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霸讀書成癮,錄取名校後卻想自殺:為什麼總是忽視孩子的痛苦?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前段時間,一則#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得抑鬱症#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一位博主在微博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醫生正在複診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女孩才剛剛6歲,正在埋頭看書,醫生誇獎道:“這孩子真用功。”一旁的媽媽趕緊接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醫生搖搖頭,無奈地跺腳:“又説了,又説了。”

圖片來源自微博

根據美國研究者的調查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為0.4%~2.5%,在青少年中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這與澳大利亞及意大利的研究結果一致。而與如此高概率的兒童抑鬱症現象相對的是,父母家長對此仍存在諸多誤解。

一句來自父母的略帶鄙夷和嘲諷的話語,可能輕而易舉就讓醫生的所有努力付諸東流,在這些家長們自以為不瞭解的“兒童抑鬱症”背後,所折射的並不僅僅是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質問題,更是家庭教育和親子溝通所面臨的困境。

黃蘅玉博士在加拿大從事兒童心理治療工作長達18年之久,她根據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撰寫了《對話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諮詢與治療》一書,幫助家長和心理輔導人員走進兒童的心理世界,揭開兒童心理問題的誤區,更在書中指出:“有時候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情緒。”

圖片來源自新京報

抑鬱症,

並非成年人的專利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外界,包括心理健康專家們都認為抑鬱症只是成年人的一種專利:

孩子可能會因為打擊和挫折而感到難過和失望,但是他們的情緒情感水平還沒有成熟到發生抑鬱的程度。雖然憂鬱和焦慮被認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但是它們只是暫時的——這只是一個發育階段,青少年最後總會毫髮無損地走出困境。

不過,到了1990年代,隨着科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意識到,低齡人羣同樣有可能會患上抑鬱症。此外,青春期開始發病的抑鬱障礙和雙相障礙,比成年期開始發病的更加嚴重和難以治療。

圖片來源自Google

當一個孩子受到情緒的、身體的、和性方面的虐待,或被忽略,或遭遇重大的喪失,都有可能會引發兒童的心理問題。

當他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如果感到不高興會哭會鬧、大喊大叫,通過砸玩具、丟東西等行為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不高興。而當他們慢慢長大之後,卻不知道如何應對心中的“垃圾”。

有一個小男孩,長得胖乎乎的,十分可愛,但動手能力差,反應較慢,眼手協調能力更差,所以在小組協作項目當中,同學們都不願意與他合作。這讓他感到十分委屈,原本隨和的性子變得易怒,總是有意無意地將同學們的製作成果破壞,在班級裏引發各種各樣的小麻煩。

這些舉動其實都是孩子宣泄內心不滿和不愉快的一種方式,如果他們的需求得到了正確的傾聽和滿足,那麼破壞性行為也將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自Google

就像每個人擁有不一樣的個性一樣,不同的孩子面對同一件事的反應和承受能力也是截然不同的。

黃蘅玉在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某個班級裏丟失了財物,失主暴怒,夥同一幫同學強行搜查了幾個學生。結果被搜查的幾個同學中有一個人採取了自殺行為,以死自證清白。而其他被搜的同學或許生氣,卻不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這説明,同樣的一件事帶給每個人的感受和反應是截然不同的,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傷害也很難同等估計。

對於這些思想尚且稚嫩的孩子們來説,自殺並不是想要結束生命,而是為了終止痛苦,讓自己不必再面對焦慮和不安。

圖片來源自Google

病的不是孩子,

而是父母的情緒

很多成年人的抑鬱問題其實緣起於青少年時期,其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並非個人事件,而是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其中來自父母的影響最為深刻。

圖片來源自Google

喬安娜的媽媽向心理醫生反映,自己女兒的心理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因為自己的離婚,讓女兒極度抑鬱,不愛説話,並且有嚴重的自殺傾向:“這孩子整天説‘我死了算了!’‘我要走得遠遠的,讓你看不到我。’這不就是要自殺的意思嗎?”

但黃蘅玉從學校方面瞭解到,喬安娜並沒有表現出特別需要關心的地方,她自己也明確否認有自殺的念頭。

原來,喬安娜的媽媽在離婚之後,一直跟女兒不停地抱怨前夫的不是,女兒聽了心煩,於是不想理會她。作為媽媽,她的焦慮情緒和對生活的不滿怨恨,悄無聲息地影響到了孩子,而真正需要心理疏導和幫助的,恰恰是她自己。

圖片來源自Google

事實上,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依賴家庭給予的安全感來應對和接受外部的世界。當父母對孩子態度冷淡的時候,他們會本能地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而不是分辨和劃分責任。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如果家長性格強勢,孩子更大概率成長地膽小自卑。

父母控制慾強、焦慮感重,所養育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抑鬱症高發羣體,他們往往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沉默寡言,但卻對外在的事情和遭遇耿耿於懷。

在受到父母的壓迫和控制時,他們傾向於隱忍,而不是反抗。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常產生無希望、無助感。而當這種不滿和攻擊情緒無處消化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圖片來源自Google

黃蘅玉第一次見到曙光時,他還是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衣冠不整,身上還隱隱瀰漫着一股怪味,這在福利制度優渥的加拿大實屬少見。

曙光是被學校輔導員要求來接受心理治療的。他是個完美主義者,做作業要反覆檢查、反覆修改,一遍又一遍,老師擔心曙光身上的完美主義傾向最終會發展成為強迫症。但曙光的父母不願意承認,他們督促兒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即使孩子不願換衣服、不洗澡,也全然不在意。

黃蘅玉多次強調,要求曙光接受系統的治療,但曙光的父母一次次取消會面:“現在學習很緊,曙光不能耽擱學習時間來看心理醫生。”

圖片來源自Google

等到黃蘅玉再見曙光時,他已經在讀十二年級。空調房裏,曙光裹着一件油光發亮的羽絨衣不願意脱下,和父母擠在一張沙發上,一聲不吭。黃蘅玉預感,他的症狀日益嚴重。

但曙光的夫婦仍在喋喋不休,為兒子被學校要求停課兩天而感到憤憤不平:“明天還有數學測驗,曙光去不了,那成績怎麼算?”

“請您千萬要跟老師説,不可以算0分,這樣會影響上大學,影響曙光的成功的。”

在曙光的腦子裏,一直迴盪着:我必須成功,必須每門功課的成績都達到95分以上,這樣的強迫思維令他深陷焦慮,時刻感到不安和惶恐。但與此同時,他的勤奮和專注令父母滿意,他們覺得兒子很爭氣,沒有任何問題,一切都只是學校老師對他的偏見。

黃蘅玉的治療建議再次遭到了拒絕,曙光被爸媽領回家,繼續重複之前的生活。

圖片來源自Google

時間很快過去,有一天,黃蘅玉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曙光打來的,他已經超過了16週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要求治療。再見曙光,他仍舊裹着那件油光發亮的羽絨服,頭髮髒亂,身上縈繞着一股怪味。

他告訴黃蘅玉,自己已經拿到了加拿大兩所知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一兩年來,他發了瘋地讀書,沒日沒夜地學習,現在終於取得了滿意的成果,但他整個人卻像是被掏空了一樣,空空蕩蕩的,找不到接下來的方向和生活的意義。

“我成功了,對嗎?”曙光問道:“我沒有力氣再讀書了。我已經垮掉了。我想我該死了。”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屬於曙光的故事中,周圍的老師、同學和心理輔導人員都早早地發現了異常,但父母卻固執己見,他們不斷逼迫孩子向着理想的方向奔跑,只要生理沒有出現問題,那麼一切都不足為懼。等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時,已經悔之莫及。

治療只要開始,

永遠不會太晚

在中國,兒童青少年中大約有37%左右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且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趨升。其中,10-12歲兒童抑鬱症障礙的患病率為3.1%。

此外,抑鬱障礙也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因素,國內對1393名11-18歲兒童少年的調查發現自殺觀念發生率為23.5%,自殺未遂發生率2.6%,其中33.3%為多次自殺未遂。由此可見,兒童少年抑鬱障礙患病率和自殺危險性高,必須及早診斷和治療。

圖片來源自Google

在治療方向上,兒童的藥物治療相對佔次要位置,心理干預對治療兒童抑鬱症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由於孩子年紀較小,缺乏足夠的自理能力,往往需要家長的介入和幫助,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心理的困境。

在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聆聽,並具備同理心,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理解對方的情感。

説姐在地鐵上看到一位爸爸帶着小女兒,女兒一路上很開心,嘰嘰喳喳地講述着自己在學校裏發生的故事和遇到的煩惱。一旁的爸爸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回應的都是“嗯,哦。”之類的語氣詞,顯然兩者之間並沒有達到有效的溝通。

圖片來源自Google

一位新移民到加拿大的小女孩,情緒抑鬱。置身於新的國度、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接受新的文化、新的語言,這一切都讓她無法適應,成績自然也一落千丈。

她感到非常失落,自信心受到打擊,但幸運的是,她有一個非常好的聆聽者——她的媽媽。對於女兒面臨的語言困境和文化衝擊,她表示非常理解,並且感同身受:“我無才無能,又不懂英語,我幫不了我的女兒,只有聽着,心裏也着急。”

雖然媽媽沒辦法給予女兒實際的支持,但是卻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係,女兒樂意向媽媽傾訴自己的煩惱,並且尋求幫助,這也給予了她們克服困難的動力。

圖片來源自Google

第二點是瞭解孩子的想法,不是依靠主觀的臆測選擇所謂好的解決方式,而是通過觀察和溝通來真正瞭解孩子。

8歲的小學生摩根在學校上課不安心,與同學吵架,製造混亂,老師理所當然地請來了家長。摩根的媽媽表示很困惑,因為兒子一直十分乖巧懂事,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在後續的瞭解中校方發現,摩根媽媽與摩根的父親離婚了。為了不影響兒子的情緒,他們從來不當着兒子的面爭吵,也不在兒子的面前説對方的壞話。離婚後,摩根的父親搬了出去,摩根週末的時候也可以和爸爸出去玩。夫妻兩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麼做可以維持兒子的正常生活。

但在摩根的內心世界卻充滿了困惑,他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離婚?爸爸媽媽從來都不吵架,他們現在也能夠好好地説話,那為什麼要離婚呢?

圖片來源自Google

第三點,學會等待。很多時候,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並不懂得如何等待。

有孩子和黃蘅玉分享自己的焦慮,自己從幼年起,每天起牀後就在媽媽一聲聲“快點、快點”的催促中開啓焦慮的一天,她不明白,難道人生都是這樣嗎?

兒童的興趣和關注點與成年人不同,所以他們往往需要等一下,等一下去完成緩慢的操作;等一下去開啓別樣的思維過程;等一下去組織自己的語言表述;等一下去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什麼可以等,什麼不可以等,需要在相互溝通中商討解決,這樣才能有效地緩解衝突。

圖片來源自Google

事實上,孩子們比我們想象中更具備理解能力,他們不需要被催促着成長,而是需要空間和時間作出選擇,確定自己想要的方向,這樣更利於他們的健康發展。

一位在鋼琴上極有天賦的小男孩,在父母期盼已久的鋼琴獨奏會上大放異彩,周圍充斥着掌聲和讚揚。

但男孩卻並不以為意,他説:“我已經完成了爸媽的目標,鋼琴獨奏會成功了,所以不用再碰鋼琴了。我把我最寶貴的課餘時間都花在了我不喜歡的鋼琴上,這是很殘忍的。

雖然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投入到兒童抑鬱症的臨牀症狀以及早期診斷的研究工作中,但外界對於兒童抑鬱症的認知還十分有限,很多家長並不能及時捕捉到孩子的心理情緒變化,或是忽視出現的一些情緒問題。

想要幫助一個孩子走出抑鬱的困境,問題可能並不僅僅出現在兒童自身,還與他所處的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緊密相關,只有通過多方位的共同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才能幫助他們遠離負面情緒,走向美好未來。

作者:Cheryl,精英説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精英説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佈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裏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説(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張曼華、陳楠:兒童抑鬱症的臨牀特徵及心理干預

心理學神奇小小:兒童出現抑鬱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黃蘅玉:對話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諮詢與治療

弗朗西斯•馬克•蒙迪莫:我的孩子得了抑鬱症

新京報:孩子,我們能為你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