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為了發展經濟的需要,政府經常會選擇和私人合作,不僅能夠帶來高額的經濟收益,也能推動國家的快速發展,於國於民都是一項優質而又有意義的正確決策。俄國擁有廣袤無垠的領土,無論是維護國家的軍隊還是戰爭的掠奪都需要巨大的開銷,因此,俄國需要與私人合作來快速發展國家的經濟以及提高政府的收入。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沙俄政府學習了歐洲國家與私人政府進行合作,共同促進經濟發展的模式,決定與私人合作加快發展工業與貿易,以此開發俄國北部和太平洋的邊境地區,調整對外貿易,組織高利潤的生產活動。但是,由於沙俄政府與私人企業之間的不信任,導致每次的合作都以失敗告終。
十九世紀末的俄國由於農奴制帶來的社會矛盾無法解決,工業化進程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俄國只能依靠武力擴張來維持在世界中的大國地位,但是靠武力帶來的輝煌畢竟是短暫的,所以俄國政府決定與私人合作來達到經濟上的增加。
另一方面,到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了自己國家工業化的模式,但是沙皇專制統治下的俄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經濟方面的危機,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沙俄輸給了英、法兩國之後,迅速從主宰歐洲的巔峯商人摔落下來,才意識到需要加強工業化的建設。
為了加快工業化的進程,推動俄國經濟發展,沙俄政府除了大量吸引國外的資本以外,首先就選擇與私人企業合作,但是在沙俄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合作案例中,極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沙俄政府不完善的工業政策、對商人的輕視態度以及政府官僚們任人唯親和貪贓枉法的做法,都促使私人企業不願意與政府合作。不僅沙俄政府與私人企業難以合作,就連俄國商人之間都相當難以合作,欺騙和不信任橫樑在每個商人之間,部分商人寧願與外國人進行合作。
沙俄政府與商界的合作都是沒有經過充分準備的,所以多數不具備生存能力的私人企業在與沙俄政府的合作中,都造成了大幅度的虧損,甚至有些企業直接從宣告破產。俄國的外高加索貿易公司在1831年宣佈成立,但是這個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合資的公司卻遲遲未投入運營,經過地方官員的調查發現,被政府給予厚望的當地商人們連一分錢都沒有投入進去,儘管該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盈利效益,但是商人們對政府沒有最起碼的信任未能使得二者之間達成順利的合作。
商人們非常瞭解沙俄政府的缺點,官僚與商人們之間的不信任就讓他們很難進行合作,註定在很多的國家項目中遭遇失敗。十九世紀下半葉,修建鐵路的熱潮還沒有退散,政府決定聯合企業家們共同完成鐵路的修建,但是發生在合作中的貪污受賄現象已經金融投機的行為並沒有促使此次的合作順利完成。除了鐵路的修建,在最重要的烏拉爾運河修建的項目上,社會輿論和政府形象都令該運河的修建經歷了一波三折。
運河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隨着人們生活物資的日益豐富,修建運河也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不僅在中國修建過長達1800公里的運河以外,幾個最發達的國家均被運河網所覆蓋,例如“大不列顛、荷蘭、德國以及法國等,運河的開通無疑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所以俄國在也積極學習運河修建和管理的經驗,俄國決定修建運河,這給政府與私人的合作又創造了一次機會。
由於運河修建的工程量極大,沒有政府的支持,個人無法單獨完成為期多年的運河修建工作,相對來説,政府如果沒有私人資金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支持,也很難完成一條運河的開通。這次運河的修建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是它不僅促進了商人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還促進了沙俄與法國等國家之間的合作。
十九世紀初期,政府為了減輕烏拉爾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貨運壓力,從而選擇建造跨烏拉爾運河。由於烏拉爾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運河的修建難度相對較高,政府擬定了多種方案,並且多次進行現場地理環境的勘探。儘管前期的籌備工作做得相對完善,但是由於拿破崙戰爭帶來的後續的影響,沙俄的財政出現入不敷出的狀況,修建跨烏拉爾運河的項目最終被政府擱置。
雖然政府決定放棄跨烏拉爾運河的修建,但是西伯利亞的企業家們並沒有放棄。修建運河能夠將廉價的物資運往中部省份以及歐洲地區,這對他們來説可以獲得一筆巨大的收入,所以花費巨資去修建一條運河也是值得的。在整個十九世紀期間,出現過一個商人決定把跨烏拉爾運河修建起來,但是由於商人們時間互相不信任,害怕出現貪污受賄以及修建成功後的貿易壟斷現象,運河始終沒有修建成功。
儘管修建運河能夠帶來潛在的巨大經濟利益,但是一條運河的修建無法依賴於一個商人的力量,也無法光靠政府的單方面支出。政府財政撥款的不充足,貪賄受賄的行為一直存在於修建工程之中,就連商人之間都無法互相信任,這就註定了運河修建的失敗。
二十世紀初期,雖然鐵路發展相對迅猛,但是這也無法阻止人們對於運河的需求,不論是沙俄政府還是商人,亦或是社會活動家都十分支持修建運河。跨烏拉爾運河的修建又再一次的被提上了日程,在眾多修建運河的工程方案中,諾西洛夫的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並且他也得到了政府的關注,在1914年,諾西洛夫從政府那裏得到了修建運河的許可。
諾西洛夫認為跨烏拉爾運河的修建,不僅可以運用到本國的經驗,還可以藉助歐洲的經驗,為此,他還特地研究學習了法國關於修建運河的經驗。在所有人都認為這次運河的修建可以被實施的情況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使得修建運河的工期再一次的被延誤。除此之外,諾西洛夫也沒有意識到要其他企業進行合作的必要性。
1917年爆發了一系列革命,二月革命使得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同年的十月革命使得臨時政府被推翻,蘇維埃政府由此建立。但是再也沒人去完成關於運河的建設,儘管考察隊已經開展了多年的考察工作,也得到了蘇維埃政府的支持,但是由於一系列的外部戰爭和內部矛盾,運河自始至終都沒有被成功的開鑿。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所進行的跨烏拉爾運河修建項目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沙俄政府與私人合作的失敗,政府與商人之間相互不信任是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難點。修建運河不能單靠一方面的力量,複雜的水利工程項目的考察與建設都需要政府的參與,有了政府對地形的瞭解以及對工程的安排和領導,再加上商人大量資金的支持,跨烏拉爾運河很虧就會被開鑿成功。由於信任危機的存在,政府與商人之間、商人與商人之間都存在不信任,那麼項目的失敗是註定的結果。
渡己及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信任,只有存在信任,我們才能夠合作共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能脱離合作,也不能脱離與人和諧共處,所以信任在今天更加的重要。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後,比花崗岩還堅韌。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説過:“不管一個人多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更有力。”
參考文獻:
《十九世紀俄國書籍插圖史》
《十九世紀俄國文學》
《關於脱離農奴依附關係的農民一般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