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小學幼兒園下週三集中開學,各校正積極按照“乙類乙管”要求進一步優化防疫管理措施,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那麼,學校對於打開校門會有哪些新要求?為什麼學校還要統計是否有過感染新冠病毒?如何營造一個衞生、健康的學習環境?“陽康”後的孩子參加體育鍛煉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對此,基層校長和心理專家逐一做了解答。
問:學校里人羣集中,也是防疫的重點場所。那麼,中小學生每天進校園還要測核酸嗎?
答: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師生出入校門不再提供核酸證明。記者從各中小學瞭解到,本市學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校內不再設置核酸採樣點,有需要的師生員工可以前往相關醫療機構或便民核酸檢測點進行檢測。
距離開學不足一週,本週,各校已經開始每日體温和相關症狀的健康自測。根據教育部規定,師生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症狀時,不帶病到校工作或學習。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延遲返校。師生返校後連續7天開展健康監測,儘量減少聚集性活動。
問:由線上教學轉為線下教學,重回課堂的學生還需要在教室等校內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嗎?
答:根據相關規定,鼓勵師生員工上學和放學途中規範佩戴口罩,在校內公共場所自願佩戴口罩,在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不佩戴口罩,校內出現疫情或其他傳染病時須佩戴口罩。
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認為,在強化師生員工個人自我管理責任的同時,這個學期開學,老師們可以用更熱情的姿態去迎接同學們回到校園。“畢竟大家兩個多月時間沒見了,我們會建議老師,當孩子走進教室時,給他們一個擁抱,摸摸小腦袋,説幾句想念的話。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説,老師的肢體語言是傳情達意很好的方式。”吳蓉瑾説,學校也準備了漂亮的定製口罩作為新學期禮物送給孩子們。
問:有學生議論,經過較長時間的線上教學,現在重新進入教室,他們怕集體活動,怕人際交往,怕跟同學一起玩會“復陽”。這樣的負面情緒怎麼克服?
答:寶山區教育學院心理教研員蔡素文説,學校應當在開學初多開展一些衞生與心理的專題宣傳,引導孩子認識到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要學會適時“換檔”,把注意力放到更有意思的事情上。同學們也要善於接納情緒,並做有效調適。重視個人衞生和健康是好事,但是,當孩子的焦慮、緊張情緒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家長和老師就要多關注,多與孩子溝通,必要時也可以找心理老師或撥打心理熱線尋求專業的幫助。
“開學初,一些孩子與家長認為戴口罩會感覺有一種安全感,不願意參加團體活動。對此,學校要有一定的包容度,給孩子們一個漸進的適應過程,不要提一些‘一刀切’的要求。”蔡素文説。
問:有些學生還沒“陽過”,回到學校後會有被感染的危險嗎?
答:“經過這三年,人們對疫情的不可預測性已經有了一定的共識,也知道了人類還有許多未知的科學領域有待探索。在這樣的認知下,迴歸如常的教學和生活是老師、學生、家長共同期盼的事。”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説,無論“陽康”還是“等陽”,學生和家長都沒必要過度緊張。常態的校園生活已經迴歸,學校也會幫助學生做好生活、心理、學習的多方準備,為每位師生的健康負責。
問:臨近開學,有學生接到學校通知,要求報告是否“陽過”。這又是為什麼呢?
答:學生尚未返校,申城的中小學老師們已經提前進入工作狀態。學生的體質狀況如何?“陽康”的學生身體恢復情況怎樣?這些都在老師的關注範圍之內。有校長告訴記者,這麼做是為了掌握每一名學生健康狀況,便於在體育課和各項活動中做出相應安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強調,學校應在保護好隱私的前提下摸清學生疫苗接種、感染病毒、患有基礎疾病和身體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師生底數,建檔立卡,跟進服務,並建立兜底幫扶機制,會同社區開展師生重點人羣健康調查,開展健康管理。此外,各級各類學校按照人口總數的15%-20%動態儲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症治療藥物,包括退燒、止咳、止瀉等藥品。
記者瞭解到,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同樣成為本次開學關注重點。不少學校制定了心理適應期工作方案,幫助學生從較為鬆弛的假期狀態順利過渡至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中去。
問:在全面開展線下教學後,學校對於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有哪些新要求?
答:據記者從一些基層學校瞭解,開學後,學校會全面開展線下教學等活動,會穩妥有序安排感染新冠病毒且已康復的中小幼學生循序漸進參加體育活動。體育老師在課前要對學生進行健康提示,在課中加強健康監測,對於出現不適情況要引導及時就醫。
問:現在不僅學生,包括家長和老師都想知道,“陽康”後的這段時間要不要參加體育活動?學校在組織體鍛上怎樣安排才科學和安全?
答:今春開學是“乙類乙管”後的第一個學期。松江七中副校長、校田徑隊教練沈利提出,新學期的體育運動首先要控制好運動量,強度的遞增也要循序漸進。其次是要掌握節奏、注意方式。對於新冠輕型確診病例病情穩定後,在不影響治療或恢復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有益於維持正常身體機能的生活性鍛鍊,如散步、適當恢復性拉伸運動等。轉陰後不建議立即進行劇烈的運動。沒有基礎疾病的同學,可以在康復兩週後進行恢復性鍛鍊。如果出現咳嗽、氣促、心悸等症狀,立即停止運動。
沈利説,即便痊癒後也不可貿然進行力量性訓練和其他高難度、複雜性運動,避免可能造成的心肌損傷。如果在稍微活動後感覺到疲勞及其他症狀加重,應立即停止鍛鍊,必要時前往醫院檢查,遵醫囑再開始體育鍛煉。如果在鍛鍊過程中出現危險信號,要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向家長、老師報告,不得盲目開展鍛鍊活動。
問:托幼機構封閉時間最長,小寶寶重新入園後會不會有“分離焦慮”?
答:中福會託兒所所長方玥説,低齡的孩子重回校園確實可能會因為陌生而不適應,但是,家長們也無需過度擔心。孩子長大了,會逐漸學會處理自身的情緒,居家期間,幼兒園大多也是停課不停學,班主任和寶貝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未斷線。畢竟去年9月開學後,老師和孩子們已經有過3個半月的共處,建立起了情感的紐帶,只需要面對面的互動就能喚醒孩子對往日幼兒園生活的記憶。
這兩天,普陀區上河灣幼兒園的線上“寶寶見面會”也在幫助孩子們做好入園的準備。園長鬍春燕説,每位幼兒都和自己的班主任進行了“一對一”的線上閒聊,讓孩子們找回師生互動的熟悉感。老師們還在收集每位孩子去年下半年的在園生活照片,製作成照片牆,和孩子們一起回憶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
問:托幼機構的很多教學活動是在户外開展的,會不會不利於“陽過”孩子的康復?
答:上河灣幼兒園在設計户外活動課程前,對全園幼兒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排摸,將孩子們分成了“陽康1個月內”“陽康1個月後”和“陽康3個月後”等幾類。胡春燕説:“如果一個班裏同一類別的孩子較多,就融合在班級裏開展集體活動。如果某一個類別的孩子較少,這少部分孩子會單列成組,由老師帶着開展一些個性化活動。園裏為康復1個月內的孩子專門設計了心律在1分鐘100以內的平穩體育活動,比如,以户外散步為主,參觀幼兒園校舍、到幼兒園周邊做些‘微旅行’等。老師會在課前對孩子進行健康提示,在課中加強健康監測,而衞生保健老師也會在旁待命,隨時監測他們的心律變化,一旦出現不適情況就必須及時送醫。”
問:托幼機構如何做好寶寶膳食的營養均衡?
答:開學後,中福會託兒所會在幼兒的膳食健康上不斷創新,除了保證品種多樣、營養平衡,還會保障高蛋白、維生素C食物的供給,並根據時令開發了營養菜、營養湯。比如,早春二月有“翡翠黃金白玉卷”“雙韭鱔魚粒”這樣的美食,此時仍有冬日餘寒,添加一些大蒜、洋葱、大芥菜等性温味辛的食材,既可疏散風寒,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滋生的病菌,增強幼兒的體質。到了三月,萬物生長,食譜裏就應既有沙司雞丁、京汁小肉圓等高蛋白食物,還會增加海米、牛奶等富含鈣質的食物,讓孩子們多吃菠菜、萵筍等春季新鮮蔬菜。方玥説,託兒所裏還推出了“居家營養防疫,親子美食相伴”系列活動,每週定期推送健康食譜“錦囊”,讓孩子們在家裏也有健康美食相伴,確保飲食和運動的充分平衡。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陸梓華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