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能夠考入北京大學的人,可以説都是絕對的學霸級別人物,而在這些學霸中,還有很多智商超羣,獲得諸多榮譽的人。他們中的人有些留在國內默默奉獻,甘願當一個平凡人,也有的人遠渡重洋,到達美國,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會到中國發展。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今天要説的這兩個北大畢業生,可謂是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人,他們一個人在不到10歲的時候就拿起了大學課本研讀,另外一個在14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北京大學,可以説兩個人都是神童級別的人物。不過兩個人的命運卻是完全不同,但是都有與“盤子”有關的故事。第一位先説14歲就考上北京大學的王曉琮。王曉琮自小就展示了超越同齡人的智商,別人讀初中到高中是一年接着一年讀,他可好,是跳着讀,直接在14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還在讀初中呢,可是他卻以超人的表現體現進入了中國最好的大學,而且學的還是一般人不敢報考的數學專業。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當王曉琮18歲剛成年的時候,他從北京大學順利畢業,緊接着他又考取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按照正常的劇情,王曉琮應該繼續攻讀博士,今後從事數學科研工作,可是他偏偏不走尋常路,研究生畢業後就直接回到老家,選擇成為哈爾濱理工大學的一位數學老師。在一線教學中,王曉琮深得學生們喜愛,別看他留着短小精悍的平頭,一臉唏噓的鬍渣,經常拎着一個塑料袋就來到教室上課,可是他的水平卻是一等一的厲害,很多學生對他的評價是,這是一個大神級的老師,知識淵博,無所不知,在王老師面前,我們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覺,他就好比一個大型圖書館。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不過,王老師除了教學水平一流外,還非常有愛心,他常年資助家庭貧困的學子,而自己的工資的一大半都用來幫助這些學子了。平時,他完全不講究自己的穿着,如果不認識他的,都會錯認為他是一個大學裏燒鍋爐的。王老師的節儉是出了名的,學生們已經多次在食堂拍到他吃完飯後舔盤子,這種不浪費一粒糧食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所有認識和了解他的人。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老師,曾經多次帶領中國學生參加世界奧林匹克大賽,而且屢屢獲得大獎。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今天要説的另外一位是國際知名的數學張益唐,此君從小聰明伶俐,在9歲的時候就開始拿起大學數學教材。不過他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的經歷比較曲折,但還是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名牌大學夢。在北大校園裏,張益唐一心撲在數學學習和研究上,每天廢寢忘食地攀登數學高峯,因為成績優秀,表現出色,他結識了華裔數學家莫宗堅。莫宗堅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巨大潛力,於是強力推薦他到美國發展,到全球知名的普渡大學攻讀自己的博士研究生。而在張益唐讀書的年代,能夠到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是很多人的奢望,於是張益唐沒有多加考慮就答應了這一邀請。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然而,在美國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張益唐在數學研究中與自己的導師產生了矛盾,而導師直接不同意為其寫推薦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推薦信在美國相當重要,如果博士畢業生拿不到這份推薦信,是沒有辦法順利就業的。就這樣,張益唐為了生活,跑到了飯店打工刷盤子。這段時間更加堅定了張益唐的心智,雖然他咱是落魄,可是依然不放棄對數學的研究。期間,北京大學時任數學系主任丁石孫曾經邀請張益唐回國發展,可是他不想回國,依然留在了美國。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還好在美國有不少北京大學的校友,在他們的幫助下,張益唐獲得了進入一些大學兼職教授數學的機會。就這樣,張益唐默默無聞地在美國發展,直到2013年他發佈了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一舉成名。此後,各種邀請和講學的機會紛至沓來,他更是徹底擺脱了平庸的命運,走上了人生的巔峯。很多人曾經問他,如果你回國發展,還會取得如此成就嗎,張益唐的回答非常直接,如果在國內,我無法取得如此成就。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權,無論是在國內高校當一位普通老師的王曉琮,還是留在美國發展併名滿天下的張益唐,他們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功。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名校留學生能夠學成歸來,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現如今國內的科研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也希望在這番築巢引鳳中,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夠到中國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7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大兩個數學天才,一個喜歡食堂舔盤子,一個在美國刷盤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