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變身“人生導師” 施一公:希望為孩子人生路導航

科學家變身“人生導師” 施一公:希望為孩子人生路導航

施一公為學生授課。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2月24日電 題:科學家變身“人生導師”施一公:希望為孩子人生路導航

作者 謝盼盼 童笑雨

“你能做的是不負自己,盡所能不留遺憾。”講台上,面對一名中職學生“連本科都考不上,以後人生道路會不會變窄”的困惑時,“科學家”施一公變成了“人生導師”施一公。

他的回答很真誠:“社會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無論你在職業高中,還是任何一個崗位。”他説,希望能用科學家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影響孩子,為其人生路導航。

2月24日,由浙江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百名科學家進中小學課堂”啓動儀式暨“科學第一課”在浙江杭州舉行。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開啓第一講。

依照課程名字,這或許是一堂科學普及課,可能會有各類科學名詞或科研成果詳解。

但施一公給線上線下500多萬名師生講的卻不盡然。80分鐘裏,他不是科學家,而是一位過來人。

“怎麼做才能成長為一名像您一樣優秀的科學家?”屏幕那頭,浙江省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的一名小學生髮問。

“在你這個年紀,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較真,甚至唱反調。”針對這一問題,施一公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提出一個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他説,當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時,“相信你的科學素養已經養成”。而在現階段打好基礎、學好知識,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的必經之路。

“您會遇到挫折嗎?有的話如何面對和克服?”常山縣第二中學一名女生接着提問。施一公直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也不例外。最大的一次打擊,是大學時父親的去世。

那時的他覺得世界傾覆、價值觀崩潰,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常常夜不能寐、凌晨三四點跑到空曠的圓明園內一個人抒發心中的悲憤。

但後來他逐漸想通,不要因為一次打擊就沉淪,不能給自己藉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現場,他奉勸學生,要和自己比。不辜負青春,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即使和同學比,也要保持心態的平衡。

他説,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只是打擊大小和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最後能夠有所建樹、成功的人,一定是那些被打擊後還能站起來的。”

“長跑有什麼好處?”現場,杭州外國語學校一位男生的提問十分“生活化”。

據悉,除卻科學家的身份,施一公還是一位長跑愛好者。

53歲時,他曾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全馬。如今在西湖大學的校園裏,也能看到他帶着團隊跑步的身影。

談到喜歡的話題,施一公打開了“話匣子”。在他看來,跑步以及體育運動的好處,不僅在於鍛鍊身體更好地工作,更在於磨練心智。

他透露自己和跑步結緣的來由——讀初三那年,他意外報名參加了校運會1500米長跑的比賽,結果跑了倒數第一。但施一公沒有因此討厭跑步,反而開始努力練習跑步,經過一年多的鍛鍊後提升很大。

進入清華大學以後,他又在競走項目上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記得在清華大學新生運動會上,我報了3000米競走,一不小心拿了第一名。”

這個過程中,他悟出一些道理,運動健身能讓大腦更好地思考,自然有利於學習成績提高。而長跑和科研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一個堅持的過程。

雖然和學生分享的內容,沒有太多的科研屬性,但在施一公看來,卻十分必要。

他説,小學四年級到高中高年級,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科學家用自己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影響孩子,那麼就能為孩子之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做好向導。”

課程一開始,施一公從“150年前的留美幼童為何要出國”“20世紀初的孩子們是怎樣在戰火烽煙中艱苦求學的”這兩個故事切入。最後,他道出了希望:“今天的你們,也許就是未來改變世界的科學家。”(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0 字。

轉載請註明: 科學家變身“人生導師” 施一公:希望為孩子人生路導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