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況味悠長

秋分時節,況味悠長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鬥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每年的公曆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氣有着哪些特點和習俗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場秋雨一場寒

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訸説,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不難看出,“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而在天文學上,則把秋分作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秋分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次次的降雨,氣温也會一次次下降。”銀川市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説。

我國古人劃定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户,三候水始涸。這其中,蟄蟲坯户十分有趣。“這個時節,因為天氣變冷了,一些需要蟄居的小蟲子,就要開始藏入穴中避寒,它們很聰明,會用土把洞口封住不讓冷空氣進入。”寧夏昆蟲館館長劉浩説。

對此,張訸介紹説,其實,這還有另一層意思。“‘秋’本身就是‘收藏’的意思,動物知道開始儲存食物,而人也講究秋收,儲藏糧食,為來年做準備。那這裏,就帶着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應順節氣的變化,收放自如,不宜張揚。”

豐收的田野

秋分就像是一把剪刀,將秋天分成兩半。俗語云:稻黃一月,麥黃一夜。陣陣秋風,飄來田野間稻穀與泥土的芳香氣息,把成熟和秋氣傳送到遠方,彷彿在催促那些在外奔波的農家兄弟回家收割。鄉謠裏唱道:“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應時。”農諺也説:“秋分無生田,準備動刀鐮。”

“這個季節,玉米、稻子、穀子都成熟了,是個豐收的季節。”寧夏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蔣全熊介紹説,而在秋分過後,還可以種很多蔬菜,比如種菠菜、油菜、小葱都非常適合,除這些以外,還有香菜、芹菜、小蘿蔔、生菜等等。“只要我們在這個時段做好這些蔬菜的播種,以及後期幼苗培育、定植等管理,秋分以後很多新鮮蔬菜都可以吃到!”

這樣一個秋分時節,天空蔚藍,秋陽燦爛,既有瑟瑟的風,也有遼闊的雲。而秋分之後又近中秋,“庭前丹桂香,籬外菊花黃。晝夜平分後,月光如水涼。”風在這個時候是涼爽宜人的,吹來了梨棗、大豆、月餅的味道,讓這個時節,滋味悠長。(記者 王敏)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0 字。

轉載請註明: 秋分時節,況味悠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