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一點半,人大附中考點,學生陸續走進學校。新京報記者 浦峯 攝
近日,多地陸續公佈中考成績。不少家長及考生髮現,各地高分考生紛紛井噴。如成都710分滿分,去年考上600分的有3900多個,今年卻有7000多個;浙江台州中考滿分750分,而大量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甚至在700分以上……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安徽合肥、河北石家莊等城市。對此,部分家長、學生疑惑:明明考了很高的分,為何卻可能去不了好學校就讀?
中考考分普遍提高,這顯然是中考命題更為簡單的結果。由於中考是根據高中招生計劃,結合考生的考試成績進行錄取,考試分數普遍提高,也就會“水漲船高”推高錄取分數。為此,有必要討論,中考考題究竟該難還是該易?怎樣的中考命題才能進行更為科學的人才選拔?
幾乎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長希望考題會簡單一些,讓每個學生考出更高的分數,有“獲得感”。然而,需知中考不是按絕對考分進行錄取,而是要看考生的相對排名,考試題目簡單,大家考分上揚,高分段學生“打堆”,就可能出現“高分低錄”。而面對越來越高的錄取分數,考生和家長的焦慮感也同樣會增加。
這需要對中考的性質有正確的認識。在當前的錄取制度之下,我國中考雖然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兩考合一”,但由於承擔着高中學校的招生功能,中考更具“選拔性考試”性質,考試成績是高中錄取學生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據。因此,比考分更重要的是考生在本地區考生中的排名。對於“選拔性考試”來説,最為重要的是,要發揮科學選拔作用。
就此而言,高質量的中高考命題,應該在評價初中學生基本學業水平基礎上,體現選拔性、區分度,同時避免學生以“應試套路”“刷題”等方式備考。
▲6月25日,在哈爾濱市第七十二中學考點,考生測温後進入考場。圖/新華社
需認識到,越簡單的命題所帶來的,更多是學生“考分內卷”與“題海戰術”。學生需要將更多時間用在低質量的刷題中,以此提高對題目的熟練度。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老師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複性題目,也是這麼來的。
然而,若只單純提高命題難度,也難免遭遇質疑。如某年題目稍難,就可能被質疑加重學生負擔。甚至學生若中考成績降低,還會有人據此批評基礎教育教學水平下降,諸如今年600分以上考生比去年少多少云云。
要走出這一“困境”,在目前的中考錄取制度框架下,就必須明確中考的“選拔性考試”性質,中考要兼顧評價學生的基本學業水平,但仍應以“選拔性考試”來評價中考命題。按中考的“選拔性考試”性質,在滿分660分的中考中,600分以上的考生理應是少數,出現只考200分、300分的學生,也是很正常的。考試成績要符合正態分佈原則,這樣的“選拔性考試”才有區分度,也有利於考生對自我能力的正確認知與定位。
如果要進一步發揮中考的評價功能,那就需要推進中考錄取制度改革,即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不再只按中考的總分、排名結合學生的志願進行錄取,而是把中考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一方面依據。作為評價,一門科目100分,考生考90分,那就是90分,不必再關注是多少名,這就把學生從名次爭奪中解放了出來。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