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可謂家喻户曉,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最佳代表之一。
其實,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裏,不光只有白求恩在幫助八路軍,還有一位外國醫生同樣奮鬥在抗日前線,而且時間比白求恩要長得多,就是印度醫生柯棣華。
柯棣華1910年生於印度紹拉浦爾市,祖輩是印度的高種姓,屬於印度的貴族階層。到了柯棣華這一代,雖然已家道中落,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家族依然給他提供了比較好的教育。
1936年,柯棣華從孟買格蘭特醫學院畢業後,又考取了英國皇家醫學院。這對於柯棣華來説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學成歸來後,可以讓他以及他的家族再次取得很好的生活水準。
但是,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日寇的鐵蹄踐踏中華大地,作為中國的近鄰,印度當時對中國的遭遇非常同情,並準備組建援華醫療隊。
1938年6月,柯棣華放棄了國內優厚的條件,加入了巴蘇華帶領的五人醫療小組,趕赴中國,從漢口到宜昌,又從宜昌到了重慶,不遺餘力地為前線將士提供醫療服務。
(圖:左一為柯棣華)
但在重慶,柯棣華親眼目睹了國民黨大後方歌舞昇平的景象,感覺跟自己此行的目的大相徑庭,於是多次請求前往華北前線。但是,這個要求卻被重慶政府給拒絕了。
此後,柯棣華多次與周恩-來、董必武商談前往華北的事宜,終於獲得了批准。
1939年1月,柯棣華啓程前往延安,受到了主席、朱老總等人的熱烈歡迎。
但是,在延安工作的柯棣華覺得還是離前線太遠,為了能更加及時地救治在戰鬥中受傷的戰士,柯棣華又申請前往山西的八路軍總部工作。
就在柯棣華啓程之前,白求恩因為傷口被細菌感染,醫治無效,在河北唐縣犧牲。噩耗傳來,柯棣華更加感覺到去前線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因為白求恩曾經説過,醫生不能坐等傷員自己上門,而是要到前線去搶救傷員。
柯棣華與巴蘇華等人經過長途行軍,來到了位於山西武鄉縣的八路軍司令部,一邊醫治傷員,救死扶傷,一邊在八路軍衞生學校講課,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拉開序幕,柯棣華與巴蘇華兩人各自率領一支醫療團隊奔赴戰場,憑藉高超的醫術,將很多受傷的八路軍戰士從死神手裏搶了回來。
百團大戰結束後,為了紀念白求恩大夫,八路軍在晉察冀邊區成立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而首任院長,就是柯棣華,繼承了白求恩大夫的衣缽。
柯棣華不僅參加了八路軍,還在那裏收穫了愛情,就是他的同事郭慶蘭。兩人婚後生有一子,由聶榮臻親自起名,叫柯印華,“印”代表的是印度,“華”代表的是中國,見證着中印兩國的偉大友誼。
(圖:柯印華)
但讓人痛惜的是,由於長期勞累,柯棣華多次癲癇病發作,最終於1942年12月9日在河北唐縣去世,年僅32歲。
幾年後,柯棣華的骨灰被安葬於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他的雕像與白求恩大夫的雕像並列,一起接受後人的瞻仰。
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朱老總親筆題詞:“生長在恆河之濱,鬥爭在晉察冀,國際主義醫士之光,輝耀着中印兩大民族。”
最後還有個事兒需要提一下,就是柯棣華的兒子柯印華,因他的特殊身份,受到了中印兩國的共同珍視,印度領導人訪華時,都會邀請他出席。
但可惜的是,1967年6月1日,柯印華因病住院,本來也不是很嚴重的病,但因護士太粗心,注射了發了黴的葡萄糖,結果導致柯印華不幸離世,年僅25歲。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