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興趣:歷史和日語作者:崔浩暢談歷史

本文大概

6048

讀完共需

12

分鐘

文/崔浩暢談歷史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想創造豐厚的業績,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財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造福自己的家族及國家。

可是,我們往往在平時的繁忙中平庸無能、碌碌無為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勞動着,難以有所成就,只能養家餬口。

那我們究竟該怎樣去迅速創造豐厚的業績來造福自身呢?

或許,研究下桓温滅蜀的歷史,我們會從中總結出有用的價值和啓發。

桓温,是東晉宣城太守桓彝的長子,蘇峻之亂時,桓彝被蘇峻的部將江播、韓晃殺害,叛亂被平定後,韓晃被殺,江播被朝廷赦免。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快意恩仇、報仇雪恨的猛人桓温

不過,當時年僅十五歲的桓温,牢記父親的大仇,勤練武藝,鎖定仇人江播,伺機而動。

三年後,江播去世,江播的兒子們為父親籌辦喪禮。

這時,桓温懷揣利刃,以上門弔唁為名巧妙進入江家,在確認江家三個兒子都在後,桓温乾脆利落地將江家三子盡數殺死!

真是君子報仇,三年不晚。

為報父仇而殺仇人之子,桓温此舉,並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相反,因為江播曾為叛臣,那江播之子亦為叛臣之後,所以桓温通過手刃仇人,獲得了效忠晉朝、孝順父親的好名聲。

憑藉這些好名聲,以及與世家大族、賢人雅士的積極結交、友好往來(如與陳郡謝奕交情甚篤,與潁川庾翼一樣胸懷大志、志同道合,與沛國劉惔(dàn)以賭博相交,遂關係親密,與陳郡殷浩以玩竹馬相交等),成年後的桓温,在以上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得以娶晉朝皇帝司馬衍的姐姐南康公主為妻。

如此,桓温以皇親國戚兼琅琊太守的身份正式進入官場。

不過,與喜好無用清談、熱衷攀比家世的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們不同,桓温崇敬的是名將劉琨,那位曾與祖逖一起驅逐胡人,意欲克復中原大地的英雄。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桓温的偶像-聞雞起舞勤奮練武、學習的祖逖、劉琨

所以,桓温熱衷於激情豪邁的軍旅生活,熱衷於心懷壯志地研究北伐、克復中原。

大丈夫,若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這句話,是桓温説的。由此可見,他想建立的功業,既可能是流芳百世地精忠報國,又可能是遺臭萬年地謀朝篡位。

亦可見,桓温對於成就事業的渴望,即使有可能會導致他行差踏錯地遺臭萬年,他也要積極進取、努力奮鬥地創造一番功業,以不枉此生,真是為成大業而矢志不渝、不顧一切。

公元346年,被東晉重臣何充推薦,而主政荊州、主持西線軍務的桓温,將要伐蜀,做決定前,他打算詢問眾僚佐的意見。

然而,大多數僚佐都認為蜀地險遠,不易攻取。

這時,江夏相袁喬進言道:“決斷攻略天下這樣的大事,本來就不能按照常理來進行推測。如何做決定,聰明智慧的人早已胸有成竹,不用等眾人的意見與自己一致時才去施行。”

桓温聽後深以為然,忙問道:“彥叔(袁喬字)有何高見?敬請賜教。”

袁喬條分縷析地回答道:“如今,天下可成為我軍之患的,就是北方的趙國和西方盤踞蜀地的漢國,雖然漢國佔據着險峻堅固的蜀地,可它比起趙國來説,確實更為弱小,所以,比起討伐北方幅員遼闊的趙國,攻滅西方弱小的漢國,明顯更容易,也更為可行。現在的漢國君主李勢,行事驕奢淫逸盤剝百姓,執法隨心所欲草菅人命,管理大臣非殺即打非打即罵,如此不得人心管理混亂,導致國內叛亂四起、人民怨聲載道。更重要的是,李勢依仗着國家位處險峻偏遠的地方,不重視加強戰備。有這樣促成內亂又不防範外敵的君主當政,真是天賜良機,如今我們只需率領一萬精鋭部隊輕裝疾行,趁敵忙於處置內亂時渾水摸魚地攻入其險要之地,等到敵軍發覺,我軍已攻入其腹地,到時將軍再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攻破其都城,那蜀地可一戰而定矣!”

桓温聽後,雖認可但還是憂心忡忡地問道:“你説的很對。可是大家都認為如果我們去進攻蜀地,攻下攻不下還不一定,這是其一難;第二難是,如果我們進攻蜀地時,石虎率趙軍來攻荊州,我們後方空虛,進軍時又鞭長莫及難以回救,到時該怎麼辦?”

袁喬思考後冷靜回答道:“將軍不必擔心,首先,北方胡人不一定能及時探聽到我軍的虛實;其次,即使石虎用間高強,探聽到了我軍在進攻漢國,也會認為我們在後方部署有嚴密的防備,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就算石虎肆無忌憚地要南下進攻,對荊州有所襲擾,我們在長江佈防的各路陸軍、水軍也足以令石虎望城興嘆、望江興嘆。所以,將軍不用擔心後防這個問題。至於蜀地,只要治理好的話,往往會人口富庶、軍資富饒,所以當年諸葛亮曾經憑藉這種優越條件與強大的曹魏抗衡爭勝,如今若我軍攻下蜀地,據而有之,再妥善治之,那麼便會給國家創造極大的利益。此外,若奪取蜀地,將軍的北伐也會既後勤保障更加充裕,又會有蜀中偏師向北襄助,何樂而不為?”

桓温聽後,恍然大悟地讚賞道:“彥叔説得好,既然如此多利少弊,那我意已決,即刻做準備,出兵伐蜀!”

於是,當年十一月十一日,桓温委派安西長史範汪主持荊州留守事宜,向東晉朝廷上表伐蜀後,不待朝廷回覆,便親自指揮南郡太守司馬無忌、益州刺史周撫率領一萬多精鋭晉軍乘船向四川進軍,同時桓温派袁喬率二千軍隊為前鋒。

桓温的上表被東晉朝廷收到後,羣臣都認為進攻蜀地的道路艱險異常且頗為遙遠,桓温兵力不足,又深入敵國內部,很容易腹背受敵全軍覆沒。

不過,只有桓温的好友劉惔認為,桓温一定能得勝而歸。

朝廷當政者何充不解地問道:“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呢?”

劉惔老於世故地答道:“憑我與桓温打交道時的瞭解,桓温是個喜歡賭博的人,平時他賭博時,非常謹慎,不能確定取勝時,他往往不會下注。所以,我判斷,桓温是有充分獲勝的把握後,才決定出兵伐蜀的。只是,桓温攻下蜀地後,可能會功高震主、專權跋扈啊。”

何充聽後既猶疑又恐懼,猶疑的是桓温究竟能否獲勝,恐懼的是將來桓温若專權跋扈,自己該怎麼與其抗衡。

公元347年三月,經歷千里遠征,桓温軍進攻至彭模。

這時,參軍孫盛這樣建議桓温道:“將軍,我們還是兵分兩路吧,如此兩路軍隊齊頭並進,成掎角之勢,能夠互相接應,而敵軍迎擊我們,也會因兵力分散,而比較好對付。”

不過,袁喬聽後,則反對道:“此舉萬萬不可,如今我們不遠萬里地率領一支孤軍深入敵境,作戰勝利了就可建立不世大功,失敗了就將面臨被俘被殺的悽慘命運。既然風險如此之大,我們就應該集中兵力,鼓舞眾將士團結協作、齊心合力地英勇奮戰,如此我們還有可能會獲得連續的勝利,直至攻滅漢國。如果我們分為兩軍,則可能眾心不一地顧此失彼,萬一在進軍途中,一路軍失敗了,敵軍就可以集中兵力,對另一路本來很強但分兵後較弱的軍隊實施合圍,那時攻滅漢國的希望,就會徹底破滅!因此,將軍,現在我建議,全軍應該迅速進軍,為保證速度,可以將全軍的釜甑(zèng,古代炊具)盡數捨棄,然後我軍僅帶三天的乾糧,以破釜沉舟、決死爭勝的信念去迅猛進軍,這樣我們就一定能攻滅漢國建立大功。”

桓温聽後,權衡好利弊的他部分地採納了袁喬不分兵的建議,對袁喬更加信任。

同時,桓温命部將孫盛、周楚率領少數瘦弱的士兵守衞後勤物資,自己則親率大部分精悍晉軍直接向漢國都城成都進發。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桓温攻滅漢國形勢圖

進軍途中,桓温軍遭遇到漢國君主李勢兄長鎮南將軍李權統率的軍隊,雙方展開野戰,交戰了三次,桓温激勵士兵不成功便成仁地奮勇拼殺,由於李權的軍隊疏於訓練,李權又統兵能力不強,所以李權軍三次皆敗。

於是,兵敗潰散的李權軍只好倉皇逃往成都。

不久,漢國鎮軍將軍李位直接向桓温投降。

而漢國君主李勢的叔叔、右衞將軍李福則欺軟怕硬地率軍進攻彭模,想擊敗桓温的後勤部隊,切斷桓温的退路。不過,孫盛、周楚等人憑藉有利地形巧妙設防,待敵進攻疲累後趁機反擊,李福軍大敗,無奈撤回。

最後,不甘失敗的李勢將國內全部軍隊都調往成都,並將軍隊開至成都城郊的笮(zuó)橋,想與桓温做拼死一搏。

俗話説,狹路相逢勇者勝,桓温也督促晉軍為爭奪最後的勝利、要不顧一切地向漢軍奮勇衝鋒,晉軍遠來辛苦,也知戰敗後必死無疑,又見極有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就不顧生死地向前拼死衝殺。

不久,漢晉兩軍初戰結果顯現,桓温的前鋒軍死傷慘重作戰失利,參軍龔護不幸戰死,同時一支弓箭射到了桓温的馬頭,馬匹吃痛慘叫倒伏於地,桓温栽落馬下,所幸,他被行動迅捷的部將們從箭雨中搶回。

將乃軍之膽,一見主將狼狽不堪,全體晉軍都發憷起來,幸虧桓温及時振作,以勝敗乃戰爭常事鼓勵士兵,並打算撤軍修整下,再戰漢軍。

然而,就在桓温下令要鳴金收兵時,由於一路上都是在瘋狂的奮勇進軍,所以鼓吏習慣性地在聽令後繼續擊鼓。

一聽己軍鼓聲大作,晉軍將士們一路進軍的勞苦、犧牲及前進慣性被警醒,一想到所付辛苦、犧牲總要有個説法,所以全體晉軍重新振作起來準備繼續進軍拼殺,這時,桓温部將袁喬一見士氣可用,便順水推舟地拔劍在手大聲激勵道:“將士們,桓大將軍下令做最後一次衝鋒,我們繼續衝殺啊!”

同時,桓温也身先士卒且聲嘶力竭地激勵全軍做最後一次決死衝鋒,並命鼓吏繼續擊鼓振奮士氣。

俗話説,將懷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於是,在桓温和袁喬的率先決死衝鋒下,士氣大減的晉軍又重新振作起來,他們追隨桓温和袁喬的步伐,向漢軍發起衝擊。

漢軍在前幾次作戰中也耗盡了士氣和力氣,再加上李勢平時對軍隊缺乏訓練,且不懂得在關鍵時刻激勵士氣,所以漢軍在訓練有素之晉軍的數次頑強衝殺下,便力不能支地狼狽逃跑,李勢約束不住,也只好跟着狼狽逃回成都城中。

隨後,桓温組織晉軍攻至成都城下,並放火焚燒成都的小城門,不久,城門被燒燬,晉軍乘機攻入城中,李勢從東門逃跑,城中的文武百官向桓温投降。

不久,在部將們的勸説下,李勢先向桓温送上降表,再自縛其身、帶了口棺材,來成都向桓温投降。

桓温在安定成都城內局勢後,親自迎降,並將李勢及十餘名親屬安頓好(押送到了東晉都城建鄴)後,桓温以鄧艾和鍾會為鑑,一沒有居功自傲、二沒有蓄意謀反,他在成都城待了一月,既平定了李勢舊臣們不甘心失敗的反叛,又擢拔原漢國的一批賢能之士繼續管理蜀地,鼓勵蜀地百姓發展生產,蜀民見除舊立新後的統治者愛民為民,都非常高興。

至此,東晉統一了南方,與後趙國隔秦嶺、淮河一線呈南北對峙的局面。

桓温滅掉漢國,僅用了半年多時間,且只動用一萬多人,與秦國滅蜀、東漢滅蜀、曹魏滅蜀相比,桓温的滅蜀,既用兵較少,又用時較短。

桓温的高效滅蜀,令他擺脱了東晉朝臣的控制,成為一名真正獨立、功高強悍的方鎮之將,從此桓温可以憑藉蜀地的富饒和荊州的強軍去放手北伐了。

桓温的高效滅蜀,能給也想又好又快地創造業績的我們什麼啓發呢?

其一,樹立一個指導自己人生之路的偶像或榜樣,樹立一個警醒自己避免犯錯、遇錯就改的反面教材,來雙向指導自己趨利避害、以史為鑑地規劃好人生。

如劉邦,以禮賢下士、率領諸侯聯軍對抗秦國的信陵君為偶像,所以劉邦懂得禮賢下士地招賢攬才,懂得率領諸侯聯軍去對抗勢如虎狼的項羽軍;同時,劉邦以統率秦軍攻滅六國的嬴政為偶像,以徹底廢除分封制、完全實行郡縣制,對百姓橫徵暴斂、大興土木,對外南征北戰、窮兵黷武的秦始皇為反面教材,所以劉邦懂得實行羣國並行制來有效招攬眾諸侯為其賣命地幹掉項羽,同時還有效緩解分封制的歷史慣性、有效利用郡縣制快速集聚國家實力的優點,所以劉邦懂得清靜無為、輕徭薄賦地鼓勵百姓安心發展生產,所以劉邦懂得馬放南山、與匈奴和親、與南越友好往來地避免窮兵黷武,給百姓和軍隊以休養生息、養精蓄鋭的和平環境。所以漢朝得以如秦朝那樣建立,又能避免如秦朝速亡那樣,反而得以長治久安。

如諸葛亮,以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稱霸諸侯的管仲和輔佐燕昭王富強燕國、攻佔齊國的樂毅為榜樣,所以諸葛亮得以輔佐劉備治理好荊州和益州,繼而統率漢軍攻伐關中和隴西,謀奪中原;同時,諸葛亮以僭位丞相、威逼皇帝、經常屠城殺降的曹操為反面教材,尊敬皇帝、恪守臣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愛民如子地治國理政、治軍打仗,所以諸葛亮比曹操更有忠誠的久遠美名,比曹操更有用兵時與民秋毫無犯的高潔大義。

如桓温,以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祖逖、劉琨為偶像,以割據一方起兵叛亂的王敦、北伐不利的庾亮為反面教材,以攻滅蜀地後居功自傲的鄧艾和蓄意謀反的鐘會為反面教材。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中流擊楫、矢志北伐的東晉名將祖逖

由此可見,在我們這個各領域均有無冕之王的互聯網時代,樹立一個值得效仿的偶像或榜樣,激勵我們向其學習奮發向上,既容易又清晰化自己的人生目標;樹立一個或多個值得借鑑其教訓的反面教材,警醒我們避免犯錯、自甘墮落,可謂至關重要。

其二,跟着榜樣樹立高遠的志向後,再尋找意趣相投的人,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互相勉勵,互相給出建議和批評,共同改進,共同奮鬥,是創造非凡業績的正規捷徑。

如孫武與伍子胥,皆逃離祖國家庭破碎,皆熟讀兵法喜好兵事,所以他們能夠肝膽相照地齊心協力、出謀劃策,助吳王闔閭攻入楚國郢都,創下不世功業;

如劉邦,尋找到志同道合之夥伴後,再與能管理好後勤的蕭何,屢出妙計的張良、陳平,用兵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巧用游擊戰術偷襲對手糧道的彭越,作戰英勇一往無前的英布等合作伙伴,職責分工明確、團隊有效合作地共擊項羽,所以劉邦才能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內就擊滅項羽、建立漢朝;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找到志同道合夥伴,並共同合作創造豐厚業績的劉邦

如桓温與袁喬,皆不喜空談,皆崇尚實務,皆見識深遠超出常人,且關鍵時刻都能當機立斷地給出合理意見、作出合理安排,再巧用運氣奮勇制勝,所以他們能夠在短期內合作滅漢,功成名就。

智者發於未萌,而愚者困於所溺。

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中,要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比過去信息不暢、交通阻隔的古代,要容易得多(可通過微信或其他社交平台的學習羣、共同愛好羣來尋找、可以通過眾多自媒體平台來尋找等)。如此情況下,我們多去結交那種在做事前就想到各種可能狀況並能提供妥善處理措施的智者,儘量遠離在喜好之事(如打遊戲、刷視頻、逛商場等低級趣味)上沉溺而無法自拔的愚者,如此才是創造豐厚業績的與人交往之道。

總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親賢遠佞、親智遠愚,如此桓温才能攻滅漢國,如此我們才能創造不凡業績。

其三,有時,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平時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關鍵時刻,幸運可能會不期而至地幫助我們創造非凡的業績;若平時不做各方面的準備,關鍵時刻,即使有運氣來臨,也會與之失之交臂地繼續平庸、難以成功。

如周瑜,平時注意訓練水軍,所以能憑藉冬季較為稀少的東南風,得以因風縱火,火燒曹操的連環水軍,擊敗數倍於己的曹軍;

如朱元璋,平時注意陸軍與水軍的及時轉換式訓練,所以能憑藉突如其來的順風,得以因風縱火,火燒陳友諒的連環水軍,進而擊敗數倍於己的陳友諒軍;

如桓温,平時注意關注漢國內情和趙國外戰態勢,注意訓練軍隊及時出擊,所以憑藉漢軍猝不及防的錯誤攻防和鼓吏的以退為進,桓温得以僥倖擊敗漢軍、攻滅漢國。

從中我們也要看到,將來的業績豐厚、事業成功,越來越需要羣體的團隊合作和自身技能、事業規劃、能力實踐、思維反思、人生格局、個人心態等各方面的充分準備,才能辛苦促成。而幸運的機會也往往只會留給以上有準備的人。

所以,平時的積攢人脈、積蓄實力以至有備無患,關鍵時刻的見機而起勇敢奮進,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實力,幸運的機會,往往只是錦上添花。

願我們能夠樹立榜樣和反面教材,趨利避害地發展自己,強大自己;願我們能夠尋找並找到志同道合的戰略合作伙伴,去互幫互助、事半功倍地共同成長、共同創業;願我們能夠平時做好技能、心態、格局、規劃、實踐、反思等各方面的準備,在遇到好運時尋機而起勇敢奮進。

加油,想創造豐厚業績的兄弟姐妹們。

作者簡介:崔浩暢談歷史,喜歡寫歷史文。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最終如魯迅般警醒萬千世人。不盲目信史,欲獨立思考地研究歷史、軍事、兵法、戰爭,以求自己所得真實可靠,並將所得分享以切實可信地豐富讀者見識,啓迪讀者智慧,服務社會大眾。

歡迎各位讀者以後繼續關注我,我一定長久持續地寫好文章,為大家服務。

歡迎讀者們將來閲讀以後的文章,這一系列的經世致用類文章,我會一直寫下去的,若感興趣,歡迎讀者們一直追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445 字。

轉載請註明: 桓温迅捷高效地滅蜀,對想要迅速創造豐厚業績的我們有何啓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