去看望,就雍正不避諱。他知道父親喜歡廢太子,和他交好對自己只有好處。果然,他的一舉一動康熙都看在眼中。康熙對這個四兒子好感倍增。
並且大家知道,康熙的傳位詔書並非只有一份,而是滿蒙漢一式三份,如果要偽造的話,那就得同時把三份詔書全部篡改,試問,在不同的地方,雍正如果當時真有這麼大的能量去同時篡改這三份詔書的話,那也就不用大費周折,可以直接稱帝。因此,雍正繼位是康熙欽定遺詔,而且《康熙遺詔》的真跡現在就存放在第一歷史檔案館中
十四阿哥胤禵領兵在外,戰功彪炳,深得康熙恩寵,從年齡上看,康熙死時,雍正已經45歲,年老體衰,而胤禵34歲,正值壯年,從年齡上看,也是胤禵機會更大。
康熙死後第二天,雍正封延信為貝子,令其星夜前往甘肅收繳大將軍王(胤禵)所有奏摺,特別是硃批諭旨和將軍府家信。雍正此舉是在嚴防康熙可能傳位於胤禵的諭旨被帶到京城,繼而威脅到雍正的帝位。
眾所周知,雍正和胤禵乃是一母胞弟,即使是古代皇家親情淡薄,這種親兄弟關係也是極好的,然而雍正卻常年軟禁胤禵,直至乾隆繼位,才釋放這位親叔叔。不得不讓人猜疑雍正的用意。
因為這份遺詔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壓根也不存在“傳位十四子”或“傳位於四子”這樣的字眼,即便是有人改了漢文,也無法改滿文和蒙文。
更何況,古時的“十”子和“於”字都與現代的簡體字不同,不是簡單加個筆畫就行的。
北京市檔案館展覽陳列處處長王貞表示,這份遺詔可以證明,雍正暗中加筆篡改遺詔只不過是民間傳聞而已,他的繼位是合法的。
古時“於”寫作“於”
謎底終於揭開,雍正“洗清冤屈”。
以遺詔為證,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這個關於雍正最大的謠言得以被戳穿。在史劇氾濫的今天,請只把戲説當作消遣,而不要信以為真並當成正史來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