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課新學期“轉正”,謹防“三分鐘熱度”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崔文佳
新學期開幕,很多家長髮現,孩子的課表上多了一門勞動課。據教育部門部署,今後勞動與數學、語文等科目一樣,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擦桌子、剝雞蛋、蒸饅頭等標準生動又具體,引發廣泛關注。
對這門“新課”,各個學校都在精心籌備,一些中小學還將此作為開學第一課。有邀請農民示範割稻穀、打穀子的,引導學生感受“粒粒皆辛苦”;有把部隊野炊技能搬進校園的,教同學們挖灶埋土、淘米煮飯、洗菜配菜、生火點灶;還有在教學樓樓頂開闢“空中菜園”的,讓同學們親歷“播種希望、夯實勞作、豐收果實、製作美食”四部曲……豐富多彩的安排,就是希望把勞動的種子深植學生心中,讓更多孩子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
重視勞動教育,有着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今天的孩子們多成長於物質豐裕、生活智能的環境,勞動機會不多,若家長再溺愛些,那自然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不管社會如何進步,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都是一個人實現真正獨立的前提。敦促“温室裏的花朵”動起來,這一能力短板當然要補齊。而更重要的是,勞動從來不只是動動手、流流汗那麼簡單,客觀上具有磨鍊心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誠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勞動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如今對勞動課的重視,其實是對長久以來教學中“重腦力、輕體力”傾向的一種糾偏,是對教育理解更深入的一種表現。
勞動教育如火如荼,但要謹防“三分鐘熱度”,避免變形走樣。比如,面對升學考試等現實壓力,勞動課會不會出現“照本宣科”“紙面教學”“被佔被替”等情況?而且學校開設勞動課,終歸是“破題”和引導,其他主體的支持配合也異常關鍵。比如,家長們能不能從“耽誤學習”“擔心磕碰”之類的思維窠臼裏跳出來,放心大膽地讓孩子洗衣做飯?面對一些城市學校條件有限的情況,一些企業公司、工廠農場能否開放合作,提供些實踐的便利?總之,勞動課“轉正”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的願景是讓勞動走出課堂,融入孩子們的生活與成長,讓勞動精神沁潤孩子的一生。只有全社會一起努力,處處創造條件讓孩子真動手常動手,這顆種子才能真正發芽生根。
“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勞動兼具生存價值和哲學意涵,是人生的必修課。期待全社會都從為孩子“計深遠”的角度貢獻一份力量,讓勤勞的基因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