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徐向前,指揮8縱、13縱即太嶽、晉綏軍區部隊,打了一場後來向全軍推廣的坑道爆破戰——臨汾戰役。8縱23旅獲得中央軍委授予 的“臨汾旅”榮譽稱號。
守衞臨汾城的閻軍總指揮是梁培璜,閻軍利用堅固城牆、外壕及碉堡羣組成的環形防禦工事,打的相當頑固,整整打了72天,最終攻城部隊最後用坑道爆破突破了城垣,晉軍66師被殲,據守內城的整編30旅(欠1個團)大部被殲,千餘人突圍逃到了太原,後空運回西安。
這兩支國民黨軍的番號不統一,一個是師,一個是整編旅,源於1946年國民黨軍整編時,閻錫山的晉軍沒有被列入。整30旅就是原來的30師,屬於30軍建制,這個部隊正是老西北軍出身的30軍,抗戰中取得台兒莊大捷的主力,解放戰爭中被蔣介石派到西北戰場,又被胡宗南扔到臨汾守孤城。後來,30軍率主力27師又被空運到太原,協助閻錫山守城,軍長黃樵松計劃起義,被手下戴炳南出賣而失敗,直到太原解放才放下武器。
30軍部隊本是西北軍一支勁旅,抗戰中從津浦線、娘子關、台兒莊直到武漢會戰及之後的五戰區歷次作戰,給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其中的30師是中原大戰後吉鴻昌的西北軍11師改編的。吉鴻昌,西北軍名將,著名的抗日將領。
蔣介石對雜牌軍非常歧視,盡一切手段分化,滲透,解放戰爭時期的30師,早已沒了往日的鋭氣,與27師長期被分割使用,這是蔣介石的一貫招數,胡宗南也是一個德行。後來30師在1949年重建,隨軍長魯崇義在成都起義。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孫連仲、高樹勳、吉鴻昌這些西北軍將領,曾在甘肅對馬家軍用兵,平息過著名的河州事變,解決了橫行西北的一個勁敵“西北五馬”中最兇悍的尕司令——馬仲英。
甘肅是西北大省,當時的軍事力量掌握在甘肅八鎮手中,1925年西北軍2師劉鬱芬入甘,那時馬步芳還未上位,青海主事的是其父馬麒。青海馬家此時羽翼未豐,對西北軍這些將領那是恭敬有加,禮數不敢有絲毫怠慢 。
同治年間河州舉事的首領馬佔鰲之孫馬廷勷、馬廷賢的甘軍,被西北軍消滅,馬千齡的後代馬福祥、馬鴻賓的寧馬,因支持西北軍得以延續。而當時青海馬麒只是八鎮之一,其寧海軍兵力不多,還無力公開對抗國民軍,但馬麒見風使舵,老謀深算,表面上對國民軍極為熱誠,暗地裏卻支持馬仲英起兵。後來1929年青海、寧夏建省,孫連仲是第一任青海省主席,馬麒以各種手段取得了孫連仲的信任,孫部全軍東調後,馬麒接任了青海省主席一職,才有了其子馬步芳後來的做大。
馬仲英起事時年方十七,人稱“尕司令”,其部下有寧海軍(即後來的青海馬家軍)加入,動輒嘯聚數萬人,作戰中悍不畏死,是“西北五馬”中戰鬥力最強、最兇悍的一支。
以當時西北軍的裝備,不足以單靠火力取勝,要靠訓練有素、敢於白刃肉搏的近戰能力。吉鴻昌指揮作戰也不是一味猛衝,謀斷機行,善於發揮火力優勢,用兵之道,吉大膽不遑多讓,天水之戰就是例子。
吉鴻昌在西北軍素稱猛將,第一次入甘,他將綏遠的手槍團和警察編為一旅,急行軍穿越沙漠馳援駐甘西北軍,一直打到隴東西峯。西北軍五原誓師後,所部編為19師,參與西安解圍戰,時軍閥劉鎮華8萬鎮嵩軍包圍楊虎城、李虎臣部長達八個月之久,被趕來的西北軍打敗,當時西安民諺雲:城裏兩隻虎,不如西來一隻雞(吉)。
此後,吉鴻昌的19師東進中原,打得奉系節節敗退,一直作為國民軍北伐的先鋒。吉鴻昌帶兵深得馮玉祥的傳統,官兵一致,軍紀嚴明,訓練刻苦,勇猛善戰,吉鴻昌每戰必光膀子拔出大刀,帶隊衝殺。
吉鴻昌第二次入甘,正值馬仲英三圍河州,這時吉鴻昌從佟麟閣手中接過了兵力不足的國民軍11師,迅速解了河州之圍。自此,吉鴻昌趕着馬仲英從隴南到河西,每戰必勝,號稱馬家軍中最悍勇的馬仲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西北五馬”中最兇悍的一個,被打成了小綿羊。最終吉鴻昌在寧夏將馬仲英、馬廷賢徹底打垮,馬仲英流亡北平、南京,使甘寧青三省免受更多的兵燹之災。
馬仲英部在青海湟源、河西永昌、民勤曾多次屠城,吉鴻昌以步兵追騎兵,只能趕到後賑濟民眾,然後迅速轉入追擊,但馬仲英騎兵來去飄忽,吉鴻昌不畏勞苦,長途奔波轉戰, 對馬仲英窮追猛打不止。
河州解圍後,馬仲英利用騎兵的優勢,本想誘使吉鴻昌尾追,以騎兵拖垮西北軍步兵,再甩掉追兵拿下天水。天水是馬仲英補給軍糧的必爭之地,吉鴻昌一眼就看破了尕司令的意圖,率所部潛行直入天水,馬仲英果然轉回來撲城,吉鴻昌令城上民團先與接戰,主力隱伏不動,待馬家軍毫無戒備,大股人馬蜂擁撲近之際,以迫擊炮和重機槍 (那時國民軍沒有輕機槍)猛烈開火,以火力予以殺傷,再命所部揮舞大刀出城砍殺,尕司令潰敗而去。當時馬仲英聲勢極大,新來的天水縣長都不敢上任,吉鴻昌説:有我在,不用怕,你只管當好你的父母官。
馬仲英攻進寧夏城的時候,寧夏省主席門致中手下無兵棄城而逃。吉鴻昌部隊追來後,馬部氣勢正盛,西北軍在大壩先敗一陣。吉鴻昌趕到前線,甩掉上衣,拔出大刀,督率各部奮勇攻擊,幾經殘酷肉搏,最終攻下了大壩,馬仲英不敢守城,吉鴻昌奪回了寧夏城。之後,馬仲英糾合更多人馬,再圍寧夏城,吉鴻昌一面令城頭髮揚火力拼死堅守,一面派大刀隊開城門出擊,馬部攻擊時皆下馬爬城,騎兵衝擊優勢不再,雙方白刃相交,死傷枕籍。西北軍出擊四次之多,馬仲英每次用作登城敢死隊的“奮勇隊”數百精鋭,都被吉部砍光。防守中出擊是西北軍的特長,吉鴻昌絕不死守的原因, 還在於他要防備城內有人裏應外合,所以在聲勢上絕不能讓城外的馬仲英壓住,同時,通過主動出擊,把通報他處西北軍的聯絡兵送出去。對砍的結果,馬仲英攻不動寧夏城,大敗而去,被吉鴻昌追至綏遠,所部潰散,隻身東投蔣介石去了。
尕司令馬仲英發動河州事變,遇上吉鴻昌這個勁敵,結束了在甘寧青的橫行歲月,後來兩次進疆,又把新疆攪得大亂,盛世才是請來蘇聯紅軍,以飛機和裝甲車助戰,才再次打敗尕司令,馬仲英離開部隊去了蘇聯,下落成謎。
中原大戰中,吉鴻昌的11師在河南杞縣作戰,蔣軍的嫡系有一個是一個,被打得連連敗退。陳誠的11師是蔣軍精鋭,蔣軍五大主力最早出名的部隊,吉鴻昌聞戰大喜,對部下大喊:看看哪個11師更厲害。中原大戰時,蔣軍裝備精良,每連有9挺輕機槍,炮兵也遠強於西北軍,糧彈軍餉充足;閻錫山的晉繫有自己的兵工廠,仿製的湯姆森衝鋒槍普遍配備到步兵班,晉造手榴彈(那時叫手擲彈)讓西北軍豔羨不已,所謂“又幹又脆,一炸粉碎。”西北軍裝備最差,當時有副漫畫,蔣介石一手拿着光洋,一手拿着機槍,閻錫山一手拿着炸彈,一手拿着算盤,馮玉祥一手拿着大刀,一手拿着窩窩頭。
和吉鴻昌對戰的結果,陳誠的11師不是對手,打一仗敗一陣,德式訓練的教導師更是被打得望風披靡。西北軍的行軍紀律、攀障越牆能力、劈刀技術是經過艱苦訓練出來的,總在夜間頻繁發動夜襲,即使需要強攻,西北軍也不是毫無章法的亂打,而是集中火力猛攻一點,大刀隊隱蔽接敵,迫近後密集投出手榴彈,藉着爆炸的煙霧衝入陣地,大砍大殺。一時間,被西北軍摸營成了隴海線蔣軍的夢魘,陳誠把劉峙的侄子都給斃了,這個團長被西北軍的大刀隊摸進陣地,被砍得抱頭逃竄。
閻錫山不守承諾,西北軍糧彈供應不及,馮玉祥在戰略上有失誤,最要命的是,張學良在關鍵時刻進關,站在蔣介石一方,有地盤的晉系和桂系均可退回自保,西北軍糧彈斷絕,軍餉無繼,紛紛接受改編,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吉鴻昌的22路軍被調往鄂豫皖圍剿紅四方面軍,他不願打內戰,消極應付,曾經潛入蘇區,見過沈澤民和徐海東,要求留在蘇區被婉拒。1933年他隨馮玉祥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率部收復塞外重鎮多倫,同盟軍失敗後,1934年在上海入黨。不久在天津被複興社(軍統前身)特務擊傷,為法租界抓捕,旋被蔣介石下令引渡槍殺。可惜一代勇烈戰將,留下了無盡的悲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本文作者:徐渡瀘,“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