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究竟想考什麼?權威解讀來了
2020年高考今天開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應該説在高考之前很多人已經能猜到作文題目會涉及到疫情,那麼如何考就顯得很關鍵了。”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説。
今年高考語文命題專家指出,高考試題必須體現時代擔當。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作文題尤其在既要防止押題又要直面時代重大突發事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具體來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選取中國抗疫行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特定的視角提出寫作任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參與全民抗疫的切身體驗,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臨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中國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戰略成果,從中發現和闡述中國抗疫行動所顯示出來的制度優勢、綜合國力、文化底色,意在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責任擔當、價值選擇。全國Ⅲ卷實用類閲讀材料《對話〈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全國Ⅰ卷文言文閲讀材料《宋史•蘇軾傳》等都體現出可貴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
全國Ⅱ卷作文題“攜手世界,共創未來”將學生帶入全球抗疫的進程之中,引導學生從相互支持、團結合作入手,思考人類的危機應對之道,進而思考人類的發展未來,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機情境下的責任與擔當,要求學生展現出當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采,發出中國聲音。北京卷作文“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號最後一顆衞星成功發射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在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
另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精神標識,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全國Ⅰ卷作文題“歷史人物評説”,材料有齊桓公、管仲、鮑叔君臣合作、共成霸業的歷史性陳述,有後人對歷史人物的不同評騭,讓學生感受歷史,品評人物,觀照現實,思考個人發展,從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汲取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個人品德修養的提高。天津作文題“中國面孔”包含傳統文化的家國情懷、中國科技的世界貢獻、普通民眾的奉獻精神,可引導學生思考中華民族發憤圖強、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