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南宋端平入洛的軍事行動事變,直接導致了蒙宋戰爭的開始,窩闊台在位時期,雙方爆發了第一階段戰爭,大致時間是公元1235至1241年,於南宋端平二年,蒙窩闊台七年,蒙古對南宋發動了全面戰爭,最後以孟珙收復京襄諸郡為標誌結束,可是説在這段時間,南宋大多時間處於被動的地位,屢屢戰敗,喪師失地,但是在公元1237年,也就是南宋嘉熙元年,蒙宋雙方爆發的安豐之戰,成為了戰局的一個轉折點,令風雨飄搖的南宋有了恢復防禦體系的寶貴時間。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安豐之戰是由南宋老將杜杲在安豐抵擋住了蒙古大軍三個月的圍困,當時他可是已經65歲了,此戰令蒙古軍最後撤軍,穩住了南宋兩淮戰線,讓南宋在蒙古的大舉南下態勢下,得以有了喘息之機,畢竟窩闊台原本的計劃是,一舉摧毀南宋在長江以北的防禦體系,徹底讓南宋失去抵抗的能力。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窩闊台在以南宋背盟為藉口大軍南下時,戰線是遍及長江沿線的,闊出及宗王口温不花、國王塔思等統率,攻宋荊襄、江淮地區,西路由其子闊端、攻取四川,也就説,蒙古的戰略佈置是,並未選取南宋防禦體系的一點,着重進攻,而是全面進攻,不想撕破南宋防禦體系的一點進而突進,而是要徹底摧毀,最起碼是要極大的削弱南宋的防禦能力,所以説,窩闊台是奔着直接把南宋打趴下的目的去的,而且戰爭前期至中段,一切都是向着有利於蒙古的方向發展的。
《宋史.理宗本紀》襄陽北軍主將王旻、李伯淵焚城郭倉庫,相繼降北。時城中官民兵四萬七千有奇,其財粟三十萬、軍器二十四庫皆亡,金銀鹽鈔不與焉。南軍主將李虎乘火縱掠,襄陽為空。
《元史.太宗本紀》(八年秋)闊端率汪世顯等入蜀,取宋關外數州,斬蜀將曹友聞。冬十月,闊端入成都。詔招諭秦、鞏等二十餘州,皆降。
襄陽守將投降蒙古,蒙古趁機攻佔襄樊之地,南宋沿着長江的防禦體系中段,京湖戰區失去了保護南宋的能力,而闊端率號稱50萬大軍,於陽平關一戰,全殲了曹友聞的野戰部隊,蒙古大軍攻入四川,開始劫掠蜀地,曾被南宋視為立國根本的川陝戰區也丟了,對於南宋來説,戰局急轉直下,那麼僅存的兩淮戰區,是南宋繼續和蒙古對峙僅存的江北立足之地,若兩淮丟失,則建康不保,建康若丟,則臨安危矣,在那段時間,南宋實際上是存在亡國之危的。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在長江中上游都軍事失敗後,南宋的兩淮戰區地位顯得更加重要,蒙古人也知道,所以口温不花和漢將張柔,開始攻入兩淮地區,淮西門户光州被蒙古攻破,蒙古大軍打開了進入淮西的通道,而安豐則成為了遏制蒙古大軍的重要地點,提到安豐可能大家感覺沒什麼名氣,但是廬州就在安豐的南部,廬州也就是合肥,熟悉三國曆史的都知道,在這裏吳魏雙方爆發了多次大型戰役,如果安豐丟了,那麼蒙古大軍勢必南下攻佔合肥,那麼蒙古大軍就可以經過巢湖進入長江流域,南宋的整體防禦也就毫無作用了。
不過對於安豐之戰,蒙古戰敗這一情況,蒙古一方是不承認的。
《元史.太宗本紀》(九年)是冬,口温不花等圍光州,命張柔、鞏彥暉、史天澤攻下之,遂別攻蘄州,降隨州,略地至黃州,宋懼請和,乃還。
《元史.張柔傳》宋師懼,請和,乃還軍。
《元史》中記載沒有絲毫提及安豐之戰,只是説最後南宋求和,之後蒙古就撤軍了,這個符合南宋和金國多年對峙的慣例,一般南宋對金國戰事不順,就求和,金人也就撤軍了,但是對於當時的蒙古的態度是不符合的,窩闊台攻宋是因為南宋發動的端平入洛軍事行動,這激怒了蒙古人。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南宋實施端平入洛的軍事行動,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防禦縱深,尤其是想建立潼關黃河防線,當初金國被蒙古壓縮到只有河南一帶時,就是靠着這條防線和蒙古對峙多年的,蒙古自然也明白南宋的意思,所以在端平入洛的次年,窩闊台就發動了對南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值得注意的是,蒙古的軍事行動並不單純的是懲處性質。
不是説蒙古為了教訓南宋,那樣的話,主要集中兵力攻擊南宋一點,把南宋打疼了,之後接受南宋求和就可以,金國之前有太多的案例了,而對於喜歡征服的蒙古敵國來説,滅南宋是必然,所以窩闊台才會在同一時期,發動三路大軍南下西征,窩闊台這麼勞師動眾,可不是説單純的為了讓南宋求和的。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而且當時的戰局對於蒙古是有利的,闊端攻入四川,因為蜀地百姓並不支持蒙古人,所以闊端也知道難以在蜀地建立統治,蒙古大軍將蜀地洗劫後就撤出四川了,但並不是完全撤出,保留了部分兵力駐守在入蜀隘口,也就説只要蒙古人願意,可以隨時攻入蜀地,再洗劫一番,讓後來蒙哥死在釣魚台的山城體系還尚未建立。
《宋史.餘玠傳》卒築青居、大獲、釣魚、雲頂、天生凡十餘城,皆因山為壘,棋佈星分,為諸郡治所,屯兵聚糧為必守計。
餘玠是重塑四川防線的功臣,在他之前的9任四川制置使都是不幹事的,歷史記載,“或老或暫,或庸或貪,或慘或繆,或遙領而不至,或開隙而各謀,終無成績。於是東、西川無復統律,遺民鹹不聊生”,餘玠到任後,革除弊政,實行輕徭薄賦、整頓軍紀,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了山城防禦體系,但這也是在1241年,他出任四川制置使之後,也是在窩闊台死後,蒙古陷入汗位之爭時候發生的事情,在安豐之戰,也就是1237年時,四川是沒有能力抵抗蒙古大軍入侵的。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那麼京湖戰區也沒好到哪裏,因為當初的反叛事件,襄樊一帶也是遭遇戰火摧殘,孟珙也是在趁襄陽空虛才奪回來的。
《宋史.孟珙傳》珙奏略曰:取襄不難而守為難,非將士不勇也,非車馬器械不精也,實在乎事力之不給爾。襄、樊為朝遷根本,今百戰而得之,當加經理,如護元氣,非甲兵十萬,不足分守。
襄陽收復,之後孟珙陸續收復了京襄之地,這是南宋嘉熙三年,也就是1239年,同樣是安豐之戰後的事情,而且孟珙收復襄樊後,也是上書提議,需要恢復當地的元氣,經歷過戰火的摧殘,南宋需要抽調兵力鞏固防守,當地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這都需要時間啊,可以説,在安豐之戰時,南宋防禦體系中,西部的川蜀,中部的京湖,都不具備抵抗蒙古大軍的能力。
那麼在這種局勢下,窩闊台會因為南宋請和就撤軍?怎麼的?感覺打的太容易了,沒有成就感,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感覺難度不夠就退出遊戲,將模式調為困難模式?這可是在打仗啊,戰場之上什麼都是瞬息萬變,有能力殺死對手,卻沒有下手,這就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啊。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那麼蒙古內部有不利因素產生嗎?也沒有,窩闊台和拖雷有過汗位之爭,拖雷一度監攝國政兩年,但因察合台支持窩闊台,最終窩闊台如願坐穩了汗位,而且拖雷也在1232年,征討金國班師的途中病逝,蒙古內部再一次發生內部爭鬥還是在1241年,窩闊台死後,蒙古內部又一次陷入汗位爭奪中,所以我是不認為,蒙古會因為南宋的求和而撤軍,相反,在淮西之地的戰事不順撤軍倒是合理的。
在整體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南宋急需一場成功的防禦戰,此時杜杲出現了,這位高齡宿將給即將風雨飄搖的南宋打了一劑強心劑,可以説安豐之戰的勝利,其所帶來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實際的戰果。
《宋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五》嘉熈元年,冬十月,防古扣肯布哈攻黃州,孟珙帥師救卻之,遂攻安豐,杜杲繕完守禦。
《宋史.杜杲傳》大元兵圍城,與杲大戰。
在安豐之戰前,蒙古軍統帥口温不花是前期久攻黃州不下,才東進圍攻安豐的,這位蒙古宗王自然是想要在安豐給自己找回面子的,而且拿下安豐,也可以讓蒙古原本制定的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實施,而南宋則需要守住安豐,挫敗蒙古人的鋭氣,雖然之前黃州之戰,也是南宋取勝,但是畢竟對蒙古軍隊沒有造成重創,戰況也沒有安豐之戰慘烈。
《宋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五》防古以火炮焚樓櫓,杲隨陷隨補完防古,令巴圖爾斫牌木巴圖爾者皆死,囚為之攻城以自贖,杲募善射者,用小箭射其目,巴圖爾多傷而退,防古填壕為二十七壩,杲分兵扼壩,防古乘風縱火,俄而,風雪驟作,杲募壯士奪壩路,士皆奮躍死戰防,池州都統制呂文徳突圍入城,合力捍禦,防古引去淮右。
整個安豐之戰的經過堪稱是激烈的城池攻防戰,其中宋軍所用的串樓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蒙古大軍用火炮破壞安豐城的樓櫓(古代軍中用以瞭望、攻守的無頂蓋的高台),杜杲一開始是邊打邊修,但是修復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蒙古的破壞速度,這時杜杲部署建議,用木材打造木樓,也就是串樓,並放置在護城河內側,也就是説在安豐城牆外,臨時搭建一座城牆,這樣的話,既可以為將士提供足夠的防護,又可以及時修補損毀的地方。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口温不花見攻城不順利主要採取了兩種強攻方式,一種是填補安豐城外的護城河,給攻城將士提供進攻的通道,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可能存在驅趕活人去填補的情況,也可能是將戰死將士的屍體,為的是儘快填補出進攻通道,最終填補出27條,杜杲只能分別派遣部隊駐防27座壩的一側,抵擋蒙古大軍的進攻;另一種是集結敢死隊,衝擊宋軍防線,也就是八都魯,《宋史紀事本末》中稱呼為巴圖爾。
《黑韃事略》有過則殺之,謂之按打奚,不殺則罰充八都魯軍,或三次四次然後免。
那些被判死刑,但是可以不被殺人,會被充當八都魯軍軍卒,可以通過戰功來是自己免罪,可以説他們本來就是死過一次的人,這樣的人在作戰的時候,的確更加勇猛,口温不花也是希望藉此打破僵持不下的戰局,八都魯軍士卒大多身披厚甲,所以杜杲就挑選軍中善於射箭的士兵,專門面準八都魯的眼睛,畢竟護甲防護再嚴密也無法防護眼部,因此,杜杲擊退了八都魯這支敢死隊的衝擊。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可以説口温不花率大軍圍攻安豐城,是久攻不下,而隨着各地宋軍相繼馳援安豐城,口温不花也只能率大軍撤退,如果等到宋軍對自己形成合圍,那麼就是就對自己不利了。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總的來説,安豐之戰時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中的一環,窩闊台大舉伐宋意欲就是,一舉削弱南宋的抵抗能力,將宋軍打趴下,為滅南宋做準備,但是蒙古大軍在進攻南宋兩淮戰區時,碰到了難啃的骨頭,安豐之戰,口温不花攻城失利,沒能實現摧毀南宋兩淮戰區的目的,只能撤軍,而南宋則憑藉安豐之戰以及後來的廬州之戰,慢慢從蒙古的猛烈進攻中站住了陣腳,各地也開始逐漸反擊收復失地,讓南宋得以有機會重塑自己的防禦體系。
參考資料《元史.太宗本紀》《元史.張柔傳》《宋史.理宗本紀》《宋史.孟珙傳》《宋史.杜杲傳》《宋史.餘玠傳》《宋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五》《黑韃事略》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19 字。

轉載請註明: 安豐之戰,阻止了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意圖,給南宋喘息之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