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更名的話題,長期以來熱度不減。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今,我國已有超過600所高校進行過更名。其中,校名變更次數在兩次及以上的高校,不下百所。
作為一所高校最為顯著的標誌,寥寥數字的校名裏,或是承載着一座高等學府的歷史傳承,或是體現着學校的發展定位。每一次校名變更的背後,也許都藏着幾代師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
▎近兩年,近四十所高校正在謀求“更名”
今年1月份,陝西省教育廳網站公示了擬申報設置高等院校名單,確定了陝西省屬高校的西京學院有希望更名為“西京大學”。
東京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珠玉在前,隨着西京大學的到來,“東西南北京”大學正式湊齊。儘管與其他三所高校存在着明顯的實力差距,但是如若能夠更名成功,對於西京學院的發展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和西京學院一樣,近兩年多來,至少近40所高校官宣將爭取更名為“大學”。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0年6月,在我國總數為2740所的普通高等學校中,能夠以“大學”為後綴的,連同職業技術大學一起滿打滿算,也僅僅只有474所,佔比不到18%——“大學”二字,依然具有相當高的含金量。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高校對於更名大學的熱忱與執着了。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今,全國至少已經有37所高校由“學院”,成功更名為“大學”。
▎轉設背景下的“更名潮”
而近兩年,數量最多、範圍最廣的高校更名潮,來自於獨立學院的集中轉設。
去年5月份,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需要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
其中明確提到,把獨立學院轉設擺在高校設置工作的首要位置,嚴格控制更名、新設等其他類型高校設置總量。對推動轉設有力的省份,可適當兼顧其他類型高校設置事項,對少數民族、西部地區等特殊情況,可給予統籌考慮。對以“學院”命名的舉辦高校,在完成獨立學院轉設前,不受理更名“大學”。
因此,在2020年一整年的時間裏,學校更名,是僅屬於獨立學院的“特權”。
據統計,2020年至今,教育部已正式批准68所獨立學院更名轉設,此外還有大批獨立學院轉設方案已獲得省級教育部門批准公示,即將報送教育部審批。
在這中間,獨立學院更名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由“XX大學XX學院”更名為獨立設置的“XX學院”,二是與職業學院合併轉設,更名為“XX職業技術大學”。
前者在轉設之後,依舊從事普通本科教育,核心是不再與母體學校掛鈎,開始獨立辦學。而後者,則轉為從事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作為填補我國職業教育相應空白的力量而存在。
兩種轉設方式,一種直接到位,以“大學”二字冠名,但卻需要轉換賽道,開始探索本科職業教育的新領域和新路徑。另一種,失去了母體學校附加的光環,隨着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和實力的提升,或許也將踏上由“學院”更名“大學”的漫漫長路。
▎新校名,要“高大上”
在我國,“學院”與“大學”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分野。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對於“學院”與“大學”,在硬件設施、辦學規模、學科專業、師資隊伍、教學科研等諸多方面都做了嚴格的區分,層次分明。
這也意味着,隨着學校實力的提升,謀求更名“大學”以獲得辦學水平的官方認證,幾乎成了所有“學院”的必然訴求。
不過,也許為了爭取招生優勢和資源傾斜,抑或是出於學校學科佈局靈活性的需要,在選取新校名時,許多高校會表現出兩個主要傾向:一是去地方化,二是向綜合性/多科性的名稱靠攏。
部分高校在更改校名時,會爭取以更大區域作為前綴。如原本以市級行政區冠名的高校,會謀求以省份命名,而原本以省份命名的高校,則會在新校名中冠以“中國”“華南”“華北”、“西南”、“西北”等大區名稱,在校名中追求更高、更大的定位。
而許多原本以“師範”、“農林”等命名的行業特色型院校,在更名時則會想辦法褪去原先偏冷門的“行業外衣”,轉而追逐綜合性/多科性的校名,如“XX師範大學”更名為“XX大學”,或是更名為“XX理工大學”、“XX科技大學”、“XX財經大學”等。
這樣的調整,也導致了一部分盲目追求“高大上”校名、模糊學校辦學特色的亂象出現。
2020年9月份,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對於高校名稱中使用地域字段、學科或行業字段、英文譯名等提出了明確規範。
其中明確了“不得冠以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和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農林、師範院校在合併、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範名稱”等多項細則,對高校“更名熱”進行降温,引導高校更名更加合理化、規範化。
當前,獨立學院全面轉設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包括院校更名在內的高校設置事項也有望重新啓動。
究竟有哪些高校能夠在今年一圓“更名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