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0餘年從紮根到綻放 她説3D打印就像“荷花開了”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3D打印就像這滿塘的荷花花苞,第一天開一朵,然後開兩朵、四朵、十六朵…以裂變的方式開放,而當它開一半滿的時候,也是最後一天的頭一天,所以什麼都來得及。”

3月30日下午,應浙大城市學院青年教授聯誼會邀請,浙大城市學院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進材料增材製造研究中心負責人湯慧萍以《3D打印與學科交叉》為題,開展學術講座,受到師生熱烈歡迎。

她是金屬材料事業的攀登者,是3D打印技術的深耕人,湯慧萍始終堅守研發和生產一線,三十餘年如一日。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紮根

1990年,作為中南大學材料學專業研究生,湯慧萍來到了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開啓了她的科研征程。從長沙到寶雞,從校園到深山,橫亙在她面前的是水土不服、交通不便、信息阻塞等困境。但懷着赤誠的初心,守着奮鬥的熱望,湯慧萍克服重重困難,在車間、實驗室留下她的身影與心血。

“我一直堅持在科研一線,帶領團隊進行科技創新方面的實驗,同時也將自己的視野放寬,從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為科技成果轉化尋找途徑。”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與敏鋭的行業意識,湯慧萍着眼於金屬多孔材料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金屬多孔材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理論指導實踐,創新引領未來,湯慧萍率領團隊攻堅克難,開發了系列高性能金屬多孔材料及元件。產品已應用於我國150餘條煤氣化、多晶硅、核燃料生產線和多個型號裝備的研製,為我國首條殼牌煤氣化生產線的投產和核燃料、煤氣化等技術的自主創新發展做出了貢獻。

潛心鑽研、深探,在能源發展與材料應用等領域,湯慧萍用行動詮釋着何為“紮根”。一如荷塘的淤泥,正是沉入黑暗的磨礪、守候與等待,使根愈發堅韌,莖愈發潔白,而後蓮葉接天,荷花映日。

盛開

“3D打印,打印未來”。這不僅是十年前湯慧萍參與編輯出版的書名,更是當下由3D打印技術所賦能並深刻影響着的時代——未來已來。

將時針撥回至2002年,那時的湯慧萍看到了3D打印技術的發展潛力,卻也受限於設備,難以獨立開展研究。“當我聽説西北工業大學黃衞東教授那裏有設備時,就抱着試一試的想法上門拜訪,沒想到見面後我們一拍即合。”於是,通過與黃衞東教授強強聯合,湯慧萍將粉牀電子束3D打印稀有金屬作為研發方向,並經十餘年的努力,收穫“盛開“——他們開發的3D打印鈦合金多孔零件在我國某型號戰機上獲得應用;鈦合金多孔植入體臨牀應用已超過4000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高熔點鉭金屬的粉牀電子束3D打印成形,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全面掌握粉牀電子束3D打印技術的國家。

互通有無,精誠合作,這一精神不僅體現在科研工作中,更與3D打印技術學科交叉的鮮明特點息息相關。發軔於1987年查克赫爾的“立體光刻”,3D打印歷經數十年發展、迭代、更替,與各類知識、各門學科交叉融合——以機械為”形“,以計算機為”腦“,以材料為”魂“,輔以數學模型與力學原理的精妙結合,登上時代舞台的3D打印,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正以其創新特色釋放無限魅力,創造無限可能。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為他人服務,所有的進步,歷史的更替,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3D打印技術影響着人們的衣食住行,為生活帶來了便利。作為領域的引領者,湯慧萍在對未來技術的不懈探索中,始終秉持着服務的初心與接續的奮鬥。

應當相信,“盛開“是進行時與將來時。

綻放

浙大城市學院現有學科九大門類,42個專業,其中超過20個專業都可以與3D打印進行各種合作與交叉。從新型技術裝備的研發創造,數據科學與“雲計算”結合的“管家式服務”,再到江南水鄉的創意設計,文物保護修復與展示方式的全新紀元,湯慧萍描述的發展方向與可能無疑振奮人心。

“3D打印就像這滿塘的荷花花苞,第一天開一朵,然後開兩朵、四朵、十六朵……以裂變的方式開放,而當它開一半滿的時候,也是最後一天的頭一天,所以什麼都來得及。”湯慧萍很喜歡“荷花開了”的心理學效應,這不僅象徵了努力與奮鬥的意義,更藴含了未來與機遇的無限可能。

“我覺得城院的氣氛很好,充滿了活力,大家好像都有一股勁。如果與3D打印結合,城院的學生更是有自己的特色,去闖出自己的未來。”學習是積蓄的過程,面對種種機遇和挑戰,唯有懷揣不渝的初心,葆有純粹,方能迎來價值的實現,花開綻放,抵達夢想的遠方。

未來已來,滿塘荷花正含苞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