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父母只要教會孩子正確地宣泄不良情緒,才能培養他們的積極情緒。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每個孩子都會哭,遇到這種情況時,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制止哭聲,其實,比起“不許哭”,父母做好情緒管理至關重要。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案例

鄰居桃子就是一個暴躁型的媽媽,她家孩子就是一個愛哭鬼,不管是生氣還是委屈時都要哭一場,碰上這種情況,桃子一開始是大聲呵斥,讓娃閉嘴,並故作要打巴掌恐嚇他:你再哭個試試?

孩子屈服於桃子的威嚴,硬是強忍着淚水在一旁抽泣。有一次,孩子即使被打,依舊哭鬧不止,甚至聲音更大了,桃子乾脆直接將孩子撂在一邊,讓他哭個夠,並且在一旁冷嘲熱諷道:你都多大了,就知道哭,丟不丟人?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總而言之,面對孩子的每一次哭泣,桃子從未實在地解決過問題。

多數家長一聽到孩子大哭,頓時感覺腦袋要炸了,有耐心的父母可能會安撫孩子,轉移注意力,而暴躁的父母可能上來就對着娃發火,嫌麻煩的父母直接選擇服軟,凡事順着孩子,其實,這樣做都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指出,哭泣是不良情緒的發泄口,它的釋放有助於維持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平衡,放聲大哭後,我們的身心會明顯感覺到放鬆,壓力也會減輕,情緒便可逐漸穩定下來;如果心情糟糕得不到釋放,強制壓抑在心裏,久而久之,會變得悲觀消極,甚至衍生出各種心理疾病。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哭是孩子釋放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同興奮、激動一樣,是情感的正常反應,當孩子哭泣時,家長不要盲目制止或者指責孩子,而是搞清楚哭泣的原因,接納和傾聽他們的悲傷,再給予安慰和鼓勵,最後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如何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

1、學會共情

當孩子大哭不止,你不要試圖用呵斥的語氣強令要求他們停止,也不要不停地追問你為什麼要哭,而是學會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誘導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

你可以這樣詢問,是因為媽媽沒給你買玩具,你很難過嗎?

這樣既能瞭解孩子大哭的原因,又能讓其感覺到父母能察覺到自身的不開心,緊接着父母再尋找解決辦法。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比如,你可以接着説,媽媽知道你很想要,可是你的哭並不能換來玩具,你如果説出想要的原因,媽媽便可以答應你。

2、勿要情緒綁架

當面對孩子的哭泣時,父母不要先入為主,將自己的情緒放在首位,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哭時,會不以為然地説道:你別哭了,媽媽很煩你這樣子/你再哭,媽媽可要生氣了……

明明是孩子難過而哭,怎麼又換成孩子要體諒你的情緒了呢?

3、合理適度地釋放情緒

其實,孩子哭多半是因為遇到問題時手無足措,加上語言表達能力又不強,內心焦急又不安的情況下,便會選擇用哭震懾住父母,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便可以讓他們控制自身的情緒。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丟失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多數父母選擇購買新的哄娃,而孩子在意的並不是玩具本身,而是那種丟失心愛物品後產生的不良情感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只有允許孩子悲傷,讓其盡情地哭泣,將難過情緒釋放出來,才能得到釋懷。

由於幼兒缺少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如果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既會影響娃的身心健康,又可能養成自閉、抑鬱、怯弱等不良性格。

孩子大哭和家長髮火是一樣的,都是宣泄自身情緒的表現,只有大人管理好自身的情緒,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如果自身心情不好時,千萬不要將娃作為出氣筒,你大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媽媽這會兒心情不好,想要自己待一會兒,待會等情緒穩定了,再陪你玩。這樣做,可以教會孩子正確處理不良情緒,而不是一味地通過哭鬧、發脾氣來解決。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那些遇事不哭不鬧、異常安靜的孩子不是懂事聽話,而是他們在偽裝堅強,不知如何宣泄內心的悲傷,用表面的麻木掩飾內心的傷痛,這對身心發展極其不利,要麼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要麼變得冷漠無情。

要知道,您的接納和理解是幫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緒的良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