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祖兩代的餘蔭是其仕途上的強大助力
不過,年家的境遇很快出現了轉機。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考中進士,年家因此脱離奴籍,走向仕途。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以筆帖式出身擢升兵部主事,靠着為官清廉謹慎,一步步升遷至刑部郎中,後來外放湖北巡撫,在地方主官任上勤政愛民,深得聖眷,以至於62歲請旨致仕時,康熙特旨“準其原官休致”,回京養老。因此,年羹堯也算是個官二代,其祖上的恩蔭也是其在仕途上不斷進步的巨大助力。
年羹堯自身的能力是其逐步晉升的重要原因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年底,年羹堯被任命為四川巡撫,正式成為執掌一方權柄的地方大員。上任僅僅兩個月,年羹堯就向康熙皇帝上奏:“臣自去年十月十五日到任後,不十餘日便知川中大概情形,胸膈焦悶,為之傷心。”隨後,年羹堯奏摺中詳細介紹了四川省歷年積弊及人民生活的種種苦難。以至於康熙御筆親批道:“向日風聞川省如此,未知其詳,覽奏摺方知是真。爾封疆大吏,只得始終固守做一好官,此朕之深望也”。
年羹堯不但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非常善於解決問題。他針對四川省的種種弊端,提出了“欲為地方興利,必先為地方去害”的主張,並向康熙皇帝上奏摺,提出了治川五策:揀選道府,量調州縣,停川省效力之例,嚴禁包占差糧,撤銷打箭爐部差。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得四川省的面貌為之一新,也令康熙皇帝對年羹堯留下了較好的第一印象。
投入雍親王門下是其平步青雲根本原因
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年羹堯的職位僅是廣東鄉試正考官,從四品的侍講學士。也就在第二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年羹堯投靠了四皇子、雍親王門下,年底就晉升四川巡撫,連升4級為從二品。這樣的越級升遷如果沒有胤禛這樣的大人物栽培舉薦,是絕無可能的。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年羹堯因“辦事明敏”被擢升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集四川軍政大權於一身。次年五月,又晉升四川陝西總督。
激烈的奪嫡之爭使其逐步掌握西北大權
如此頻繁的晉升,自然不可能是政績卓著或立下大功的結果,而與當時已經圖窮匕見的奪嫡之爭有着莫大關係。當時,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統領滿、漢、蒙三軍出征進剿再次叛亂的蒙古準噶爾部。臨行,康熙帝“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黃旗纛”。“其出征之王等以下,俱戎服;其不出徵之王、貝勒等以下,俱蟒服;以從”。這樣高的規格送其出征,在太子位懸而未決的情況,已經讓很多人揣摩這是傳位的先兆。
無論康熙皇帝是否傳位於允禵,朝中的其他皇子都不允許他在外手握重兵、坐觀朝局。而身為大將軍的允禵,又貴為皇子,總不能給他派監軍,只好在糧草補給方面制約他。如此就必須將掌握四川和關中兩大產糧區的川陝總督換成自己人,而已經在四川站穩腳跟、又投效四皇子門下十餘年的年羹堯自然成為最佳人選,得到火線提拔。當雍親王正式成為雍正皇帝以後,年羹堯也就成為接替允禵的最佳人選,迅速接管的西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