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手中“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讓手中“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南湖中學學生自演自導教育懲戒情景劇,述説心聲。

圖片由校方提供

教育部日前公佈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於3月1日正式實施,明確學校、教師可以依法依規對學生實施懲戒教育。學生、教師如何看待懲戒新規?如何讓手中的“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近日,記者深入校園進行探訪。

比起“戒尺”,學生更害怕“羞辱”

這兩天,武漢市南湖中學全校班主任一起學習《規則》,並進行了《怎樣握好手中這把“戒尺”》的主題討論。該校副校長嚴瑋介紹,學校70後、80後、90後教師代表共同探討懲戒的標準,要做到讓老師敢管、會管、慧管,做眼中有光、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的好老師。該校七(1)班同學還自編自演情景劇《“戒尺”的故事》,表達面對老師手中揚起的“戒尺”,學生的態度和心理變化。

該校七(1)班學生肖宇軒説:教育懲戒的界限在於——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人格侮辱,比起身體上的懲戒,學生更害怕老師言語上的羞辱;該班黃雅然同學説,老師如果不管不顧地將學生趕出教室,罰到操場跑圈,學生會覺得受不了。肖梓欣同學説,希望老師的懲戒方式是私下行為而不是當着同學的面。三位同學説,雖然自己沒有經歷過上述懲戒,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不能觸碰的底線”。

懲戒要出於“關愛”,講究方式方法

記者也採訪了不同學校的老師,傾聽他們的方法。

武漢市漢鐵初級中學語文教師童小龍説,對學生的懲戒一定要出於“關愛”。懲戒前,要明確告訴學生懲罰的目的,讓學生明白道理,使其知錯能改。還要儘量避免在公眾場合進行。如果在公開場合對學生實施懲戒,會使學生失去顏面,容易造成師生敵對、衝突,或者學生乾脆“破罐子破摔”,越來越難管。

武漢市南湖中學八年級年級組長童淑蘭認為,教育懲戒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家庭教育不一樣,決定了他的懲戒接受方式也不一樣,教師在進行教育懲戒前,一定要建立在對孩子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

武漢市江岸區瀋陽路小學夏娟娟老師説,實施懲戒時,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會讓教育工作更有效。南湖中學德育副主任桂學剛也認為,進行教育懲戒之前,一定要跟家長進行充分溝通,告知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學校準備如何處置,爭取家長的支持和理解,避免在信息溝通不暢時產生家校矛盾和誤解。

“只有獎沒有罰,孩子很容易有恃無恐。獎罰並重是合理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有好處。我們很支持教育懲戒。”武昌家長範先生説,他支持教師的正當履職行為,同時期望能暢通家校溝通與社會監督渠道,讓學生、家長、教師都能夠放下思想包袱。

出台“校本版”教育懲戒實施辦法

如何使教育懲戒真正落地落細?記者從江夏區實驗小學瞭解到,該校即將出台“校本版”教育懲戒實施辦法。校長羅建蘭表示,各班師生共同修訂完善班規,將教育懲戒目的、方式、要求納入班規。各班還召開家長會,商討確定班規,並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班規。

武漢市漢鐵初級中學組織學生、家長共同學習了《規則》,並且再一次對《規則》與校規、班規進行討論,形成此三者的“最大公約數”,修改完善了班規,使學生、教師、家長在班級管理的要求和處理方式上達成共識,形成和諧美好的教育、學習氛圍。

江夏區第一初級中學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班將根據《規則》制定班級公約,所有教師掌握具體規定內涵,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讓學生們知道哪些行為不能做,做了應該承擔什麼後果。如要實施嚴重的懲戒,學校會“開庭(德育校長+家委會主任+班主任+法治副校長+學生會代表+當事學生及家長)合議”作出處罰。

記者楊楓 向潔 通訊員邱鳳英 吳祖勝


來源:武漢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7 字。

轉載請註明: 讓手中“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