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醫學院綜合排行榜,軍醫大很亮眼,學醫真的很難嗎
文|冷絲
欄目|高等教育改革
很多人都知道這兩點:一是學醫很難;二是當醫護人員很辛苦。
不過,在冷絲看來,儘管有很多的不如意,學醫和從醫難了一點,醫護人員還是很受社會各界尊重的羣體。
根據國內外十大榜單,綜合各項數據來看,國內75所醫學院(不含綜合性大學醫學院),排名前三的醫學院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
十大榜單綜合排名
冷絲鄭重提醒,該榜單不包含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
一些軍醫大學的排名成績顯得較為亮眼,比如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等高校。
國字號中醫藥大學也顯得很亮眼,比如中國醫科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
很多人認為,學醫很辛苦,也很難,果真如此嗎?
常言道,人命關天,學醫當然就顯得更為難了一些,這倒真的不假!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教育專家建議:學醫,無論什麼專業,都要與臨牀掛鈎。
從學校到醫院,醫學生有很長的路要走,提倡早臨牀、多臨牀,可以有效避免基礎知識與臨牀實際脱節,對醫學生進行早臨牀、多臨牀教學活動,並非否定了理論知識的重要作用,而是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多接觸患者,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醫院是學生早臨牀、多臨牀的重要課堂。醫學生的臨牀實踐離不開附屬醫院、教學醫院的臨牀教學資源作保障。
所以説,醫院應以“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醫院與學校共建符合教學實際的臨牀實踐教學體系,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精心安排各教學環節,在學生的每個學習階段滲透臨牀實踐,可以解決理論研究與臨牀實踐脱節的關鍵問題,有利於學生的理論聯繫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臨牀思維,增強學生臨牀實踐的必要技能。
同時,這樣的安排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患者意識、社會意識和服務意識,使學生從早期臨牀教育中就能夠認識到醫師對患者和社會的責任。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醫學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合格醫學人才、滿足公眾健康需求,而質量則是醫學教育的生命線,醫學教育涉及教育、醫療兩個最為關鍵的民生問題。
因此,很多專家建議:學醫必須要將專業學習與醫學人文教育緊密結合,讓醫學知識、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醫學人文素養貫穿於醫學生自我成長的全過程,使醫學生成為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職業精神的卓越醫學人才。
眾所周知,哈佛大學對醫學生的招生也是非常謹慎,堪稱精英教育。
哈佛每年招生165名臨牀醫學學生,35名牙科醫生,另外還有36名與麻省理工學院聯合招收的計算機相關的學生。
哈佛因為學生數量少,保證了精品培養,每個學生提供3名指導老師,為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選擇、社會心理等提供指導。就是這每年200位學生,哈佛醫學院歷史上出現了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國醫學院教學創新與國外頂級醫學院之間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重視自然科學研究,而教學研究尚顯不足。
很很多專家一樣,冷絲也認為,醫學院要培養出無數具有勝任力的醫務人員,這必須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讓廣大醫務人員投入到醫學教學中來,改變醫務人員單一的自然科學科研評價模式。
也就是説,讓醫務人員參與教學有榮譽感與獲得感,減輕醫院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