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邊牆明清兩大帝國的南方長城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長城只可能出現在北方地界。原因也不難理解,就是因為策馬飛馳的胡族難以針對駕馭,所以才需要物理限制來加以防範。
且不説在全世界範圍內,還真存在有北方人建長城堵南方強敵的案例,就是明清兩朝的中國也建造過不少苗疆邊牆。雖然長度和高度都比不上北方配置,卻也是帝國對治下土司領態度的鮮活寫照。
北方長城的用途和印象過於深入人心
直到宋元兩朝時期,諸多西南夷都遊離於帝國的直轄統治範圍。當地世世代代居住着苗、瑤、侗等少數族裔,努力在各自的小天地內維持生存空間。雖然早期的中原王朝就因南方擴展而與之發生衝突,但在非平原、河道等交通線區域外,原來的部族山寨依舊被獲准存在下去。乃至皇帝缺乏可靠兵源充軍,還經常需要上山親這些蠻子來給自己撐撐場面。許多帝國的常備部隊,也就不可避免的成批使用西南夷武裝。
蒙元時期就大量徵用苗人等西南夷當兵
但這樣的和諧還是誰明朝建立而逐步被打破。由於之前的元朝就喜歡調遣苗人土司作戰,所以讓坐穩江山的朱家天子感到有所威脅。再加上王朝中央軍的迅速退化,就使明朝使用苗人士兵的比例迅速增加,各種蠻橫的直接調令就屬斯通見慣。最後,許多編户齊民因看不到生活希望而遁入土司領,大大削弱了郡縣制力量。這就讓明朝在中後期加大了對各類西南夷的壓縮力度。甚至經常扶持某個家族去攻擊敵對勢力,做到以夷制夷的最佳效果。
明朝軍隊同樣需要大量使用苗人
然而,無論是大量調遣或派人彈壓,都沒能幫明朝有效的掌握苗疆等西南山區。最後只能參考嘉靖皇帝的北方防禦政策,花錢在雙方的交界處建造邊牆,也就是今人所見的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的體積規模都小於北方版本
這類邊牆的實際作用,並非用於應付高強度戰爭,而是將所謂的“生苗”與“熟苗”地區隔開。所謂生苗就是長期堅持原始豐饒,很少與編户齊民世界往來的純蠻族。與之相對的熟苗,就至少是靠近郡縣居住,並向地方官繳税納貢。由於許多部族之間存在爭地盤矛盾,就很容易引發大規模衝突。帝國為了減少這類討人厭的麻煩,自然期望以大規模工事加以掌控。
正在耕作的明清熟苗農民
因此,這類邊牆的高度普遍在3米左右,寬度也是非常有限的2米標準。較之北方長城自然是渺小,但建造起來也並不輕鬆。因為許多地方的交通非常閉塞,只有小型水系或山路可供通行。但這些南方長城的結構卻要向北方同類看齊,勢必在成本上就顯得不太划算。比如也要使用長條青石壘砌,當中再用糯米灰漿粘接。如果這套防禦體系早幾十年開工,或許還會像嘉靖帝之前的北方長城那樣,大部分是夯土結構。但因為後來的萬曆皇帝手裏有點閒錢和參考標準,才促成了今人所見的模樣。
南方長城的沿線也有許多駐軍據點
為了維持穿越整個苗疆通的官方驛道,明朝曾在沿線設立大批百户所和千户所。在有了邊牆的末期,更是將百户所的兵力都分散配置在這些區域。
南方長城的坐落地勢 往往比北方版本更加複雜
清朝入關後,基本上沿襲了前明時代的許多政策標準,苗疆邊牆也就分別發展出3種不同規格堡壘。最小的叫做哨卡,面積在3000-5000平方米不等。高處建造炮台,四面開有槍眼,常有數十名官兵把守。幾個這樣鄉鄰的哨卡,將由1座屯卡管轄。其本身是一種軍事堡寨,四面有石牆包圍,內有軍民住房,主街道也設有層層石牆防護。內部軍營可供百人規模的部隊住宿,還有囤積糧食的糧倉。更大的基地叫做汛堡,專門作為汛兵營盤使用。一般設有官司衙署、練兵場、火藥庫等設施,還會由都司或把總級別武官鎮守。
南方長城在清朝時還有了進一步擴展
根據當時制定的規劃,每個省都要用1/3的綠營兵去分駐各交通和戰略要地。專門負責盤查來往行人個警惕盜匪。這部分在關鍵地點駐紮的綠營兵就叫做汛兵。尤其當臨近區域的據點遭到圍攻,這些汛堡中的軍隊就要迅速趕往支援。
1891年地圖上的苗人聚居區(橙)
同時,清廷還下令將兩側的熟苗和漢民都編入軍屯,由官府進行軍事化管理。這樣,靠近生苗山區的所有居民都納入到官府嚴密的監視下。郡縣區和苗疆之間的貿易也會處在駐防官兵的眼皮底下。
苗人同樣在清朝地方軍體系中佔有比重
即便如此,這套南方長城還是不能確保帝國新領地的長治久安。到19世紀後期的同治年間,當地還爆發過苗民起義,同時伴隨着漢人的號軍起義和教軍起義。由於聲勢過於浩大,立刻暴露出邊牆沿線綠營的不堪一擊。此時的朝廷才發現,自己努力設置的邊牆多半已形同虛設,並未起到應有的防禦作用。最後還是靠鎮壓太平天國的湘軍出場,攜帶洋槍洋炮才將這場起義完全撲滅。
正在同苗人激戰的清軍
到了民國時期,依託綠營存在的邊牆防禦體系,也因綠營的徹底解散而完全消滅。這些修建在南方山區的石頭長城,就最終成為湘西地區的一道獨特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